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2021-01-14 08:07郭延景肖海峰
关键词:二阶贡献率出口额

郭延景,肖海峰

(中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上合组织即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于2017 年首次扩员,目前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八个成员国家,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为新加入国。上合组织成员国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经贸合作不断增强,作为双边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更是成为贸易合作的重点。2017年中国同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为63.52 亿美元,比1996 年增长了6.18 倍,年均增长率为9.06%①数据来源于UN COMTRADE 数据库,经作者计算得到。农产品具体指HS01-24章的所有产品。由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贸易数据不可得,文本涉及到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国家贸易数据仅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印度和巴基斯坦5国。。那么,什么因素导致了双边农产品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各影响因素的贡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影响双边农产品贸易波动的因素,进而更好的利用“一带一路” 战略,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更好更快地发展。

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的研究多集中在国家层面,其中,中俄、中印及中巴成为研究的焦点。耿仲钟等(2015)对中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研究,认为“中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变化主要来源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1]。李慧玲等(2016)对中印、中巴的贸易增长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市场需求引致效应是对两国出口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2]。佟光霁等(2017)指出中俄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为辅。②参见佟光霁、石磊《基于产业内的中俄农产品贸易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6期,第89页。郑燕等(2018)对不同时期的中俄双边农产品出口三元边际进行了测度,认为数量边际是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时期不同而不同。③参见郑燕、丁存振、马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双边农产品出口三元边际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18年第10期,第73-80页。孙红雨等(2019)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贸易壁垒对中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认为贸易壁垒阻碍了中国农产品出口。④参见孙红雨、佟光霁《绿色贸易壁垒对中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改革》,2019年第2期,第149页。陈继勇等(2019)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非效率模型对中印两国贸易潜力进行研究,认为中印两国间贸易效率不高,应建立中印自贸区挖掘两国的贸易潜力。①参见陈继勇、严义晨《中印两国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与贸易潜力——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亚太经济》,2019第1期,第71-78页。少数学者从上合组织层面对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特征进行了研究,但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且研究集中在贸易合作现状、贸易潜力、出口竞争力等方面,缺乏对中国与扩员后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波动成因的分析。②参见燕楠《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合作的发展潜力与深化途径探讨》,《对外经贸实务》,2018年第6期,第8-11页;马惠兰、李凤、叶雨晴《中国新疆与上合组织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4第6期,第120-126页;刘英杰、马惠兰、张姣《中国新疆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果蔬农产品出口相似度与竞争性分析》,《世界农业》,2013年第6期,第84-89页。鉴于此,本文将从上合组织层面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与扩员后的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双向农产品贸易波动成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一)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逆差总体波动上涨

1996—2017 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快速增长,由1996年的10.28亿美元上涨至2017 年的63.52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06%。具体来看,1996—2001年双方农产品贸易总额增长缓慢,年均增长速度仅为0.24%;随着上合组织成立及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贸易合作增多,农产品贸易总额增长明显,2002—2017 年双方农产品贸易总额由13.49 亿美元增长至63.52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0.88%。进出口方面,1996—2017年,中国自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农产品进口规模增长显著,1996 年进口额为4.57亿美元,2017 年增长至33.33 亿美元,年均增速为9.93%;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农产品出口额也有大幅提升,由1996年的5.71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30.19亿美元,年均增速为8.25%,略低于同期的农产品进口增速。随着进口额的不断增加,我国农产品贸易形势逐渐由贸易顺差变为贸易逆差,且贸易逆差额总体呈波动上涨的态势,2017年贸易逆差上涨至3.14亿美元。

表1 1996—2017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二)农产品进出口市场较为集中

1996—2017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巴基斯坦和印度3国,中国对这三个国家农产品出口额占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5%以上,其中,俄罗斯一直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中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但近年来其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已由1996年的83.31%下降至2017 年的62.43%;1996 年巴基斯坦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中中国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市场份额为8.13%,近年来其所占市场份额日益增加,2017 年上升至11.15%,但其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中的地位略有下降,2017 年退居第三位;随着中国对印度在水果、蔬菜等方面的农产品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印度所占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份额明显增加,由1996 年的1.97%增长至2017 年的14.42%,并取代巴基斯坦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中中国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

