中西文化比较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2021-01-14 12:20张录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理论课马克思主义

张录平

(湖南女子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壮大、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这些都是近代中国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中发生的,是中西文化交锋和交融的结果,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基于此,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分析也就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语境,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可回避的内容。如何在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如何在中西文化的分析和比较中完成教学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长期纠缠而又亟需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澄清的重要问题。

准确理解中西文化比较的概念内涵,正确确定中西文化比较的立场和重点,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态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的基本前提。我们不能单从文化发生的地域性来理解中西文化比较。虽然,从最初的概念提出与内涵界定来看,中国文化自然是指形成于中国地区的文化,西方文化是以中国为参照而从地域上来说是指欧洲地区的文化。但是,在政治上,中西文化的概念,需要特别地界定。首先,中西文化的比较是既成事实的比较,即中西文化传统的比较,而不是某一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其次,中西文化的比较是中西主流文化的比较。中国文化长期以儒家思想和学说为主流,而西方文化即是指在欧洲各国发源于古希腊罗马及之后以基督教为主流其后又经过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再流传于美国、影响到其他地区的一种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文化谱系中是对西方主流文化的批判与反思,是与西方文化相并立的一种文化,在西方属于亚文化,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属于主流文化。第三,中西文化比较是对立性的比较,主要的目的在于文化属性、文化特质的区分。中西文化比较在概念内涵的界定、内容重点的选择、立场目的的差异等方面存在的复杂性、综合性,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在文化比较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范教学目标的偏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树立正确的中西文化观,强化任务意识,实现教学目标。

一、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与辨析中回答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道路、制度问题,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与科学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任务

任何对话与理性交流都是以“问题”为中心。问题就是寻求化解或消除的矛盾,是现实中需要回答和解决的未知领域,是我们接触到、意识到并尝试回答和解决的一类认知对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为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中国的现实问题而设计的,其发生的历史起点、回答的思想政治问题、需要建构的内容体系都是在近代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撞击中发生的,是近代中国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我们必须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中理解课程的目的和性质、任务和目标,从而据此确定它的地位与作用。

(一)从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分析中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和性质

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主要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初要义就是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党的队伍,清除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反对封建的落后文化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其任务正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锋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了中西文化碰撞与交锋后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文化的本质在于“化”。文化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社会和自身思维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变化,也跟着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力量的改变而改变。同时,文化也因文化的传播形成不同的文化交融、碰撞方式,在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中发生改变。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下独立发展,到16 世纪发生了第一次交会。清朝末期,面对随着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进攻第二次强势而来的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在一部分先进中国人的引领下展示了其包容性、学习性的一面:从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文化的学习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层面,一步步深入,到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取得主导地位,走上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封建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并存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几种文化形态的相互斗争、相互采借、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道路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得以解决,故而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人们的头脑也就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就成为承担这一使命的重要阵地。与其他渠道和阵地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注重学理分析与理论思维,不是一般的就事论事的以“事理”服人,更要以“学理”服人、以科学系统的“理论”育人。在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文化分析、社会历史分析,比较中西方不同文化系统的特点、核心价值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交融交锋,分析古老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趋势与必然结果,找到中国问题的中国解决方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与科学性,这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任务。

(二)从中西文化的分析与比较中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及其内在逻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开的历史起点、核心任务规定了本课程体系的内容结构及其内在逻辑:一是让学生系统地认识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这个认识过程,也是高校学生接受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国情教育过程。二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让学生通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论和方法,这是中国向西方文明学习、向世界学习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体系、作为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内在要求。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教育,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与发展过程,在解决中国问题、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取得的理论成果、经验与教训、不足与创新。四是如何培养出社会现代化转型所要求的“个体”或“新人”,实现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即“人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均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育到中国革命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涉及到国情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的改造与灌输,课程的设置均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而进行。

