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卓婵
(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广东 岭南 510800)
近年来,关于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专业性逐渐成为话题,不停有人发问:“这一群体教师算是专业人士吗?”本研究认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无需置疑,无论从入行门槛或岗位培训来看,职校教师都符合专业性特征。相较于职校教师是否专业这一话题,本研究更注重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和途径,以期让职校教师的专业地位更加稳固。
职业是一种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专业也称专门职业,是指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如有较高层次的知识和专门技术的人,按照一定专业标准所从事的专门职业。
职校教师招聘是专职人士招聘。从招聘信息上可以看出行业对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一些基本要求:(1)教师学历要求在本科或以上,个别学校放宽到大专水平;(2)各类岗位要求的专职教师,如数控技术、会计、心理健康等专业都要求应聘者所学专业要与招聘岗位一致或者有较密切的相关;(3)对有职称的人员优先聘用,这说明用人单位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部分专业还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根据职称评选条件,取得职称需要有班主任的工作经验,还有个别技术学校的招聘要求已经将学历提升到了研究生水平。从准入门槛可以看出,职校教师属于专业人士。
职校教师入行后都要进行培训,学习强国每天打卡,各项专业技能比拼,如:机械制图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大赛、德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以及国家级、省级、部级各类微课比赛,等等。每年职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专业课课时不少于42学时,可以看出职校教师的后续教育时长比较长。申请职校教师上岗证时,文件要求申请者教育学、心理学两门课程学习课时分别不低于100学时,教师职业道德学时不低于40学时。教育学、心理学在大学课程划分上属于专业课,而非公共课。
舒尔曼学者提出的学科教学法(PCK)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核心理论,认为专家教师的专业技能是由学科内容和教师专业教养两方面组成的。学科知识包括四个领域:(1)内容知识(学科训练);(2)一般教学法知识(教材组织与班级管理);(3)课程知识(大纲与教材);(4)学科教学法(教学机智与艺术)。从这个角度看,职校教师都满足了学科知识专业化的要求。以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为例,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度计划,编写教案,利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给学生授课,参与班级管理,处理学生突发事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家长进行沟通。
教师专业教养包括三个领域:(1)学习者及其特征知识;(2)教学情境脉络知识;(3)教学目的、价值和哲学、历史学基础知识。从这个角度看,职校大部分教师也满足条件。以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为例,每周一次教研培训,集体备课,组织公开课,每个假期到工厂实习或请专家学者来校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技术能手评选、学生满意度测评、教师师德自评互评及各类研讨会来对教学目的、价值及基础知识进行探讨。从多角度可以看出,职校教师都应当被划分在专业化范围。
到底什么是好教师?怎样才算专业的教师?是师德高尚还是考试分数高?是教师自身学术水平高还是学生容易接受?是每年发表论文多的教师专业还是年度考试班级排名第一的教师更专业?在其他领域,专业水平容易量化,如护士打针,病人不觉疼痛,一针到位,这就是专业能力强的表现;舞蹈教师一开始起舞就能看出基本功,因为动作很容易看出来有无经过训练。但职校教师除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外,还需要具有表达能力、互动能力。大部分教师自身技能水平是很高的,但由于学生是零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自身的技能全部教给学生,教学效果较难量化或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教育制度建设本身就是因为一些师范教育缺乏教学实践而开辟的新道路。部分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不足, 一些师范高校对于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缺乏重视, 导致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争议越来越大,影响了社会对职校教师专业化的评价。
舒尔曼认为专业人士需要利他主义精神,即在提供服务或作出判断时,均以当事人的利益及需要为依归。舒尔曼还认为专业人士需要客观、公平的服务态度,即对所有当事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教师职业道德往往不能揭示教师作为专业人士的特征。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且能够表现教师专业特征的品质特征和行为规范,是体现教师道德价值、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的行为准则。从这个角度看,教师个人道德不等于专业道德,专业道德较难体现。有教无类本是教师的专业道德要求,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出现偏爱某一群体的情况。
职校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有时会有小叛逆。近年来,由于网络和媒体的发展,一些师生矛盾被曝光,部分媒体甚至刻意放大师生矛盾,导致人们在不明前因后果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地谴责教师,使教师的公信力下降,教师专业形象受损。殊不知,大量一线教师刻苦钻研,认真备课,只为学生能多学一些,因为在从业之初,大部分教师就已经树立了蜡烛精神,不追名逐利是教师普遍的价值观。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在短时间内出现井喷,职校专业教师一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满足教学需要,一些文化理论教师短暂替代了专业课教师的功能,影响了职校教师专业性的口碑,但这一问题已经随着专业课教师的数量越来越多而逐渐得到解决。
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教师专业标准是引领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的专业指南。教师教育培养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专业标准体系的制定应该也是动态发展的。
大学期间就读于技术师范专业的学生应当提前做好进入职校从教的各项准备,包括思想上的准备、专业技能上的准备、体能上的准备及职业生涯规划,问清楚自己:我想要做职校教师吗?我将面临什么挑战?我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在校期间,学生要刻苦钻研专业课,结合国际技术前沿,不断扩宽知识面,锻炼好体能,把自己打造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刚毕业的技术师范生进入职业学校从教,要先主动了解职校的架构、管理方式、学生特点、晋升规则,多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一般教学原理、教育方法,熟悉教学步骤,慢慢摸索如何获得教学策略、教学事件知识。同时,要通过一些教学活动来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探索,树立安全意识,同时思考如何将课本知识和实操技能结合起来,用两年时间评上初级职称。
从教的第三年到第五年,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学。继续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职校教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要不断积累班主任工作经验、课堂教学经验和实操车间控场经验,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增加教学实践部分的占比,不断增强自信心,向技术骨干靠拢,用五年时间评上中级职称。
随着时间的推移,班主任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工作更加游刃有余,对课堂有敏锐的观察力,有一定的教学模式识别能力,能够根据学生情况或者周围环境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有效地控制教学活动,轻松流畅地完成任务,课堂气氛较好,还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灵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在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在有精力的前提下,继续读研究生或进行出国学习交流,为评上高级职称奠定基础。
第四步就是从专业型向专家型转变,在专业技能上从熟手上升为专业能手,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能从教学现象看到教学的本质,做到有所思,有所动,不断反思教学意识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思辨能力,完善职业价值观,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影响更多的后来者,把职业技术教育推广到更高的层面,争取评上教授。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要坚定自己的步伐,在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