1996—2017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印度和巴基斯坦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占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90%以上,其中,俄罗斯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中中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其所占市场份额近年来波动上升,且均保持在50%以上;印度位居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二位,但印度所占市场份额萎缩明显,已由1996年的45.44%下降至22.81%;巴基斯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显著,其所占市场份额日益增加,2017年增长至7.89%。

表2 1996—2017 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市场分布情况(单位:%)

(三)农产品贸易集中度较高,贸易互补性较强

1996—2017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08章(食用水果等)、07章(食用蔬菜等)、20章(蔬菜、水果等制品)、16章(肉类制品)、03章(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产品)和09章(咖啡等)。其中,1996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出口前五位的农产品依次为02章(肉和食用肝脏)、16章(肉类制品)、08章(食用水果)、17章(糖类)和03章(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产品),分别占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4.79%、10.92%、10.63%、6.05%和5.40%;2006 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农产品出口结构发生变动,出口排前五位的农产品依次变为20章(蔬菜、水果等制品)、07章(食用蔬菜等)、08章(食用水果等)、16章(肉类制品)和09章(咖啡等),而02章(肉和食用肝脏)、17章(糖类)和03章(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产品)分别由1996年的第一位、第四位、第五位降至2006年的第八位、第七位和第十位。到2017 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农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调整,20章(蔬菜、水果等制品)和09章(咖啡等)所占出口份额逐渐减少,由2006 年的第一位和第五位分别下降至2017年的第三位和第七位,而08章(食用水果等)和03章(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产品)所占出口份额增长明显,分别由2006 年的13.90% 和4.41%增长至2017年的26.44%和6.91%,位居2017年第一位和第五位,07章(食用蔬菜等)和16章(肉类制品)仍分别居于第二位和第四位,但16章(肉类制品)所占出口份额减少,2017年降至7.82%。

1996—2017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03章(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产品)、23 章(食品工业残渣等)、15 章(动植物油脂等)、12 章(油籽等)、10 章(谷物)和14 章(蔬菜编结材料)。其中,1996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出口前五位的农产品依次为03章(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产品)、23章(食品工业残渣等)、15章(动植物油脂等)、12章(油籽等)和10章(谷物),分别占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8.73%、37.28%、6.14%、2.83%和2.18%。2017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结构变动明显,出口排名前五的农产品依次变为03章(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产品)、15 章(动植物油脂等)、12 章(油籽类)、10章(谷物)和23章(食品工业残渣等),所占出口份额分别为44.65%、20.72%、9.70%、4.69%和4.32%。通过比较双方农产品出口结构可知,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集中度较高,贸易互补性较强,其中,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集中在水果、蔬菜及其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而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则集中在油籽、谷物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上。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研究方法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是目前研究贸易增长源泉和贸易波动成因的重要方法,该方法最早由Tyszynski提出,后经Leamer、Jepma等人不断扩展完善。①See Tyszynski.World Trade in Manufactured Commodities:1899—1950,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 ial Studies, 1951, Iss.9, pp.272-304;Leamer, E. E,and Stern.R.M. Quantitativ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Boston:Allen& Ba- con, 1970;JEPMA C J.Extensions and application possibilities of the constant market analysis:The case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exports,Groningen:University of Groningen Press, 1986.传统的CSM 模型将一国出口商品的贸易变化分解为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的共同作用。Jepma等人在此基础上,将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进一步分解,提出包含两个层次分解的扩展模型,本文将利用此模型进行研究。

本文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5 国看作一个整体,不考虑市场效应,并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②参见孙致陆、李先德《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竞争力与中国谷物贸易变动——基于修正的CMS模型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第5期,第34-46页;耿仲钟、肖海峰《“一带一路”愿景下的中国对南亚农产品出口贸易:需求、结构与竞争力》,《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80页;刘春鹏《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产品贸易波动成因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第135页。,将单一进口(出口)市场的CMS模型设定为如下形式:

第一层分解:

第二层分解:

