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激发河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的对策研究

2021-01-14 02:43元,李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河北民营企业经济

潘 元,李 艳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扩大外贸、促进消费、走出去和引进来等方面贡献巨大。河北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新征程中,民营经济要想有出路,只能变得更强大。当前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且国内外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河北的民营经济要充分发展,面临的阻力很大。新常态下的民营经济仍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主体,所以必须抓住机遇,进行自我创新和变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河北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的民营经济经历了各种曲折,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规模逐步扩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成为推动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力量。

(一)民营经济总量规模扩大

2019 年河北省民营经济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生产总值占比为68.7%,比去年提高了0.7 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24105.4 亿元,同比增长7.0%。第一、二、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分别为408.2亿元、11406.0 亿元和12291.2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0.6% 、3.8%和10.4%。私营企业数量也实现快速增长。2018 年末全省私营企业90.5 万个,比2013 年末增加71.1 万个,增长366.6%,民营企业法人单位的占比由63.4%提高到89.8%,从业人员比例也大大提高,占全部企业法人的78.3%。

(二)结构持续调整优化

民营经济的市场活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下,不断被激发出来,伴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 河北的民营经济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显著优化,第三产业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长,从业人员大量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全省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5.4:43.2。传统服务业比重降低,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增势强劲,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均有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6.2 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出口贸易的贡献越来越大。2018 年民营经济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比重为85.6%,比2004 年提高44.4个百分点。

(三)产业层次结构优化

民营经济的科技含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由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民营企业产业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优势产业的科技含量得以创新,各行业的龙头企业逐步出现,产业层次加快向中高端层次迈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名单中,经常看到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奥集团、河北津西钢铁集团、隆基泰和、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河北民营企业中的优秀代表。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河北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并不断优化调整,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当前,河北正处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新的起跑线上和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必须要大力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供给侧改革的影响

河北的民营经济处在国民经济转换增长动能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期,会放慢经济的扩张速度。居民的消费结构全面升级调整,随着人民的服务消费需求日益扩大的同时,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供给质量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那些紧跟时代步伐、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的主动权,民营企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在市场有波动、结构在调整、经济有起伏、制度在变革的复杂背景下,因为缺乏有效的现代化企业规范制度,很多民营企业在应对转型的问题和困难时,压力更大。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逐步适应。而且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观上依赖国有企业和发达地区同业间的技术扩散,偏好于模仿和引进。研发人员短缺,经费投入偏少,不能形成有效激励创新,对高端科技人才没有吸引力,大大限制了企业的创新水平。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的变化

新冠疫情爆发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同时受部分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民营出口企业的经营活动。我省民营企业的出口额占全全省出口总额的45%,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也拖累了那些为出口企业配套或处在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虽然民营企业大都是中小微企业,和其他资本主体的企业比较的话,民营经济更容易得到较多的市场机会去渗入到社会经济的各领域,但同样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很弱,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遭遇新冠疫情这种系统性巨大风险之时,持续化经营几乎全面停顿。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帮助,生产经营很难顺利恢复起来。这种情况下,来自政策的支持和帮助尤为重要。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一方面是部分行业的生产过剩,另一方面则是对高端技术产品的需求。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一大批新兴技术迅速发展,对新时代的企业家提出了新要求,必须要更多的向靠知识和资本转变,要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和跨国思维,探索和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实施国际化战略和资本运营。

(三)产业基础较为薄弱,融资困难

河北的民营经济产业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基础较为薄弱。一是整体层次低。民营经济集中在纺织和建筑等传统行业,生产经营方式较为粗放,技术含量水平也不高。二是产业集聚度有待提高,民营经济的优势产业和集约化不突出,产业集群配套能力远低于经济发达区域。三是管理水平较弱。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的河北民营企业,仍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的阶段,企业的发展也仅仅是停留在生产、管理以及销售方面。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创新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的作用,创新机制上离现代企业制度的差距较大,导致了民营企业在融资中处于弱势地位。当前的银行贷款方式以抵押贷款为主,而很多小微民营企业创立之初,很难通过这种贷款方式获得资金。甚至有一部分地区的银行,85%的资金都投放给国有企业,仅有15%的进入到民营企业,其中的大部分都给了大中型民营企业,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社会上的担保制度和中小企业财税制度不健全等,也阻碍了民营企业融资。很多企业只能选择私人融资的方式,伴随着利率高、经营不规范、非法集资频繁等风险,造成了民营企业的高成本和高风险。

(四)市场需求外溢

从统计部门的数据可以看出,民营企业效益明显比往年低了,市场需求出现外溢。当下的互联网消费渐渐成为主流,“微信代购”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而代购量较大的奶粉、护肤品和化妆品等,日消耗量较大的产品,我省都有相应的品牌,却没有抓住这一消费市场。同时各大电商的海外购物平台,让消费者有更多的渠道来满足对海外消费的需求。但我省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还在原来的水平上,不能及时满足新时代的消费需求。