(三)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分析中回应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肆虐的世界历史下,中国的问题是民族存亡问题,最根本的也是文化的出路问题即“民族危机的实质是文化的危机”[1]。现代化的特定含义是指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其相对立的“工业文明”的转换。在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历史上,有两个关键的节点:第一个转折点是西汉初期,手工业者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变成独立,而不断增长的社会流动和城市生活将农民中有能力、有抱负的分子引入士阶层和工商领域。“工商业者和游侠这两个群体的存在,特别是他们的得势,对汉朝统治家族和儒生的利益构成巨大的威胁”[2]。最后的斗争结果是工商业者和游侠阶层的被镇压,形成了儒术独尊的局面。第二个转折点是明末。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阶层日益发达,与此对应的,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兴起,对儒学思想形成了冲击,但由于满清贵族取得中国的统治,作为华夏文明边缘的游牧民族,为了追求其统治的合法性,清朝统治者只能固守儒学传统并进一步强化其封建专制的一面。这样,中国文化在没有完成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情况下就迎来了西方近现代文化的挑战,这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更加复杂化、特殊化。这种复杂化与特殊化在很大的程度上表现为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文化需要解决的自身价值何在,中西方文化如何融合,能否融合,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如何取得自己的形式和内容等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由于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既有对西方文化传统的批判又有对西方文化传统的继承,因其对西方文化的批判使之在很多方面与中国文化是相通的,具有与中国文化的相洽性;而又由于其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下,又有对西方文化品质的继承,又使之具有中国传统所欠缺的诸如科学、民主等价值取向的文化品质,能够满足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需要。这样,从文化学的意义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西文化关系的处理中是一种思想方法和工具,是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媒介与指南,而由此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道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与分析,是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而对循此找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形成政治认同,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职责。

二、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与辨析中增强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特别是意识形态安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大责任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文化生存系统运行和持续发展状态及文化利益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获得文化发展的延续权、学习权和选择权。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文化的发展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文化的安全体现为与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基础的巩固服务。文化发展的中断、破坏会引起文化危机,从而导致社会的分裂、发展的停滞以及生产力的破坏。文化安全是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发展的支持和保证,以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考量标准。

(一)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分析中维护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即意识形态的安全

文化安全首先是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安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安全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的牢固与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稳定与否,没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安全,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等各种安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地带,也是意识形态再生产的重要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比较,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和立场对中西方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进行借鉴和吸收。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社会主义文化不很成熟的形势下,必然会出现盲目引进西方文化,迷信和征用西方思潮、西方学说思想,最后的结果是用西方文化、西方思潮解构马克思主义,解构中国文化核心。其次,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分析中增强文化的批判和辨别能力。作为思想的表达场域,“文化成了一种舞台,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彼此交锋。”[3]各种政治力量在文化舞台上利用各种文化形式输送着自己的价值观,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中抵制文化帝国主义、抵制文化侵略是文化阵线或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今天的中国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和西方优秀文化资源的提炼、借鉴和吸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有着中国的特色含义和特殊语境,“爱国敬业诚实友善”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和意义诠释,只有通过“古今中西”的分析和比较才能在文化的战场上辨清正误己我,维护自身的文化方向、文化力量、文化道路。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通过中西文化的分析与比较保证意识形态再生产的安全。高校不但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的任务,还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过程中发挥核心课程的作用,是铸魂育人的灵魂课程。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里,通过古今中西的比较,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消解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的迷信与追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维护文化安全的首要职责。

(二)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分析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身建设,夯实文化安全的基础

一种不成熟的文化显然是不够安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安全还体现其成熟性上。文化的成熟体现在文化的创造主体、传播主体、享用主体对文化的认同程度(即文化自觉与自信程度)、文化传播和影响力以及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发展方向的稳定程度、应对外界文化冲击与自我独立发展的能力等方面,体现在文化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教等各方面建设中发挥持续稳定的促进作用上。从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身建设来看,中国文化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中,尚未形成能够全方位地浸润全民族、全社会的比较成熟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虽然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论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解决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和建构问题;但由于救亡的问题、革命的任务摆在首要地位,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很长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问题是首要的问题,文化问题服从于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缺少一个沉下思考和研究的机会。到今天,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带来新的问题和困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始终处在激烈争辩和探讨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仍然是一个远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存在盲点,传播模式亟待转变;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仍是一个未解的命题,中国文化创新力令人忧虑。”[4]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不断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打造思想高地,通过思想高地的建设促成文化高地的建设,以引领全社会的文化高地建设。