以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出口为例,对各项指标进行解释。其中,q表示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S表示中国自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口的农产品总额占其自世界进口的农产品总额的比重,Si表示中国自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口的第i种农产品总额占其自世界进口的第i 种农产品总额的比重,Q表示中国自世界进口的农产品总额,Qi表示中国自世界进口的第i种农产品总额,Δ 表示末期与基期的变化量,上标0和1分别表示基期和末期。模型的分解效应含义详见表4。

(二)数据来源

本文依据WTO 农产品贸易协议,将《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简称HS)中第01—24 章的所有产品定义为农产品,并采用HS1992 的商品分类办法,选取1996—2017 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均来自于UN COMTRADE数据库。本文根据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走势,并考虑上合组织成立、金融危机等对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以2001 年、2008 年和2010年为界,将研究时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2001 年)、第二阶段(2001—2008年)、第三阶段(2008—2009 年)、第四阶段(2009—2017 年),其中,第一、二、四阶段为双方农产品贸易增长阶段,第三阶段为双方农产品贸易下降阶段。

表4 CMS模型的分解效应含义

三、模型结果分析

(一)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的CMS模型分析

1.第一层分解结果

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的CMS模型第一层分解结果如表5 所示。总体来看,1996—2017 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了24.48 亿美元,其中,结构效应作用最大,带动农产品出口额增长20.02 亿美元,贡献率为81.80%;二阶效应作用次之,推动农产品出口额增长2.74亿美元,贡献率为11.18%;竞争力效应的作用最小,贡献率仅为7.02%,可见,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结构的匹配程度,而中国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对出口增长的作用有限。分阶段来看,1996—2001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减少2.39 亿美元,其中,竞争力效应的贡献最大,二阶效应次之,结构效应的贡献最小,三个效应使该阶段农产品出口额分别减少1.03 亿美元、0.89 亿美元、0.47 亿美元,表明出口农产品竞争力下降是导致该阶段中国农产品出口额下降的主要原因。2001—2008年,随着上合组织成立及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贸易关系更加密切,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15.30亿美元,其中,结构效应贡献最大,贡献率为74.72%,二阶效应和竞争力效应的作用相对较弱,贡献率分别为15.66%和9.62%。2008—2009 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减少了0.30亿美元,其中,竞争力效应使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增加1.61 亿美元,但结构效应和二阶效应作用均为负,分别使出口额减少1.33 亿美元和0.58 亿美元,表明受金融危机影响,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减少是导致该阶段出口额下降的主要原因。2009—2017 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了11.86亿美元,其中,结构效应仍是推动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首要因素,贡献率为75.13%,竞争力效应的作用超过二阶效应,贡献率上升至23.29%,表明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表5 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的CMS模型第一层分解结果

2.第二层分解结果

(1)需求因素。总体来看,1996—2017 年,增长效应使得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19.09 亿美元,贡献率为77.99%,表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增加是导致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分阶段来看,1996—2001年,增长效应使得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减少了0.77 亿美元,贡献率为-32.18%。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上合组织成立,中国与成员国的经贸合作日益增强,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增长逐渐成为拉动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首要因素,2001—2008年,增长效应使得出口额增长9.28亿美元,贡献率为60.64%。2008—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进口需求减少,增长效应对出口增长起反向拉动作用,导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减少1.51亿美元。2009—2017年,全球经济复苏,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此阶段增长效应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带动农产品出口额增长8.06亿美元,贡献率为67.97%。

(2)结构因素。总体来看,产品效应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具有正向作用,1996—2017年,产品效应使得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0.93 亿美元,贡献率为3.81%。分阶段来看,产品效应在各阶段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均为正,使得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在四个阶段分别增长0.30 亿美元、2.15 亿美元、0.18亿美元和0.85亿美元,贡献率分别为12.56%、14.08%、59.67%和7.16%,这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结构的匹配程度较高,但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适应性有所降低。2011 年以来,上合组织成员国对动植物油脂、水果、蔬菜、肉和食用肝脏等产品的进口需求增长较快,但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上,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其他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农产品的出口数量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的适应性。

