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娜,汤双兵,王 芳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护理系,河北 廊坊 065800)
心理干预对促进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影响,但通过查阅文献,心理干预对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故有必要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评价,为改善护生心理问题提供指导依据。
文献纳入标准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研究对象为全日制在校护生,理解能力正常,无精神疾病,近期未参加过其他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干预的具体形式不限;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心理干预。
文献筛选: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范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5月。检索词组:(护生)AND(心理健康);(nursing student)AND(mental health),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搜索范围还包括一些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过程:由2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检索,首先阅读文题、摘要进行初选,再通过阅读全文复选,若有意见不统一,由第3名研究者决定。文献数据提取:2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资料中信息进行提取并核对,需要提取的文献资料包括:基本信息、试验组与对照组样本量、试验组与对照组护生年龄、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措施、给与干预时间以及结局指标。文献质量评价:应用Cochrane协作偏倚风险评价标准,由2名研究者分别评价纳入的文章质量。评价的项目包括:怎样产生的随机序列、是否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配隐藏、研究对象及实施者是否清楚试验组与对照组分组情况、结果测评者是否清楚试验组与对照组分组情况、是否有完整的结果数据、是否存在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和是否存在其他偏倚。以上述标准对所纳入的文章采用“低偏倚风险”“高偏倚风险”“不清楚”逐条进行评价。如果上述质量标准完全满足则属于低度偏倚,文章质量为A级;如果上述质量标准有部分满足则属于中度偏倚,文章质量为B级;如果上述质量标准都不满足则属于高度偏倚,文章质量为C级,C级文章将被删除。2名研究者各自完成评价后,再共同对评价结果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若有意见不统一,由第3名研究者决定。统计学分析:应用RevMan5.2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对计数资料的疗效统计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RR)进行评价,对计量资料进行疗效统计分析,采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MD)进行评价,以95%可信区间(CI)表示各效应量。对所纳入研究采用χ2检验结合I2分析其异质性,以α=0.10为检验水准,若P≤0.1,I2≥50%时,对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对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库初步搜索共获得782篇文献,其中426篇英文文献,356篇中文文献。应用NoteExpress软件,剔除重复文献122篇,剩余660篇;阅读文章题目和摘要,剔除634篇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剩余26篇;通过查找全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22篇,最终纳入文章4篇。
纳入研究的发表时间在2013-2017年,共纳入428例护生,各研究例数从44~101例不等,且女生多于男生,干预持续时间为1~8周不等。纳入的4篇文献中1篇质量等级为A[2],3篇质量等级为B[1,3-4]。
2.3.1 心理干预对护生焦虑情绪的影响
2项研究评价了心理干预对护生焦虑情绪的影响[1,4],共收集护生126名,其中干预组62名,对照组64名。各研究间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97,I2=0%),所以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MD=-5.20,95%CI(-8.53,-1.87),P=0.002]。
2.3.2 心理干预对护生抑郁情绪的影响
2项研究评价了心理干预对护生抑郁情绪的影响[1,4],共收集护生126名,其中干预组62名,对照组64名。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9,I2=65%),所以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MD=-5.15,95%CI(-8.31, -2.00),P=0.001]。
2.3.3 心理干预对护生正念特质的影响
2项研究评价了心理干预对护生正念特质的影响[2-3],共收集护生124名,其中干预组70名,对照组54名。研究间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21,I2=36%),所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MD=4.65,95%CI(3.90, 5.40),P<0.00001]。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能降低护生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提升护生正念特质。针对护生焦虑、抑郁情绪所纳入研究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积极心理干预和正念冥想干预。积极心理干预通过改变护生的心理认知,使其认识到消极情绪来自自己如何看待不幸,培养积极的情感,利用自身的优势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从而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正念冥想是有意识、非判断的以开放的心态将意识带入当下时刻的体验,培养护生正念品质,通过最小化情绪低点和高点以及减轻威胁和压力的感知,从而达到平衡情感,积极改变护生的觉知力、注意力,从而减轻焦虑、抑郁情绪。针对护生正念特质所纳入研究采取的心理干预包括正念减压疗法和接受与承诺疗法。在无任何判断的前提下,通过有意识的觉察、关注自身内在的感受以及外部周围环境,不会被未来或过去的思想分心的状态称为正念。正念减压疗法以正念冥想为基础,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团体训练课程,鼓励护生采取积极的行动,对生活中可以改变的方面进行改变,使其与自身内在价值观相一致,从而达到提高护生正念特质的目的。接纳与承诺疗法主张接受“幸福不是人生常态”,然后是自己价值观的建立和实现,包含接纳、认知解离、体验当下、以自我为背景的觉察、澄清价值观、承诺的行为6种方法,在干预过程中通过逐渐增强的正念状态和能力来调控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护生正念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