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要义、问题及对策

2021-01-14 12:20廖晓蓉陈坤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劳动时代课程

廖晓蓉,陈坤华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人工智能科技快速发展,工作流动性加大,社会的劳动结构、劳动形态、劳动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新时代教育要抓住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克服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创新劳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义

2020 年3 月20 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要使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并且要创新劳动教育体制机制。因此,我们需要把握其中的要义: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热爱劳动的精神、尊重劳动的观念,并且贯彻创新性劳动。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热爱劳动的精神

1.热爱劳动,就是形成热爱劳动的情感

对于劳动的热爱和坚持,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沉淀,培养中小学生坚定的劳动的情感,不仅是个人生存的重要保障,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坚定要求。青年一代对体力、脑力劳动的不均衡追求,窄化了劳动的定义,动摇了对于全面劳动的情感,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就是强调无论历史与科技如何发展,劳动才是个人生存发展之基,中华民族之基。

2.热爱劳动,就是保持积极的劳动态度

劳动态度形成一种劳动心理定式,会影响学生进行劳动的态度。不同的劳动情绪不仅会对劳动结果产生影响,更对劳动过程中的认知、情感产生影响,从而形成固定的印象。学生热爱劳动,必须是出于自身需求或自我发挥主观能动性地进行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爱“力”。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观念

1.尊重劳动,实质上就是尊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所有劳动者

由于社会阶级的分层,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收入不对等,社会地位也存在差异性,资源分配上出现差距,导致了大家对于劳动的误解。一方面将劳动与辛苦、平凡相联系,一方面将劳动与赚钱、生存捆绑,他们敬佩劳动人民,却不想后代成为劳动人民。在新时代,无论是农民、工人或是知识分子,都积极投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只要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重,都值得被历史铭记。

2.尊重劳动,实质上就是尊重各种有利于人民利益的劳动形式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劳动形式越来越多样,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抽象劳动还是具体劳动,他们之间是互相依托的,虽然由于诸多因素,市场价值产生了变化,但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智慧结晶,都是有益于人民的劳动内容,应该受到尊敬。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们不仅尊重日常接触的老师,也尊重为学校后勤服务的校工;使学生们不仅崇拜为国家操劳的主席,也尊重凌晨清扫大街的环卫工。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中要贯彻创新性劳动

1.推动劳动教育进行创新性实践

我国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的实施一向强调从实践着手,以思想品德课、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为载体,以综合实践活动课来实施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与态度等。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侧重构建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旨在利用创新性实践模式,深入开展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在校内表现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于校外表现为,公益活动、志愿活动、家务劳动形式,设想构建全方位劳动教育模式,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地特色文化。

2.以劳创新成为劳动教育总体原则之一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本质特征,可以说劳动是创新的基础,人基于自身条件对其他环境进行新的改变就是一种创新,所以劳动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创新的载体,而创新成为劳动的目标。以劳创新既是教育的原则,也是教育的过程与归属。以劳创新不仅仅是期望人类社会的物质创新,还应当包括精神领域的劳动创新。

二、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劳动教育中的问题多是由于对待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不同态度引起的,从而导致劳动教育中存在损耗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力,使学生对劳动平等与尊重的认知产生偏差。

(一)“劳”的惩罚性现象损耗了学生对劳动爱“力”

1.学校劳动的育与罚的误用

在现实学校情景中,劳动常常作为一种规训、限制或惩罚的手段,或者在学习活动中单向突出知识传授的重要性,消解了劳动教育的精神价值,损耗了学生对于劳动的热爱“力”。培养学生劳动行为的目的性“外在化”“强迫化”,一味追求强健体魄或者教育的管教性,导致学生将劳动一词与“被动”“惩罚”“过错”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学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在实践中对劳动产生误解,形成劳动观念与劳动价值的冲突,对劳动的爱“力”急速消退。

2.学校劳动的育与教的缺失

陶行知先生提出以生活教,以生活学,那么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尊重劳动的态度、以劳创新的思维比传授劳动知识更重要。惩戒性劳动已经成为教法中的糟粕,它脱离了对学生活动的教育性挖掘,忽视了培养学生们对美与丑、对与错、善与恶的感知能力,导致学生们有劳动的形式,却没有学会劳动中蕴含的精神。富含教育性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才是学校教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二)重“脑”轻“体”现象误导了学生对劳动平等与尊重的认知

1.传统文化中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对立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劳动者在此期间多是被压迫、被歧视的对象。孔子把“请学稼”“请学为圃”的樊迟斥为“小人”;孟子则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漫长历史中,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被分开对待,动脑者不需动手,劳心者不需劳力。事实上,体力和脑力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并无绝对的互斥性。

