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研究

2021-01-14 10:03:34孙淑梅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商科因材施教分层

孙淑梅

(贵州商学院,贵阳 550004)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方向,促进了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一批知识全面、能够综合运用跨界知识、具有数字商业价值观和全球视野、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型新商科人才。新商科是对传统商科的交叉重组,将新技术融入其中,运用新理念、新模式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教育。为使学生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高校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解决好目前存在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1]。在新商科背景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后续课程设置应做到各学科相结合、中外文化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现代化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大众教育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相结合,以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1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教学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各高校英语课程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虽然各高校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开设了种类多样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进行分化教学,因材施教,但实际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虽然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在不断提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过级率逐年提高,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仍存在问题,不能满足新商科的教学需要。

1.1 后续课程内容涉及不全面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作为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补充学习,大多以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后续课程教材的选取对教学质量具有决定作用,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材注重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教材文章多摘自欧美著名杂志、报刊和书籍等。后续课程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后续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学习地道正宗的英语,但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少弘扬中国文化的文章。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在和国际合作伙伴商务洽谈中,可能谈及中华传统文化和名胜古迹等,但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涉及较少,在没有充分知识积累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做到游刃有余。第二,涉及学科仍然较少。在新商科背景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内容仍不够广泛,很难从英语教材上看到理工科和艺术类的文章,不能实现跨学科教育。

1.2 教学模式单一

课堂教学是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课堂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但当前多数高校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引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拥有课堂的绝对话语权,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缺乏积极互动,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教学模式被束缚在既定的框架下,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学生来说,单一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但却束缚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学习文化知识。

1.3 分层教学不合理

第一,分层教学标准存在不合理性。目前,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主要面向大三及以上年级,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学生英语水平仍不均衡,不能有效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标准大多参考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但是英语四、六级存在局限性不能反映英语口语能力[2]。第二,只对学生进行分层,不因材施教。目前,各高校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上都会对学生进行分层,但使用相同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只在个别学习内容上有所区别,教学内容缺乏商科学校的特色,也没有考虑学生的专业需求。

2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解决方案

2.1 优化课程内容,全面发展

针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不足的问题,应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具有新商科特色的优秀人才。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材应适当增加本土内容,如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国名胜古迹、民族节日介绍等,这样不但可以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增加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同时,应充分利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全面提升。新商科是交叉学科,应以行业为导向,培养知识全面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了培养出满足新商科需求的人才,应增加相关知识的教学,需要工科、理科和商科的交叉融合,需要理解不同行业的知识实现跨界融合。举办理工科专业知识的演讲论坛和小组讨论等,了解理工科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交流能力。选修其他学科全英教学的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和知识涉猎范围。

2.2 优化教学模式,以生为本

第一,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应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学生为出发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增加学生的讨论互动,因地制宜采取适合的学习方案。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英语后续课程教师,应精通本科知识,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3]。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加强教师的在岗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和进步的途径。第三,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优化。

2.3 优化分层教育,因材施教

学校最初旨在克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教育平等和因材施教,但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分层教学规则设置和实施上都存在不足。在新商科背景下,分层教育应综合评估学生各方面能力,不能只以英语水平和英语四、六级成绩为标准。新商科类院校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不但要具有商科特色,涵盖专业ESP课程,还要提升学生的英语基础,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分层教学是为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同时,应考虑到学生需求,不能只分层,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适当调整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合理分层、科学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 结语

新商科和传统商科在出发点和培养目的上均有较大差异,要求高校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进行积极探索。应改进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以培养出符合新商科需求的复合型跨界人才。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猜你喜欢
商科因材施教分层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1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3:58
基于商科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