(三)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分析中强化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增强文化意识

文化是不同民族、国家、社会制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文化中的文化心理、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层面的个性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国家和制度烙印,它是民族国家存在的根本前提,我们谈论的国家文化安全指的就是与不同民族、国家和制度相对应的“个性文化”。对这种“个性文化”的认知与把握就是文化自觉,对这种“个性文化”健康发展的维护使之免受损害和侵犯,就是文化安全的表现与内容。而学生们对这种“个性文化”准确把握需要通过文化分析与比较来获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与分析帮助学生通过洞察和感受他国文化的运作方式或文化系统使之从文化上认识自我和自我身份,理解中西文化的“民族性差异”。要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文明是因为民族特性、地理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决定的文明差异,是不同的民族童年生存方式引发的民族精神、气质、价值意识、思想与行为方式的区别。引导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和西方文化霸权的强势扩张中,如何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提高先进文化建设的推动力,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使命之一。

三、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与辨析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锻造思维品质,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

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到“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5]。习总书记所论述的纵横比较,就包括古今中外不同的文化比较与分析,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要求。马克思主义诞生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中,但其研究对象是关于人类社会、自然界和思维的发展规律学说,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要研究具体的文化背景与文化条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时当地的文化结合起来,对不同的文化进行批判、借鉴和吸收。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或原典的学习还是对马克思主义运用的具体环境的理解与认识,都要通过不同的文化比较与分析,才能够获得更深刻更准确的认知。

(一)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原典与原理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马克思主义的原典中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任务。从马克思主义原典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在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其直接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其产生于西方的文化传统之中,带有西方文化的基因,字里行间渗透了西方文化的“求真”的品格和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求真的同时,对西方文化特别是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以人的全面解放和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融入中国文化的“求善”的品格和人文精神。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与辨析,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科学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民主、人类解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公有制、共产主义等概念、范畴以及基本的原理,都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通过概念范畴等形成、提出和运用的文化背景、文化意义的分析与比较,才能准确把握其内涵。例如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文化的知行观比较,对中国文化中的阴阳转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发展思想比较,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西方文化中的社会历史观和中国文化循环史观比较与分析等等,都可以通过与中国文化的相关概念范畴的比较,拉近学生的文化距离,使原本陌生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与接受。

(二)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运用的具体实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与发展,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内涵,学会在实践中坚持与运用马克思主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与发展,“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其中就包含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一特点规限了教学中不同的文化比较与分析。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外交等各个学科,各个领域,都有文化因素的介入以及不同文化的影响。分析不同文化的影响才能准确理解理论的创新意义与内涵。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与发展过程,也是在与各种不同社会思潮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本身是一个鉴别、辨析、选择、摒弃的过程,反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就是对各种思想流派、不同文化背景、文化影响、文化意蕴进行比较分析。1965 年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谈到了列宁关于“不读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书,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的观点,他认为,不仅应该读唯物主义的书,也应该读唯心主义的书、形而上学的书。他说:我是相信过康德的,不读唯心主义的书、形而上学的书,就不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是我的经验,也是列宁的经验,也是马克思的经验[6]。通过马克思主义运用过程尊重不同的文化关系、文化影响的分析,才能得出马克思主义应用与发展或者中国化的规律性认识,提升理论的应用能力,培养理论素养。

(三)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分析中提升思维品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特点是其理论性、概念新和抽象性,体现为授课过程中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在授课中倡导和运用文化分析与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保持独立思考的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与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视野,提升思维品质,是落实课程育人的任务之一。教学中,如马克思主义物质第一性观点与中国文化的自然观、西方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比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天人合一”的信仰方式比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认识论与中国哲学中的知行观比较等。这些比较与辨析,有利于拓宽视野,激发思维,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话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得出马克思主义的结论,正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理论课马克思主义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