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研究中被遗忘的“突出部”
——以抚宁董家口长城为例的考察

2021-01-14 03:25泽,王
关键词:山海关董家关口

苏 泽,王 海

(渤海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关于抚宁董家口长城的记载可见于《明史》《明实录》《永平府志》与《山海关志》等明清典籍,郭造卿于万历年间编写的《卢龙塞略》对其记载更为详实。对抚宁董家口长城的研究,前人也有所建树。如闫乐耕的《大毛山、董家口明长城要塞考》和《董家口长城的魅力所在》就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董家口长城的创修历程与建筑构造。两文引用了大量文献并进行了田野调查,内容详实可信,但囿于研究视野,作者对董家口在蓟镇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宏观认识,未能深刻阐释其在明代边防体系中曾经具有的战略意义。

一、董家口长城的位置与地形

董家口长城位于今秦皇岛市抚宁区北驻操营镇,其地理位置颇值得注意。《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北直隶京师部”图标示,董家口位于山海关北偏西处。明人张潢在《图书编》中记载,“抚宁县义院口,又石门等五口而董家口,历大毛山、小青山等十口又山海关”①。《永平府志》云:“董家口北二十六里,曰龙潭,又北十五里,曰横岭,又北五十五里曰十字河,又五十五里曰长岭,又北五十五里曰大卤场,三卫侵轶往往出于此。”[1]1611由此可见,董家口段长城及其周边长城是明王朝面对北方少数民族侵略的第一道防线。因此,明朝在此地设立关口很有必要。

《永平府志》又云:“董家口关,在临渝县北七十里,山多平,易登。唯左侧一山,陡起如狮形,南向东首。边城扼其项。又东,即大毛山之背,地势甚狭。口外群山纠纷,沟路坳仄,仅通匹马。”[1]1611在《卢龙塞略》的图表中,抚宁董家口的防御等级为“冲”,意为此处可通单骑,虽处于山地中,但也不可不防。郭栋在《地理因素影响下明蓟镇长城防御体系探究》[2]中对“冲”这一等级的关口进行了论述,故在此不作赘述。可见,董家口地形复杂,周围群山环绕,道路逼仄,地形险要,虽不易于大军行进,却易于小规模骚扰劫掠,这使得北方少数民族在此地有机可乘。据《明实录》记载,“万历元年……六七月间,客兵方撤未集,虏趁间侵犯义院口、窟窿台、大毛山、小河口诸处,在边官兵奋勇拒堵,竟使一骑不得近”[3]。该记载虽未提及董家口,但其作为大毛山的重要属关,在此次战斗中发挥作用是必然的。闫乐耕对大毛山和董家口等地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大毛山、董家口明长城要塞考》中提及:“在短短三公里的范围之内,前后修建了四处城堡:董家口,柳河冲,大毛山,破城子。”[4]可见,终明一朝,朝廷对此地的经营都未曾放松。

二、董家口长城的建置沿革

闫乐耕在《大毛山、董家口明长城要塞考》中详细介绍了董家口的修建历程。其中重点介绍了弘治年间的修建情况,对其他年代的修建情况却较少谈及。长城的修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董家口长城而言,其他年代的修建同样有重要作用。

董家口的修建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年间。《明史·边防志》有云:“洪武二年,命大将军徐达等备山西北平边,谕令各上方略。从淮安侯华云龙言,自永平蓟州西迆二千余里,关隘百二十九,皆置戍守。”[5]2236可见,早在洪武二年(1369),淮安侯华云龙便奏请修建自永平蓟州西迤一千多公里的长城,以备“山西北平边”。董家口是否包括在“关隘百二十九”中虽然不得而知,但其作为东接山海关和西连义院口与喜峰口的必经之地,修建防御工事的可能性不能轻易排除。此后,“洪武十四年九月置山海卫于此,北有抚宁卫,又有董家口,义院口等关”[5]900,抚宁董家口正式见于文献,或可知董家口关已经初具规模。此后,明朝十分重视对蓟镇长城的修筑,蓟镇长城的防御体系不断完善。明人詹荣在《山海关志》中记载:“山海关疆域东三十里至辽前屯卫中前所,南十里至海,北八十里至义院口关,西九十里至抚宁县。”②由此可知,在明人眼中,董家口关属于山海关疆域。《卢龙塞略》有云:“正统七年三月,命右佥都御使王翱提督辽东军务,自山海抵开元筑修垣堑、屯堡、烽燧、斥候,千里相望,防东虏及三卫也。”[6]265开元即今辽宁省开原市。因此,王翱在修筑该段长城时,极有可能对董家口长城进行修缮,增设了一些防御性建筑,使其防御功能更加完善。

