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锐锐,于语和
(南开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法学院,天津 300350)
毛泽东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党史人物,精通古今中外群籍。从学习党史人物的逻辑向度切入来爬梳整理毛泽东的读书思想,能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以《毛泽东年谱》[1]为考析文本,系统梳理、剖释毛泽东的读书观,进而对毛泽东的读书思想进行三维解读,为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和领导干部读书提供有益的理论启迪。
传统社会中,耕读之家的子弟均认为读书是安身立命之本。究其实质,读书意涵“为己”“为人”“为国”三层境界。读书“为己”即古人常言的修学储能以安身立命;读书“为人”即为天下黎民百姓、为苍生赤子谋生路;“为国”即救亡图存,改变国家的命运。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深受外国先进思潮冲击的毛泽东,对读书的目的及现实价值深有体悟,认为其蕴涵提升个人能力、增强服务本领、推进民族复兴三重深意。
1915 年7 月,毛泽东给好友萧子升写信言“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可窥知毛泽东深谙学习于己的重要性。读书“为己”,尤指传统社会中个体在青少年阶段求知若渴,修学储能以修身正己,寻求安身立命之道。探究青年毛泽东读书目的的转变,或可将其划分成“为知”到“为志”两个演进阶段。读书“为知”即追求知识的累积性增长,1912 年,年仅19 岁的毛泽东在阅读《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之后萌生了“在校学习不如自学”的想法,于是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自学生涯。他广泛涉猎十八、十九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书籍,进行了一次西方思想的大启蒙[1]12-13。在这“极有价值的半年”自学中,毛泽东的思想激烈碰撞,大致确定了他今后的人生轨迹。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引起质变的飞跃,人类知识储备的增长势必导致其思想层面的质变,正因如此,毛泽东的读书目的自然从“为知”升华到“为志”。“为志”即指在求学生涯中注重磨练坚强的意志。毛泽东曾言:“人类之目的在实现自我而已。实现自我者,即充分发达吾人身体及精神之能力置于最高之谓。”[2]换言之,读书实践是探寻真理、实现心之力的唯一途径,唯有自我潜力的不断发掘才能实现身体素质的提高,精神能力的通达。读书,尤其是读中国历史典籍能使我们触碰各个时代的脉搏,加深对于古老中国的理解,从而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毛泽东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谋略家,能够科学预见战争的发展走向,领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读书“为人”即为天下苍生赤子谋生路,实质是共产党员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建党问题,要求领导干部始终保有终生学习的态度,切实增强服务本领。毛泽东常言:“出主意,用干部”。所谓出主意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在第一时间内准确快速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做出科学的判断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即领导干部要提升前瞻性地预见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奋斗历程中,毛泽东切身体悟到领导干部对革命战争成败的重要性,深谙读书对领导干部成长的必要性,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刻苦攻读,为更好地指导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做理论储备。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学习运动中指出:“共产党人要领导几万万人的革命,没有学问是不行的,共产党人就应该懂得各种各样的事情。要领导革命就必须要学习。”[3]“没有大量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干部,要完成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的。”[1]248-249历史证明读书学习是加速干部知识化的捷径,党的领导干部只有切实加强读书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领导革命取得一次次成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发展中,针对当时党内同志事务主义作风盛行的问题,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式上讲到:当今时代日异月新,领导干部必须边实践边学习,不断提高政治觉悟,且增强干一行钻一行的业务能力。
