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桦
摘 要:罗长江长篇报告文学《石头开花》斑斓多姿地记录了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武陵源模式”。全书以“创业英雄”故事的讲述为基础,重在进行多方面的深化与拓展,既有对“武陵源模式”的深度总结,又有对人物精神世界的热情讴歌,既有对地域历史与生态意蕴的诗意开拓,又有对扶贫脱贫全局性问题的理性思考,由此构成了一部跨文体特色鲜明的“多声部”脱贫攻坚协奏曲和时代壮歌。
关键词:《石头开花》;脱贫攻坚;“武陵源模式”;跨文体;理性思辨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从千年前的《诗经》开始,中华民族就心怀小康生活的美好愿景。千年梦想、今日梦圆,在2021年3月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广大作家纷纷将响应时代召唤、书写伟大壮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创作了大批丰富多彩的脱贫攻坚题材文艺作品。湖南作家罗长江荣获湖南省“梦圆2020”主题文艺创作一等奖的长篇报告文学《石头开花》,就是这个创作热潮中应时而生、令人瞩目的一部精品力作。
《石头开花》以地域性脱贫作为审美观照对象,叙述了湖南武陵源地区的干部群众依托旅游资源扶贫脱贫、创造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故事。区别于一般扶贫题材报告文学的是,《石头开花》没有停留于故事讲述的层面,而是以此为基础,从人物精神世界、历史文化意蕴、理性问题思辨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大幅度的深化与拓展。作品既有生动的人物形象、清新的乡野气息,又有宏阔的历史文化内涵,既有诗意的洋溢,又有思想的光华,显示出一种生活实感与思想厚度、艺术魅力兼具的审美品格。
一、脱贫攻坚“武陵源模式”的深层次阐发
现实主义文学家是时代的书记员。报告文学作为文学与新闻相结合的产物,更强调作家亲临时代生活的现场,成为各种历史性事件的经历者和见证者。因此,创作报告文学不仅需要扎实的脚力、敏锐的眼力,还需要灵活的脑力和深厚的笔力。只有这样,作家才能以实地考察、大量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基础,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把丰富而杂乱的素材锤炼、融合、升华为有机的艺术整体,从而真实、深刻地映照出时代生活的镜像。罗长江正是这样。他深入扶贫一线,遍访武陵源的山寨村落,在广泛而扎实地掌握各种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详实地记录了一个个创业英雄的故事,进而合成了一部新时代武陵源人民脱贫攻坚的创业史。
湖南武陵源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下,农业、手工业和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充分发展的机会,从而形成了农旅、文旅、农文旅融合的“武陵源模式”,激活了旅游扶贫的一池春水。深入了解了“武陵源模式”的这种特点之后,罗长江在《石头开花》中就不局限于单纯讲述创业英雄的故事,而是由浅入深、内外结合,从创业英雄故事到脱贫攻坚路径,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总结,从而有力地呈现了“旅游+扶贫”的武陵源模式的丰富表现形态。
《石头开花》所呈现的脱贫路径之一,是依托国内外游客资源,大力发展民宿业。“五号山谷”民宿群就属于乡村民宿带动农村向旅游目的地转变的成功范例。创办人陈玉林夫妇充分利用武陵源天然的环境优势,凭借乡土和时尚混搭的特色建筑、轻奢与乡愁交融的经营之道和共生共荣的环境美学,使“五号山谷”成功发展为湖南民宿的领头羊。民宿的发展吸引了西峪村村民陆续回乡在家门口就业,村民们或成为公司内部员工,或通过土地流转、耕种务工、入股经营等方式与之合作,逐渐都实现了增收脱贫。
《石头开花》所呈现的又一脱贫路径,是农旅融合。童军秉持土著农耕的理念经营生态农业,坚持自然农法耕种粮食,不除草、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从而生产出真正原生态、无公害的农产品。他的农场给村里老百姓带来诸多实惠:土地流转的租金、农场务工的工资,这些收入助推了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摆脱贫困。王作军的菜葛种植与经营,则是旅游市场带动农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变的生动实践。他的张家界湘阿妹食品有限公司坚持发展绿色农业的道路,实现了菜葛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和产业化经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作为掌门人,王作军以村企共建、产业帮扶、小额信贷委托经营、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安排就业等措施,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为协合乡的脱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石头开花》还描述了文化产业借助旅游脱贫的路径。丁世举的“乖幺妹”土家族织锦公司以土家特色民间手工艺品为主营方向,在保护开发民间传统工艺的同时,与贫困人口签订产业扶贫合同、劳动协议,为贫困人口开展产业培训,解决了当地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增收脱贫的渠道。双文村的熊风雕塑艺术园则以文化创意点石成金,利用形态各异的石灰岩,将一片荒芜的石头窝打造成融写实、创作、实习、培训为一体的雕塑文化基地,通过安排就业、集体经济分红、支付土地流转费、提供客源市场等方式,造福一方人民,也有力地拉動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然而造成贫困的原因大多类似:自然环境恶劣,山高谷深、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等等。武陵源正是一个典型的美丽而贫穷的山区。武陵源人民坚持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优势发展旅游业、现代生态农业、特色手工业,探索出了引人瞩目的脱贫攻坚“武陵源模式”。这种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成功实现“造血”式脱贫的模式,为我国其它地区的脱贫事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甚至为世界性减贫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罗长江在《石头开花》中,以深刻独到的眼光剖析了一个个扶贫脱贫的典型事例,从故事讲述向脱贫路径深化,多层次地体现了武陵源人民卓有成效的发展思路,充分展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武陵源方案”。