董家口在嘉靖四年时属于燕河路统辖下义院口提调的关口堡寨[6]135,《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三十六年)燕河地方远漫,分石门、燕河二区”[7],对此地精细化的管理或说明了明王朝对该区域的重视。隆庆年间,董家口管辖范围有所扩大且地位得到提升。据《卢龙塞略》记载,“(隆庆五年)大毛山提调移驻城子峪关,娃娃谷堡并与小河口关,柳河冲并董家口管理”[6]149,可见董家口地位的提升以及管理范围的扩大。隆庆年间,戚继光“总理蓟辽任练兵事”,董家口长城得到增修扩建,独具特色的江浙文化元素同时融入其中。史载:“隆庆年间,总兵官戚继光总理蓟辽任练兵事,因请调浙兵三千余人。”[5]2422隆庆至万历年间,戚继光总理蓟镇军务,他重视长城的建设,并申请调派浙兵驻守边关。现今残存的董家口北山敌楼碑刻记载:“仲夏之吉修完石门大小水门五十五号台”,其中官员名单上赫然雕刻着戚继光的名讳[8]。可见,戚继光在任期间对董家口长城进行过修建。

万历十五年,董家口关正式由义院口提调转归石门路大毛山提调[6]154。万历年间,董家口关城规模达到最大。“董家口,城石,高丈六尺,周百九丈六尺,西门有楼,居五十八家”[6]167,驻扎“官军一百八员名,军器一百二十七件”②。万历之后,明王朝面临内忧外患,董家口的战略作用逐渐显现。

三、董家口长城突出部

长城的走向与山脉地形有关,更与长城内外对立双方实力的较量有关。蓟镇长城在抚宁区内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凡”字形走向③。长城自义院口向东北延伸,至平顶峪关向东延伸,途径董家口,至大青山再向东至三道关折向南,直至山海关。在军事地理学上,董家口与义院口、平顶峪和大青山等关口坐落于山岭之上,形成一片突出部区域,其战略价值值得揣摩。

(一)“突出部”战略的利与弊

“突出部”是一种多见于二战时期的战略,这种尖刀般的区域通常能给敌方造成极强的阻力,但也有被拦腰斩断的风险。《东线防守大师:莫德尔的3次防御战》一文着重论述了德军的3次突出部行动,对突出部战役的记载和分析都是让人信服的[9]。与二战时期东线德军构建的突出部相比,董家口突出部具有更高的作战效能。

董家口等山区前沿关口组成的有效防御线是突出部的主要架构。明人郭造卿在其书中这样形容:“夫石门寨东至长峪口,西至平山营,不过二十余里,北至坂场峪、义院口,亦不过三四十里,皆屯兵栉比,势相联络。”“石门寨与山海相去不数十里,山海有事,移兵策应未晚也。”[6]584-586这大抵便是明人眼中对该部的看法。长峪驻操营和石门寨构成的有效纵深能容纳众多兵力和战略物资,对董家口等诸关口形成有力支援,是突出部得以存在的基础。在防线稳定的情况下,突出部能提供内部补给,规避被拦腰截断的风险。因此,董家口所在的突出部无疑就是一柄攻防兼备的利剑。董家口口外群山环绕,须防备少数民族偷袭,口内却链接着重要的两点,即长峪驻操营和石门寨。董家口等边墙是第一道防线,突出部内的作战单位承担支援补给工作,而外部部队据险而守,形成了一片不易被斩断的突出部区域。

对于长峪驻操营与石门寨而言,董家口关无疑为其提供了严密的北翼保护。而在明人郭造卿眼中,长峪驻操营与石门寨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在明朝蓟镇的防御兵力配置中,相较于其他关隘而言,山海关占有大量兵力,而长峪驻操营与石门寨也占有大部分蓟镇兵力。据《山海关志》记载:“长峪驻操营官军三百五十九员名,马十九匹,军器六百一十四件。”②更有“五百二十八家”居民,而冷口和桃林口等关的驻操营(徐流营和刘家营)分别只有250家和388家[6]171-172,显而易见,“突出部”区域内如此高密度的兵力配置是为了保卫南部的山海关,由此足见明王朝对此地的重视。《卢龙塞略》载:“嘉靖二十七年间……添设游击一员在于山海驻扎,统领游兵三千……将石门寨游兵撤回一千名或一千五百名”[6]585,可大约估计此地仅负责随处策应的游兵便有1 500名或是更多。