(3)竞争力因素。从整体竞争力效应来看,在整个样本期内,整体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有限,贡献率较小,为5.07%。分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整体竞争力效应作用为负,使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减少1.87 亿美元,贡献率为-78.36%,但在第二、三、四阶段,整体竞争力效应作用由负转正,带动出口额分别增长1.59 亿美元、1.32 亿美元和2.64 亿美元,表明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出口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逐步提升。从具体竞争力效应来看,在整个样本期内,具体竞争力效应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正向贡献最小,贡献率仅为1.95%。分阶段来看,第一阶段,具体竞争力效应使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增长0.84 亿美元,贡献率为35.36%;第二阶段,具体竞争力效应由正转负,使农产品出口额减少0.12 亿美元;第三、四阶段具体竞争力效应又由负转正,但对农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减弱,到第四阶段贡献率仅为1.04%,表明近年来中国部分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提升,但提升速度缓慢。

从动态二阶效应来看,在整个样本期内,动态二阶效应是阻碍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唯一因素,使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减少3.01亿美元,贡献率为-12.28%。分阶段来看,动态二阶效应在各阶段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均为负,但近年来其对出口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第一阶段动态二阶效应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43.16%,第四阶段已上升至-8.66%,其贡献率的变化趋势与竞争力效应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这表明在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农产品市场上,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逐渐提高,但提高速度缓慢,加上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成员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结构的匹配度不断降低,使得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受阻。从纯二阶效应来看,除第三阶段外,纯二阶效应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均为正,且多与增长效应和竞争力效应的作用方向一致,表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增加及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共同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表6 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的CMS模型第二层分解结果

(二)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CMS模型分析

1.第一层分解结果

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CMS模型第一层分解结果如表7 所示。总体来看,1996—2017 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了28.76 亿美元,其中,结构效应的贡献最大,贡献率高达154.00%,而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的作用均为负,分别使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减少0.56 亿美元和14.97 亿美元,可见,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增长是导致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分阶段来看,1996—2001 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2.51亿美元,其中,结构效应和二阶效应的作用均为正,推动出口额分别增长2.67 亿美元和0.12亿美元,而竞争力效应作用为负,使出口额减少0.28亿美元,可见,结构效应在本阶段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的贡献最大。2001—2008年,随着上合组织成立,上合组织成员国与中国的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该阶段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了13.06 亿美元,其中,结构效应贡献最大,贡献率为100.22%,二阶效应次之,竞争力效应作用仍为负,使出口额减少0.05亿美元,可见,该阶段结构效应仍是推动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的首要因素。2008—2009年,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的作用均为负,贡献率分别为- 6.00%、- 71.61% 和-22.38%,分别使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减少0.12亿美元、1.38亿美元和0.43亿美元,表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是导致该阶段出口额下降的主要原因。2009—2017 年,结构效应使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17.76亿美元,贡献率为117.43%,而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起到反向作用,分别使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减少了0.93亿美元和1.70亿美元。

表7 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CMS模型第一层分解结果

2、第二层分解结果

(1)需求因素。总体来看,增长效应使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了58.29 亿美元,贡献率为201.64%,是拉动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的首要因素。分阶段来看,第一、二、四阶段增长效应的作用均为正,分别使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0.78 亿美元、29.18 亿美元、27.28 亿美元,贡献率分别为31.07%、223.37%和180.41%,表明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增加逐渐成为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的主要因素。第三阶段,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国内市场需求萎缩,农产品进口需求减少,导致该阶段增长效应作用为由正转负,使农产品出口额减少1.64亿美元,贡献率为-84.86%。

(2)结构因素。总体来看,产品效应作用为负,使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减少13.99亿美元,是抑制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的主要因素。分阶段来看,产品效应呈正负交替出现的变化趋势,第一、三阶段,产品效应使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了1.89亿美元和1.52亿美元,贡献率分别为75.19%和1.52%,表明在这两个阶段上合组织成员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中国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农产品上,农产品出口结构较合理,而在第二、第四阶段,产品效应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均为负,使农产品出口额分别减少16.09 亿美元和9.52 亿美元,表明在这两个阶段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结构未能有效调整以适应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结构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近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主要出口鱼类、食品工业残渣和谷物等产品,但中国主要自世界进口油籽类、肉类等国内数量缺乏但消费需求较高的农产品上,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结构和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结构存在错位,使成员国出口结构优势受限。