历史常因突如其来的事变而发生断裂或者转向,传统中国被强行卷入现代世界体系中,泱泱大国翻开了历史屈辱的一页。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均遭失败的结局证明了没有文化底蕴作支撑的物质文明与制度文明均不适用于医治中国这个古老的病人。读书自当“为国”,先进知识分子不谋而合地选择精神文明为切入点,借此以振兴中华。从喊出“维新吾民”的梁启超至提出“开民智”的严复再到主张“人立而后事举”的鲁迅,踵事增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上下求索以冲破旧社会建立新中国。毛泽东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砥砺奋进的艰辛历程视作一个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进程,认为单个人的学习问题事关民族存亡与家国兴衰。毛泽东晚年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敏锐视角,站在国家的高度对读书的现实价值予以阐发,感慨读书于国家、于中华民族的现实意义。他言:少年立志其实就是要读尽天下书,探寻救民于水火的真理。在阅读《盛世危言》后萌生了爱国主义情怀,激发起重新上学的想法。值湖南粮荒之际,偶然阅读到一本帝国主义分割中国的小册子,他开始为中国的前途命运深深担忧,体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认为读书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黎民百姓,从此便将读书与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联系起来。
读书治学若得其法门则通透豁达,愈读愈明;不得要义则浮光掠影,愈读愈暗。在数十年不间断的读书生活中,毛泽东归纳出一套卓有成效的读书方法,成为读书人治学的研究范式。毛泽东读书观意涵三大读书方法:“三先三后”与“铢积寸累”、兼读“有字之书”和“无字天书”、“自由研究”与“终生学习”。
“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此之谓“三先三后”的读书范式[1]57。“先博而后约”即博观约取,是指在博览群书,多方涉猎,纵览古今中外典籍的基础上选择有理论深度的、有兴趣的书籍研读,塑造脉络清晰的知识结构。1920 年毛泽东致信黎锦熙:“我对于学问,尚无专究某一种的意思,想用辐射线的办法,门门涉猎一下。颇觉常识不具,难语专攻,集拢常识,加以条贯,便容易达到深湛。”[1]57毛泽东平生最痛恨“学拘”,是博学的典范。据统计毛泽东生前藏书可达10 万册,其中读得最多、最感兴趣的就是历史典籍。“先中而后西”即是在躬身典读中国学问的基础上接触西方优秀文化,此读书法可从毛泽东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窥见一斑。毛泽东强调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要占据半壁江山,国人理应先研读吾国学术大要,顺次研究西方优秀文化,有所对比以取西资中。“先普通而后专门”则通俗易懂,毛泽东教育女儿李讷,言“阅读始自浅近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是大部头就能搞懂了。”
“铢积寸累”是毛泽东读书治学的现实写照。1917 年,毛泽东为萧子升所作札记《一切入一》作序,写道“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铢积寸累,积久成学”[1]26。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原理同样适用于读书治学的过程,只有追求知识的累积性增长才能成为学问。学贵有恒,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曾写下: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躬身案田,勤动笔墨,留下了大量的摘要、笔记、批注及札记。譬如,1937 年阅读大众哲学的代表性著作《哲学与生活》所做批注达三千余字;同年熟读精思《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记录旁批约两千六百多字;延安时期集中时间攻读哲学著作所做批注高达两万七千余字,为撰写《实践论》和《矛盾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所做批注辑录后被出版,即三大批注集《伦理学原理》《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学习的书有两种,一种是有字的讲义,一种是社会上的一切——无字天书。有字的讲义即是书本知识,无字天书即是社会实践,兼读“有字之书”和“无字天书”是指将书斋中的理论学习与考察社会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增进对社会的认知。读有字之书切不可为书而书,为读而读,要为我而书,为我而读。青年毛泽东是发奋苦读的典范,在离乡求学前将一首诗夹在了父亲的账本中,言“孩儿立誓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毛泽东深谙领导中国走向复兴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论水平,直到逝世前的七十年间一直伏身书田,耗尽毕生精力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终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作家。
读“无字天书”是毛泽东读书方法论的精要,是指在遍访山川大河、调查民风民情、增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完善改造中国的理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仰慕司马迁、顾炎武等实学家游历祖国山河的壮举,在《讲堂录》中言“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4]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若只是静坐而读,不去亲身践履,只会徒读父书。毛泽东曾携好友两次游学,第一次是1917 年暑假与好友萧子升“行乞游历”,历时一年,切身体察民间疾苦,这直接导致毛泽东做出放弃出国留学,深入中国腹地考察的决定,这次游学或可视作毛泽东进行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的开端。1918 年毛泽东与蔡和森沿洞庭湖进行了半个多月的徒步旅行,“饱读无字天书”,被同学称誉“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毛泽东将沿途见闻编印刊发。青年毛泽东的两次游学生活使其深入接触到农民阶层,对其深度思索农民问题大有裨益。