由此可见,突出部内广阔的空间为明朝军队提供了便利条件,使“一骑不得近”的董家口突出部能够有效护卫山海关侧翼,确保山海关防御体系的正常运转,其与在己巳之役中陷落的喜峰口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陷落的喜峰防线

《崇祯实录》载:“(崇祯二年十一月)大清兵克汉儿庄,副总兵叶应武阵没。大清兵破遵化县。”汉儿庄距喜峰口不过10 km,清军从此地破关而入,可视为其攻破了喜峰口的防御体系。“(三年正月甲申)大清兵破永平……(正月戊子)大清兵别一军攻迁安,迁安破。滦州闻之,汹甚,知州杨燫自缢,城民设香案出迎……(正月癸巳)自正月初三日辽东总兵官祖大寿带领马步官兵三万有余入关,次日犒赏众军加责十金以酬死力……是晚仍回抚宁县中,四将用炮攻击,大清兵撤西行……(正月甲午)大清兵攻石门,守将李芳扬迎御之牛口门,炮箭并发,鏖战良久,大清兵乃还……(三月甲辰)总兵龙世禄遇大清兵于丰润地方,力战而退。”④清军在顺利攻破喜峰口之后顺势攻下遵化县,进而沿浭河和滦河一路攻城略地,直下迁安、永平和滦州等地,其最终战略目的是由后方包抄山海关,以图从内部攻克山海关。山海关守军1万3 000余人,加之祖大寿辽东援军3万余人,围绕石门寨与清军展开了残酷的战斗,至崇祯三年(1630)五月“祖大寿自初十日攻滦州,至是日申时始破”,“大清自永平西北还师”④,此战役才告一段落。

清军舍近求远,宁愿绕道喜峰口也不愿在突出部外进行战斗,或可说明该地区是较难突破的。突出部的存在确保了山海关侧翼的安全,而山海关的安全又能使明军对由喜峰路入寇的清军形成东西夹击的有利之势。深入蓟镇腹地的清军可能被山海关与蓟镇守军东西夹攻,从而被轻易驱逐出境。若无董家口及其他关口依托地形为石门寨和山海关提供北翼保护,此次战役的胜负犹未可知。

(三)董家口与喜峰口防御体系之优劣

崇祯初年,清军从喜峰口附近破城而入,对于双方的军力配置、将领才能和外交手段等,前人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10]。但少有人从军事地理的概念来探讨此次入关。对比分析沦陷的喜峰口体系与防御成功的山海关体系,或许能对董家口的防御能力有一个初步认识。

明蓟镇长城的防御层级普遍分为两级:第一道是长城墙体、敌台和烽燧组成的长城防线,第二道是以堡寨和驻操营为主的后方防御,主要负责调遣和策应边墙防线[11]。对于明长城防御体系而言,长城防线加后方防御这种配置是普遍存在的,体现出明朝对长城的认识与运用水平。但与喜峰口体系的配置相较,董家口所在的突出部的配置的实际效用却大有不同。这就需要从现代军事地理学的通达性、机动性和易受攻击性[12]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通达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意味着从一地到达另一地的通行效率,是军事地理学的核心。喜峰路所在区域自古便是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通要道,称卢龙塞,扼守卢龙道。曹操平乌桓和慕容隽伐赵时对卢龙道均有修整[13]。至明代,卢龙道的交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情况下,少数民族在山地行军只能依山谷或是河流两岸前进[2]。《水经注》记载:“濡水从塞外来,东南过辽西令支县北。”[14]濡水即滦河,滦河入塞更便于两地交通。而在特殊时期,河两岸也往往会成为激战之地,且不利于防御,少数民族随时可沿滦河发起进攻。肖立军指出:青山关附近形成了“以董家口提调直接指挥关口进行防御的环(或扇)状防御单元”⑤。喜峰口附近的防线东西延绵,形成了一个个倒着的“亠”字形,且有大河直穿防线,这就使得喜峰口防线具有致命的先天劣势:其一,平缓的防线不利于内部支援线上各点,只有靠近驻操营(或是屯兵地点)的关口才可以快速得到支援;其二,滦河磅礴,“滦河至此(迁安县),其势愈大,每夏秋水盛,波涛澎湃若江湖”[15],对驻扎在此的部队造成很大安全隐患,难以大量屯驻,而少数民族则可以凭借滦河河谷地势对喜峰口防线发动进攻。可见,喜峰口缺少类似于董家口突出部的战略纵深。如上文所言,董家口区域的地形是一片群山峻岭,董家口长城更是像一个楔子楔入深山,严密控制着北方少数民族动向,使对山海关图谋不轨的北方少数民族束手无策,只能以零星散兵骚扰。如果董家口突出部是“凡”字形,那么喜峰口附近的防线便类似于“亠”字形。如果把两者的“丶”视为驻操营或屯兵点,前者能够快速支援“几”形防线上的各个关口,而后者只能快速支援距离较近的关口,对于较远关口的支援则需要更多时间。

