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补足语”结构研究

2021-01-14 03:25
关键词:谓词复句句法

张 华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看得出”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带“得”的述补结构,后面常跟谓词性成分或小句,构成“看得出+补足语”结构。目前,知网中没有专门研究“看得出+补足语”的论文,学者们只是通过对比的方式或者从构式的角度对“看得出”这类能性述补结构进行研究,尚无人对“看得出”与它后面补足语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因此,对“看得出+补足语”结构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且有价值的。文中所出现的句例均来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中心语料库、BCC语料库和人民网。

一、“补足语”概述

在“看得出+补足语”结构中,补足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且一般是由谓词性短语或句子构成的,需要对其进行界定和分类。

(一)“补足语”的界定

许绍早[1]认为,“补足语按其地位来说,是加在被补足的成分的后面的,按其作用说,是对所补足的成分加以限制或注释的”。在“看得出+补足语”结构中,补足语位于“看得出”后面,且由谓词性短语或句子构成,与“看得出”不存在句法上的关系,只是作为补充内容来限制或注释“看得出”。补足语部分具有述谓意义,可以转换成谓词。另外,“看得出”具有言者主语“我”,“我”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且以不出现居多。

(二)“补足语”的分类

首先,按照结构来分,“看得出+补足语”中的补足语包括谓词性短语和句子两大类。

第一类:补足语是谓词性短语

“看得出+补足语”中构成补足语“X”的谓词性短语以动宾短语居多。例如:

例1.其中一个胖罗汉,身材魁梧,扬头张嘴,眼睛圆睁,在激动地述说着,看得出是一位性格直率豪爽、遇事热心、有着侠肠义胆的罗汉。(《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例1中的补足语“是一位性格直率豪爽、遇事热心、有着侠肠义胆的罗汉”是动宾短语。

第二类:补足语是句子

在“看得出+补足语”结构中,补足语还可以由句子构成,包括单句和复句。例如:

例2.看得出她是一位悟性很高的女子。(《1994年报刊精选》)

例2中的“她是一位悟性很高的女子”是单句。

例3.这部书篇幅大,收集的资料相当丰富。看得出作者不仅熟悉文献,实践经验也很丰富。(《读书》)

例3中的补足语属于联合复句中的递进复句。

其次,按照位置即形式来分,补足语可以分为3类。

第一类:直接跟在“看得出”后面,中间没有别的成分,这是最常见的形式。例如:

例4.这一滑,一提,一跃,看得出此人轻功非凡。(李文澄《努尔哈赤》)

第二类:位于“看得出”后面,但中间用逗号与“看得出”隔开,这一类比较少见。虽然标点符号不能作为语法分析的标准,但标点符号可以反映话语的顿断和语气等,对语法分析有辅助作用。例如:

例5.日本人做事非常认真,看得出,他们在开幕式上下了一番功夫。(《新华社2001年5月份新闻报道》)

第三类:位于“看得出”的前面,这是一种特殊形式。这一类补足语虽然部分拥有独立性,但其作用还是对“看得出”进行补充。这一类补足语非常少见,主要见于台湾小说或外国译本中。例如:

例6.她对这一带的路线很熟悉,这一点我能看得出。(詹姆斯·凯恩《邮差总敲两次门》)

二、“看得出+补足语”的句法特点和语篇位置

在分析了内部构成之后,需要对“看得出+补足语”结构的整体性进行研究,即“看得出+补足语”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在句法上的归类属性和句法功能,以及其在语篇中的位置和作用。

(一)“看得出+补足语”的句法特征

在“看得出+补足语”结构中,“补足语”是作为补充说明的成分来限制或注释“看得出”的,且“补足语”本身由谓词性短语或者句子构成,具有述谓意义,可以转换成谓词。因此,“看得出”和“补足语”之间并不属于主谓或动宾等句法关系,“补足语”实际上是作为从句来充当谓词的论元,对“看得出”进行限制和解释。刘丹青在《语法调查研究手册》里将其称为“补足语从句”[2]。“看得出+补足语”结构不能充当主语或宾语等句法成分,但可以独立成句或者充当复句的分句。

1.独立成句

“看得出+补足语”可以独立成句。例如:

例7.看得出他对农村情况很熟悉。在许多场合,谢非都强调了农业问题的重要性。(《1994年报刊精选》)

2.作分句

“看得出+补足语”可以作复句的分句,其中最常见的是作为解注复句的分句。例如:

例8.林祥潮谈起所走过的路,平描淡写,看得出他是一个谦虚的人。(《1994年报刊精选》)

例8中“看得出他是一个谦虚的人”用来解注复句中的第三个分句,对前面的两个分句进行总括。

“看得出+补足语”还可以作转折复句的分句。例如:

例9.我逗他开心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是看得出他还是很担心。(卞庆奎《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例9中的“看得出他还是很担心”是转折复句中的第二个分句,与第一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并且前面有表转折的关联词“可是”。

(二)“看得出+补足语”的语篇位置

“看得出+补足语”在语篇中的位置非常灵活,既可以位于语篇中间,也可以位于语篇开头,还可以位于语篇末尾,不同的位置也会具有不同的作用。

1.位于开头,引启下文

“看得出+补足语”结构偶尔会出现在语篇开头,起到总领全文和引启下文的作用。例如:

例10.从第二天媒体的报道看得出人们没对他倾倒,因为NBA和媒体的大多数人喜欢指出球员的不足而不是强项。姚明打中距离多,打球不很张扬,人们就说:“他篮下不行”或者“他个子7尺5能投篮,那又怎样呢?我们有些6尺9的家伙也能投篮。”(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