“自由研究”的读书方法在毛泽东身上最为鲜明,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读书范式,适用于新时代文人学者读书治学。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就读期间,毛泽东十分反感陈旧的课程和繁琐的校规,借阅《御批通鉴辑览》后萌生了在校读书不如独自看书学习的想法,且付之于行。毛泽东不仅订立了详实的自修计划,并且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修的半年内严格执行。毛泽东在系统研究世界各国地理的基础上开展了较为全面的西学启蒙,这一阶段的研习使得毛泽东从思想的大熔炉中清晰开来,为其日后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了理论储备。中国共产党创建后,毛泽东组织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明确提出通过“自由研究,共同讨论”的方式创造新生活。毛泽东是自学不辍的范例,青年时期在田间地头自学,在北大图书馆当助理员时痴狂地汲取书中的养分,革命战争年代在担架上学习,甚至在马背上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个人藏书室,始终孜孜不倦以求新知。
“终生学习”既是毛泽东提倡的读书理念,亦是毛泽东读书生活的现实写照。毛氏家族是以儒教为本的普通家庭,出身于农家的毛泽东,和同龄人一样深受孔孟之道的熏陶,与同家族血亲相异的是,毛泽东在结束了“六年孔夫子”的私塾教育后,直到与世长辞的七十四年间从未间断过读书,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纵览毛泽东的一生,青年阶段立誓要探寻人生的“大本大源”,寻求治理中国的精神药方;“兵马未动,书箱先行”,革命年代始终与书作伴,刻苦攻读;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个人藏书室,规模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晚年岁月,尽管身体每况愈下,但仍旧坚持读书不辍。1976 年8 月26 日,毛泽东向工作人员索要宋代洪迈编写的《容斋随笔》,这是毛泽东生前索要的最后一部书[5]。更令人敬佩的是,即使在同年9月8 日生命垂危之际,甚至在抢救过程中毛泽东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批阅文件。历史证明:毛泽东能够做到始终与时代同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终生学习。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自当以毛泽东为学习楷模,坚持终生学习。
毛泽东一生践履笃行,获取了诸多真知灼见,他认为读书最重要的在于坚持实践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具体而言,毛泽东读书的实践原则包含尊重事实、潜心考究;偏重实践,深入调查;观照现实,习行致用三重意蕴。
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名无所畏惧的唯物主义者,毛泽东一直将实事求是奉为颠扑不破的行为准则。毛泽东始终坚守的实践原则在读书治学方面表现为对待书本内容一丝不苟,在理性评议所读书籍的基础上于空白处记录见解,以批判的态度审视一切。毛泽东对于书本内容与事实相符的叙述,习惯于画上浓密的圈点,附上“言之成理”“此论甚合吾意”等语。譬如,毛泽东在逐篇钻研《韩昌黎文集》时,凡觉得不正确的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或对词句有误的注解,都会打叉、画杠并写下“此处不通”“荒谬”等批语。此外,毛泽东创造性地将唯物史观引入到史学研究中,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不大正确的观点有所质疑,有所批判。在读到《南史》的《孔靖传》讲道:“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毛泽东直指错误:“十岁为盗,长大后不一定为盗,但遗憾的是此形而上学的看法当今仍有之。”[6]毛泽东用批判的眼光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独立思考,其中不乏独到见解。比如,在阅读斯大林《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一文后,断言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毛泽东不仅仔细剖释所读之书所引材料、所做注解,且对待书中故事几近严苛。寻常人读书是为求知或求趣,极少关注书籍中所讲故事的对错,毛泽东则不然,直指书中错误并阐明自己的观点。1957 年刘少奇到南方巡视,号召广大职工帮助国家解决职工两地分居的问题,曾引用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认为“儿童”指贺知章自己的儿女,意在阐明唐代贺知章进京做官不带家眷,自古如此[7]。毛泽东觉察到刘少奇对“儿童”的理解不大正确,亲自翻阅《全唐诗话》并结合史料表明此儿童不是贺知章的儿女,而是他的孙儿女或曾孙儿女,也当有同村别人家的小孩子。《智囊·捷智部·灵变》记叙王羲之的故事,曰:王右军幼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起,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熟眠,由是得全。毛泽东读后批语:“此事有误,待查。”[8]我们已然无法得知毛泽东生前是否查证此事,但经详细查证,此故事的主人公不是王羲之,而是王允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当代文人学者不再只关注“大传统”,而将“小传统”纳入了研究的范畴。湖湘文化是中国大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小传统,作为湘籍人士,毛泽东深受湖湘学风的影响,崇尚艰辛勤俭,重“实”以明“身”。毛泽东“实践为本”的品格在求学期间就初露端倪,参加反对校长的护校斗争,组织学友会,开办工人夜校,创建新民学会。相较于党内的其他领导人,毛泽东读书最鲜明的特色在于精准快速悟得书本中的真理,且在实践中“老老实实”印证。