机动性通达性密切相关,指军队行进的难易程度。《四镇三关志》中记载:“大喜峰口关,洪武年建,通大川正口,极冲。”⑥郭栋在《地理因素影响下明蓟镇长城防御体系研究》中认为:“极冲之地的特征为山谷内有大河通过,地势平坦,一次能通过众骑兵,通行能力强。冲处的地理特征为山谷较为狭窄,可以一次通过单个骑兵,通行能力较差。缓处一般为两山之间鞍部,地势高峻仅能通步兵。”[2]在《卢龙塞略》的图表部中,董家口长城的防御等级为“冲”,可通单骑,这就使得进攻董家口或是南下袭击山海关的部队数目不会太庞大,且部队较难行进。“极冲”与“冲”的地理特征差异表明喜峰口与董家口相比,口外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机动性更易施展,因而喜峰口面临的外部军事压力也更大。

易受攻击性。喜峰口外的地理形势使长城防线上的关口处于多面受敌的不利局面,易受到攻击。相比之下,董家口所在的突出部各关口则有较为明晰的防御方向。《卢龙塞略》中对于两地易受攻击这一问题给出了很好的解释:“(虏)自稍腰兔南下龙潭,由东南必犯董家口、大毛山、柳河冲。西南必犯城子谷,水门寺,而平顶谷当备。”可见,董家口“突出部”区域内的各个关口都有清晰而明确的防御方向,能有效拦截对山海关的南下入侵。而喜峰口附近情况记载如下:“(虏)或不入龙须门,由大川径宽河城、黄崖里,必犯喜峰各路……黄崖南下,亦犯喜峰路而太平松棚二路当备。或滦浅及冰冻,自恼奴顺河南下,必犯团亭潘家及大小喜峰、东西常谷,而洪山、罗文当备。”[6]618-622可见,喜峰口附近诸关口面临多个方向的侵犯,加之季节因素使得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具有不确定性,喜峰口防线上的关口往往多面受敌。显而易见,喜峰口区域的易受攻击性要明显高于董家口区域。综上,对比两区域的通达性、机动性和易受攻击性,董家口突出部的防御效能明显高于喜峰口区域。

正是由于以上因素,己巳之役中董家口“突出部”使得山海关北翼高枕无忧,令明朝能集中力量对抗来犯清军。倘若没有董家口长城,抑或“突出部”中缺失任意一关,就可能造成敌军从北翼包抄山海关,进而南下扼死山海关的窘境。董家口所在的突出部同沦陷的喜峰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思考长城各个关口的战略意义,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长城文化。

注 释:

① 参见明人张潢《图书编》卷44《蓟镇各关口要津》,载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② 明代詹荣著《山海关志》,此处参考嘉靖十四年刻本。

③ 参考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以及《卢龙塞略》首卷《图部》,可见该区域形成较为明显的突出区域,并与其内的驻操营和堡寨等屯兵地点形成“凡”字形。

④ 由《崇祯实录》卷30和卷34梳理得出。

⑤ 肖立军《明代青山关与蓟镇防御》指出此处的“董家口提调”与本文研究对象抚宁董家口并非同一关口,行政等级也要高于抚宁董家口,董家口提调西连喜峰口提调。

⑥ 明代刘效祖著《四镇三关志》,参见明万历四年刻本。

猜你喜欢
山海关董家关口
山海关水关
收复山海关(油画)
大功率激电测深方法在豫西董家埝银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山海关旅游海滩岸线侵蚀和养护之探讨
关口前移赢主动
Effects of trapped electrons on the ion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 in tokamak plasmas with hollow density profiles
国共争夺东北第一仗:杨国夫勇战山海关
汇率心理关口前再次企稳 避险现状仍需引起关注
《妙笔蓝水晶奇案》第十回 轻松闯关口
关口前移 源头治理 典型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