(3)竞争力因素。从整体竞争力效应来看,在整个样本期内,整体竞争力效应起反向拉动作用,使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减少2.14 亿美元,贡献率为-7.46%。分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整体竞争力效应作用为正,带动农产品出口额增长1.48亿美元,贡献率为58.87%,但在第二、三、四阶段,整体竞争力效应作用由正转负,分别使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减少3.15亿美元、0.32亿美元、4.87亿美元,这表明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不断降低,阻碍了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从具体竞争力效应来看,在整个样本期内,具体竞争力效应是拉动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使出口额增长了1.59 亿美元,贡献率为5.52%。分阶段来看,在第一、三阶段,具体竞争力效应作用为负,使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分别减少1.76 亿美元、1.07 亿美元,但在第二、四阶段,具体竞争力效应作用由负转正,成为各阶段推动农产品出口增长的第二大因素,贡献率分别为23.68%和26.01%,表明具体竞争力效应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呈阶段性变化,近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部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出口增长。

表8 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CMS模型第二层分解结果

从动态二阶效应来看,在整个样本期内,动态二阶效应使农产品出口额减少7.85 亿美元,贡献率为-27.30%。分阶段来看,第一、二阶段,动态二阶效应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均为正,贡献率分别为6.67%、1.85%,而在第三、四阶段,动态二阶效应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由正转负,且其作用方向在第三阶段与竞争力效应一致,在第四阶段与产品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均相同,表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和出口竞争力下降共同阻碍了农产品出口的增长。从纯二阶效应来看,第一、第二和第四阶段纯二阶效应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作用均为负,贡献率分别为-1.89%、-1.66%和-9.25%,而同阶段增长效应的作用均为正,竞争力效应的作用均为负,这进一步说明了在中国农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断下降抑制了农产品出口额的进一步增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合作不断加强,上合组织成员国在中国进口市场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加拿大的鱼类、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动植物油脂类以及美国的谷物等产品均可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出口的相应农产品进行替代,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断下降。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对1996—2017 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CMS 模型对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波动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且近年来受中国自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进口规模略高于出口规模的影响,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体呈波动上涨的态势。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进出口市场较为集中,其中,中国农产品主要出口至俄罗斯、巴基斯坦和印度,进口主要来自于俄罗斯和印度。农产品出口结构发生变动,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逐渐由肉制品转变为水果和蔬菜类,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则由以鱼类、食品工业残渣为主转变为以鱼类、动物油脂和油籽为主,但双方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仍较强。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中国农产品出口方面,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增加是导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的首要因素,结构效应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近年来农产品出口结构适应性逐渐下降,导致结构效应的作用逐渐降低,竞争力效应对农产品出口增长同样起促进作用,并受出口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和具体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影响,竞争力效应对出口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方面,中国农产品进口规模增加是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农产品出口结构和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结构的不匹配,以及出口农产品竞争力的下降共同阻碍了农产品出口增长。

为促进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农产品出口结构与目标市场农产品进口需求结构的错位是抑制双方农产品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因素,为此,双方应密切关注对方市场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使出口更多集中在对方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农产品上,进而推动农产品出口增长。第二,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竞争力效应在双方农产品贸易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制约了其出口额的进一步增加。因此双方应根据自身农产品资源禀赋的优势,着重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中国应继续向上合组织成员国出口水果、蔬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合组织成员国应依据土地资源优势向中国出口油籽等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农产品。第三,调整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目前,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印度两个国家,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的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小,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进而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

猜你喜欢
二阶贡献率出口额
二阶矩阵、二阶行列式和向量的关系分析
14.8%
二次函数图像与二阶等差数列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贡献率研究:1998—2011年的数据观察
非线性m点边值问题的多重正解
2014年4月1-15日越南胡椒出口额达7 830万美元
从问题出发
2014年第1季度越南农林水产品出口额达6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