例10中“看得出人们没对他倾倒”位于语篇开头,实际上是对后面所述内容的一个总结性推断,起到引启下文的作用。后面内容是“人们没对他倾倒”的具体体现。

2.位于中间,承上启下

“看得出+补足语”结构最常见的是位于语篇中间,根据前文所提到的客观事实作出主观推断或者评价,同时又承担起引启下文的作用。例如:

例11.卓东来不等萧泪血回答这问题,就已经先否定了这一点。“不是的。”他说,“你绝不会为他复仇,因为我看得出你恨他,远比世上所有的人都恨他,如果他还活着,你也会杀了他。”“是的。”萧泪血居然也立刻承认,“如果他不死,我也会杀了他的。”(古龙《英雄无泪》)

例11中的“看得出你恨他”位于语篇的中间位置,是卓东来根据萧泪血的表现作出的推断,同时又引出了下文中萧泪血的回答。

3.位于末尾,总结上文

“看得出+补足语”结构出现在语篇末尾,对前文所述的内容作一个总结。例如:

例12.“我之前对肺泡不了解,开始做之后发现,很多最基本的东西都无章可循,好像到了一片没有开发的荒地。”汤楠举了个例子:“刚开始做小鼠的肺切除,以为只要做得足够快,就可以在不用呼吸机的情况下把小鼠的肺切下来。结果我们给小鼠一开胸就死,才意识到呼吸机是必须要买的。看得出当时我们有多‘外行’!”(《人民日报》2020年8月24日)

例12中的“看得出当时我们有多‘外行’”是说话人针对前文内容而作出的推断,位于语篇末尾是对整件事情的总结。

三、“看得出+补足语”的语义内涵和语用功能

“看得出+补足语”作为一个固定的结构,其在语义和语用上具有独特的涵义与作用,且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特征相互联系。

(一)“看得出+补足语”的语义内涵

“看得出+补足语”结构的整体语义内涵是说话人能够看得出补足语部分所描述的事实,补足语部分则是说话人基于某些客观条件所作出的推测或评价。因此,“看得出+补足语”在语义上具有推测和评价两种特征。

1.表推测

此类“看得出+补足语”是说话人基于前文或下文中所述的某些客观事实而作出的推测或判断,补足语部分大多比较客观。例如:

例13.董建华对李嘉诚谈起中草药来,仍然语重心长,看得出他为此事有过长时间的思考,最后才决定首先启动李嘉诚长实集团这枚重要的棋子。(窦应泰《李嘉诚家族传》)

例13中的“看得出+补足语”部分是对前文作出的推测和判断,因为董建华语重心长,所以推断他为此事有过长时间的思考。

2.表评价

此类“看得出+补足语”是说话人基于前文或下文所述的某些事实而作出的主观评价,主观性比较强。例如:

例14.58岁的安德森头发已经灰白,但红光满面,看得出是个精力充沛的人。(《人民日报》1998年)

例14中的“看得出是个精力充沛的人”是说话人基于前文所述的“红光满面”而对安德森作出的主观评价。

(二)“看得出+补足语”的语用功能

因为“看得出+补足语”结构在语义上具有评价或推测的特征,所以该结构具有表达说话人主观态度的作用,在语用上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即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3]主观性主要表现在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3个方面。

1.说话人的视角

“‘视角’”就是说话人对客观情状的观察角度,或是对客观情状加以叙说的出发点。”[3]“看得出+补足语”结构是从说话人的视角去推断或评价的,是说话人基于上下文中的某些客观条件而作出的推断或者发表的看法。例如:

例15.看得出陶斯亮还是多少年以前的那个陶斯亮,言谈之中流露出她对爸爸、妈妈的热爱和尊敬,对爸爸陶铸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父女俩共同喜爱的文学的真诚。(《1994年报刊精选》)

例15中的“陶斯亮还是多少年以前的那个陶斯亮”是说话人基于下文中陶斯亮的言谈而推断出来的,说话人把现在的陶斯亮与他以前认识的陶斯亮作对比,是站在说话人的视角来推断的。

2.说话人的情感

“‘情感’一词应作宽泛的理解,包括感情、情绪、意向、态度等。”[3]在“看得出+补足语”结构中,补足语部分可以传达说话人的情感。例如:

例16.王安民谈起青年人感兴趣的人生价值时,像变了个人似的妙语连珠,看得出他对人生问题的思索非常精深。(《1994年报刊精选》)

例16中的补足语部分“他对人生问题的思索非常精深”传达出了说话人对王安民的赞扬和欣赏。

3.说话人的认识

“情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构成取向,按主观程度由强到弱排出等级: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非明确客观>明确客观。”[4]“看得出+补足语”结构中的补足语部分是说话人基于客观条件而作出的推测或者评价,是说话人主观认定的,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认识。例如:

例17.马莉·科里斯登的19岁的女儿不幸在一次车祸中突然死去。她的一位密友送给她一本诗集作为安慰物。“看得出这是我的朋友精心挑选的一件礼物。书中的每一首诗都寄托了我悲伤的情感。”马莉深有感触地说。(《读者》)

例17中“看得出这是我的朋友精心挑选的一件礼物”是马莉根据诗集而作出的推断,事实是否如此不得而知,这只是马莉的主观推断,体现了说话人的认识。

综上所述,“看得出+补足语”结构中的补足语无论结构还是形式都比较多样,其在句法上属于“补足语从句”,可以独立成句或作复句的分句;在语篇中的位置非常灵活,处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作用。“看得出+补足语”结构在语义上具有推测或评价两种特征,语用上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猜你喜欢
谓词复句句法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充要条件复句的缺类与条件复句体系重构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被遮蔽的逻辑谓词
——论胡好对逻辑谓词的误读
党项语谓词前缀的分裂式
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复句内部不应当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