2.现实社会中重“脑”轻“体”现象的存在

一方面将体力劳动与辛苦、平凡相联系,一方面将体力劳动与赚钱、生存捆绑。在家庭中,长辈以读书任务为重或者溺爱小孩,剥夺了孩子参与家庭体力劳动的机会。体力劳动在家庭和社会中得不到重视,从意识上来说,部分人还未意识到劳动对人精神上的塑造作用,缺少了尊重任何劳动的认知。社会大环境与家庭小环境长期存在重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的氛围,使学生对劳动平等与尊重的认知产生偏差。

(三)割裂“脑”“体”一致性,破坏了劳动·创新·生产一体化活力

1.教育活动中脑力与体力的割裂

学校在进行教育活动中,以脑力的培养,即智力增长为主,以升学与成绩的标准作为评价教育的价值。学生每周一次的值日、课外实施的活动仅仅只是脑力课程之外的“学习调味剂”,体力与脑力分配泾渭分明。极少有家庭使孩子接受劳动技能的教育,家长以读书为第一任务或因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参与教育活动中的体力劳动,追求孩子学科成绩的最高点。

2.生产活动中脑力与体力的割裂

在生产过程中过度强化脑力劳动,忽视体力劳动的的基础性,扭曲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本意。在课程上表现为,学校提供的劳动教育活动种类单一,不是注重体力劳动的实践课就是注重智力教育的知识性课程。“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知识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带来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1]13-14

三、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问题的消解对策

保证学生对于劳动的兴趣与热爱,使其充分参与到劳动中,正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互依托的作用,才能在教育中发挥劳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劳动·创新·生产一体化体系。

(一)以需要和兴趣为要旨,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

1.依据中小学生认知发展需要,开展劳动教育

根据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阶段之间,此时易受外界具体形象的事物影响,所以小学劳动教育可侧重塑造多种形式的劳动环境,启蒙学生劳动意识。初中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具有初阶抽象思维,可传输劳动知识、训练劳动技能,引导其劳动品质的塑造。高中阶段,学生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开始树立自我三观,可侧重丰富学生对多种职业的劳动体验。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明确劳动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逐渐建立起完备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

2.利用区域特色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其对劳动的爱“力”

立足地方特色,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劳动实践,结合当地产业特色、风俗习惯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符合区域文化的课程体系。如,浙江省诸暨市根据本市资源和特点,将劳动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与其他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对内利用当地一所农林类职校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对外依托诸暨市发达的现代特色农业项目建设实践基地,为中小学生创建了安全且实际的劳动环境。各区域特色不尽相同,关键是区域特色是否贴近学生、是否能够使学生在快乐中劳动,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力”。

(二)强化脑体结合,提升对劳动的平等与尊重观认识

1.以体脑结合的方式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为孩子设置灵活的“家庭劳动小岗位”。比如,家长和学生一起研究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劳动量及实施方式,引导孩子进行对劳动的脑力思考。体力劳动需要观察、设计、思考等脑力劳动配合,用脑力劳动规划体力劳动。家庭可以对孩子的活动进行简单性、阶段性小结,着重注意孩子对劳动的情感认知、感受能力的变化,从而逐渐形成家庭劳动教育体系,让家务劳动成为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劳动的认识

学校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培养学生的劳动尊重观,促进学生体能与认知的发展。“请进来”,学校可利用公共课或劳动实践课等场合,请不同职业的家长或其他人员进入校园进行实践课,职业可以是以体力活动为主的环卫工或以脑力活动为主的都市白领。“走出去”,学校或家长委员会可以策划让学生走出学校,对不同种类劳动进行观察走访,例如消防局、城管局、私人企业等。

(三)构建劳动·创新·生产一体化课程体系,提升其时代意义

1.课程资源增添创新元素,引入人工智能更新劳动教育课程模式

目前的课程形式多是以综合实践课程锻炼动手能力。考虑创新劳动教育课程模式,可利用人工智能开发虚拟课程模式,利用VR 与软件开发设置虚拟的劳动场景,结合生产常识,引领学生对日常生产模式进行体验,通过模拟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使学生可以在虚拟工厂中参与仿真的生产劳动过程,如加入车间漫游场景、机床工作场景、工厂机器的运作场景等。如此既可弥补实践场地缺乏的问题,又丰富课程可操作性资源,在保证学生安全体验下,增强了学生对于劳动课程的参与感。

2.课程资源融入生产元素,构建劳动·创新·生产一体化体系

多样化的实践资源与生产活动相结合是对课程和生产活动的双向创新,可利用新时代信息便利的特点,加强生产劳模与普通劳动者的宣传,将其生产经历置入课程资源中,以拓展劳动教育的范围,构造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另外,校内资源满足不了现阶段中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力,可结合当地科研、生产基地等场所,在完善安全设施的前提下,建立多主题实践基地或虚拟场景设置。人工智能创新元素的加入,劳动课程中生产范围的拓展,促进了劳动·创新·生产三者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如今的劳动教育课程不仅仅应该摆脱场所的限制,更应该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应该发生于教室内外、家庭内外,发生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也不必留常见的作业[2]。

猜你喜欢
劳动时代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