(五)政府部门协作合力不足

政府的惠企业政策受到多个部门的统筹协调,难以发挥集约集聚效应。在县区层面,由于各行政部门间资源共享不畅,缺乏有效合作机制。再加上政府的考核机制不健全,很少将民营经济工作纳入对部门的绩效目标考核,不利于民营经济优惠政策的落实。监管部门的检查频次过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是指导企业去整改,只是单纯按照上级的文件规定,粗暴要求企业停产整顿,不能实现检查整改的目的和效果。民营企业的安全、环保等评审活动,原来由政府主导,现在要求企业自主负责,交给中介机构去做。由于中介机构数量少,便借机高价收费,加重了企业负担。也有少数官员怕担责、怕得罪人不敢为,或是对新领域新知识不了解不会为,甚至一些官员宁可跟企业家不“亲”,也不能让别人怀疑和企业家不“清”,这都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痛点。为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充分释放其活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显得尤为迫切。

三、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的对策建议

(一)转换思维,深化落实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省为了营造民营企业健康成长的环境,先后出台若干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大力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就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等,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积极谋划实施民营企业提升工程,政府从帮融资、减税费、降成本以及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营商环境等方面制定了很多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为河北的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政策支撑,后续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推动政策的落实。各级政府要多与企业家进行座谈交流,并要深入企业现场,调查企业实际困难,并研究解决方案。深入推进领导包联民营企业制度,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鼓劲加油。比如对于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要客观看待银行与民营企业的关系,二者都是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所以政府的政策落地需要充分考虑二者的责任和利益。要健全完善民营经济金融信贷支撑体系,积极开拓民营企业资金来源渠道,要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推出民营企业所需的信贷产品,形成以银行为主体的多种融资渠道信贷体系。积极引入民间资本进入信贷和担保市场,培育和发展形式多样的信贷担保公司和信用评估公司。同时政府要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引入社保数据、企业用电用水数据、抵押物数据等,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银行、企业和政府风险共担机制,降低金融机构风险。

(二)优化行政服务

提高行政水平。政府相关部门在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产业政策方向的同时,要注意使政策保持连续性,并对政策进行系统化论证,对民营企业的问题进行精准化管理,并由不同专家来按类别进行指导、解决问题的策略要精准,监管的同时,也不能实行简单化的“一刀切”的执法方式。但也要注意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规范,避免执法随意、标准不统一现象的出现。

强化政策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和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解读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和主流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去提升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在政府各部门的官网上,及时发布涉及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法律法规、创业创新、金融市场、权益保护等各类方针政策、服务信息和权威解读,并注意信息的及时更新和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

提升政务诚信,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在政府采购、招投标、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债务领域,各级政府要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约束机制,健全政务诚信监督体系和政务信用管理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保持政企沟通渠道的畅通,落实民营企业诉求反映问题受理处置反馈制度。构建国家金融机构与民间资本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运作模式,形成“国”“民”同进格局。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要严格按合同履约,带头清欠民营企业款项,依法依规及时偿还债务,保证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三)抱团发展创新升级产业集群

河北民营企业个体力量较为薄弱,通过合作、联合,民营间加强合作,从而来克服民营经济的内力不足,形成较大的经济合力。为了进入专业市场交换实现生产链接,可把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聚集在一起,逐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或由大龙头企业主导,通过专业化协作形成供应链。实力较雄厚的企业则通过协作获取当地配套资源,外部化生产要素的竞争,降低成本,形成集约优势,解决大企业管理的高成本。供应链上的企业配套协作、大小企业共生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是极具竞争力的。可先从有一定基础产业里,选择发展几个创新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民营经济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关键在于要有特色,政府在财政上要加大对骨干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形成示范,再来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也可通过民营企业的协会商会抱团促发展。在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协会商会要积极向政府反映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政企之间桥梁的作用,及时向上反映并帮助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政策是相关利益方博弈的结果,民营企业家是利益方的重要代表之一,政府也应建立民营企业家参与政策制定的长效机制,让民营企业家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政策的出台才会更加科学合理化,也能让民企切实感受到市场主体的责任。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应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对有关项目的可行性、发展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同时还要积极创新招商手段,助推项目快速落地见效。减少政府对经济市场的直接干预,加大对于落后地区的科研经费和交通建设的投入,建设科研基地。在此基础上,做到营造和改善区域发展环境平衡资源配置、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将科技发展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促进区域间的沟通和交流。

猜你喜欢
河北民营企业经济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孙婷婷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