革命运动处于低谷时,毛泽东揆时度势,深入剖析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在充分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集全党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延安时期,为了应对日寇的“三光”政策,毛泽东喊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发起了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实践家的品质主要涵盖两层意旨,其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实践并不断取得革命的胜利;其二将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浓缩为理论更好地指引社会发展。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中国共产党讲究实事求是的现实体现。毛泽东是中国农村调查的开拓者,曾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言论,认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工具[9]。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毛泽东深入考察安源煤矿,在充分了解工人阶级状况的基础上组织了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针对国民党抨击农民运动“糟得很”的言辞,毛泽东亲自调研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编撰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用实践证明国民党的错误断言,甚至高度称赞农民运动“好得很”。毛泽东曾指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深入实地调查,总结实践经验,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习惯于每到一个地方先做社会调查,著名的调查报告有井冈山调查、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且将自己以往所撰写的调查报告尽可能地收集并编印了《农村调查文集》一书,其目的就是“帮助同志们找一个研究问题的办法。”
观照现实,习行致用既是毛泽东读书原则的重要内容,更是其毕生攻读马列著作的切口。毛泽东曾言:读一万本马列主义的书,念一千遍,不能运用到具体实际中,不能解释宇宙改造宇宙,就不能算是理论家[10]。读书切不可成为“书斋式理论家”,要注重观照现实,解决实际问题。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仔细阅读改良主义者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后开始思索中国历史的走向。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锋模范,他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注重理论知识与革命现实的契合作用,并多次强调要能够精通并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从思想指导变成普遍实践。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言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联系。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11]。每当革命遭遇挫折,教条主义者罔顾现实直接照搬照抄苏联的“本本”,毛泽东则观照现实,从调查着手顺次到马列著作中寻求答案,解决问题。
习行求真,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实学的精髓,时时学习以求真知,亲身践履以求圣贤之道,致用则是实学的精髓,简称习行致用。革除古老中国的积病,须剖析中国的文化背景,从正统文化中找寻革命的契合之处,毛泽东习惯于在深入研究传统典籍的基础上迁移运用来回答现实之问。《春秋左氏传》所记载的国政军旅大事中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及对战争的描写给毛泽东军事战争思想以最初的启迪,在其著作《论持久战》中借用《左传》中的晋楚城濮之战注解主观因素于战争的重要作用,借用宋襄公不肯半渡而击强调出其不意的现实价值。毛泽东读到陈寿著的《三国志》时批注:“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12]毛泽东认为曹操能够大胜得益于此,自此,“反对杀投降者,反对杀俘虏”成为毛泽东的军事主张。毛泽东将哲学当作工具书,深谙《道德经》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曾多次告诫各级作战指挥官:为了使敌我双方力量对比逐步朝着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发展,须敢于实施必要的战略退却,暂时舍弃城池土地。
数十年未曾间断的读书生活造就了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党史人物毛泽东,造就了全党全军乃至全社会的学习楷模毛泽东,造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作家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时代背景下,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召,深入挖掘毛泽东读书思想中可资借鉴的读书资源,全方位了解伟大的党史人物毛泽东,既能够为揭开“非毛化”丑剧的面纱做出理论贡献,亦能够为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提供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