二、脱贫攻坚心灵史的多侧面揭示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揭示生活的表象、描述事件本身的过程和结果,而且应当深入地阐发其内在行为逻辑和精神要素。《石头开花》对此也有高度的自觉。作者不仅贴切地描述了武陵源人民的生活变化,概括出了脱贫攻坚的“武陵源模式”,还以大量对人物精神轨迹、精神特征的揭示来充实故事叙述,达成从外在的人物命运际遇向内在的主体精神世界的深化。各种不同人物的心路历程,从不同层面展现了新时代武陵源人民的奋斗精神,再现了脱贫攻坚伟业中人民群众的心灵史。
“五号山谷”陈玉林夫妇的创业历程中,鲜明地体现出一种充满智慧与活力的创造精神。陈玉林从一线大城市北京回到破落荒芜的小山村从零开始,与妻子满世界考察民宿样本,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自行设计改造老屋和闲置住宅,精心打造出了土洋结合的独特民宿建筑。大到整体设计、经营理念,小到细枝末节、一花一草,无不渗透着陈玉林夫妇的匠心、才情与心血。他们讲求室内的巧妙设计,对室外环境的选择也十分考究:山谷的建筑如盐入水一般植入周边环境,与自然山水相映成趣,使得特色民宿群成为散布在山间的诗意点缀,让人流连忘返,旅游旺季常常是一房难求。正因为具有这种开创精神和创意智慧,他们打造出了湖南乡村民宿的旗帜和标杆,引领了民宿“3.0时代”的到来。
王作军身上的奋斗精神,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家里遭遇了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后,不認命的王作军来到市区打拼。从卖盒饭、搞夜市到做腊肉生意,他有血汗钱打了水漂的时候,有亏本到欲哭无泪的时候。尽管跌到谷底,王作军也依然鼓励自己爱拼才会赢,坚持重整旗鼓奋力起飞,事业也随之越做越好。从做腊肉生意发展到开旅游食品超市,再到经营菜葛种植,王作军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湘阿妹”。纵观王作军的奋斗史,一以贯之的是他如悬崖上的武陵松般的苍劲坚忍、如石头般的顽强笃实。正是这样的精神品质,帮助王作军经受住几度命运沉浮的考验,终于成为旅游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只有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才能打赢这场战役。土著农耕践行者童军的身上,便体现出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受到日本福冈正信的自然农法和中国道家文化“无为自然”的启发,童军决定让农业回归自然。然而开头两年亏损,耕作技术毫无突破,身边人的强烈反对甚至是嘲讽和孤立,更使童军的处境雪上加霜。但他坚守着不死磕、无以立的信条,终于在不断学习与反复实验中破解了难题,探索出了一整套的自然法耕作理论。
“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在于,不仅助力物质财富的补充提升,更实现了农民文明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提升,如果不能揭示出扶贫事业与全民族新的精神面貌的共同推进提高,写出来的东西必然很难具备生活本质的真实。”①事实确实如此。全民奔小康过程中的国人精神面貌,是文学创作更应该去观照和探讨的东西。陈玉林的开创精神、王作军的坚韧品格、童军的死磕信念,成为武陵源人民艰苦奋斗精神的缩影。除此之外,《石头开花》还重点刻画了为人民大我牺牲小我的扶贫第一书记、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创业者、勠力同心打通公路的白虎堂百姓……不同人物的经历和故事迥然有别,但敢想敢做、敢拼敢闯的气概和自强不息追求美好生活的精气神却息息相通。武陵源山区新时代奋斗者精神饱满的人物群像,有力地合成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新时代精神主旋律。
《石头开花》还进一步揭示了奋斗精神背后令人肃然起敬的家国情怀。作品中那些既改写自身命运、又扶弱济困的奋斗者们,无一不是以情怀为精神火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的。陈玉林夫妇对乡土田园栖息地的坚守,丁世举重振民间手工艺的文化担当,第一书记李冰一心为民的使命感,熊风对雕塑艺术梦想的追求,童军搜集保护天然种子的家国情怀……这种种发自内心的乡土情怀、文化情怀、为民情怀、家国情怀,成为这些新时代乡村奋斗者们强大的精神引擎,从而“凝聚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力,构筑起了新时代中国的新气象、新作为”②。
三、区域生态与历史文化的诗意开拓
对脱贫攻坚题材表现出精神自觉和创作热情的大有人在,优秀作品也不断出现。但总的看来,同质化、平面化成为同类题材创作中不容忽视的审美倾向。丁晓原曾经谈道:“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报告’规定了它非虚构的内在,而‘文学’才是它的属类,是‘报告’价值达成的关键。”③对于脱贫攻坚这类的主题创作,很多作家注重报告的新闻性、写实性,却忽视了叙事的独特性、文学性。罗长江的《石头开花》既具有同类题材创作常见的时代气息和生活实感,又以洋溢的激情和散文诗的笔调,向区域生态和历史文化全方位拓展,将自然生态、地域历史、文化风俗有机融入对脱贫故事的叙写中,从而丰富和深化了作品的价值内蕴,也提升了作品的文学品质。
罗长江长期生活在张家界地区,作为作家和文化学者,对武陵源的山水和本土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大量的实地考察、采访记录和历史资料的查阅,使作者积累了包括当地历史和文化掌故在内的丰富素材。《石头开花》在讲述“武陵源模式”脱贫攻坚故事的同时,以大量的笔墨描绘了武陵源山区的三千奇峰和八百秀水,渲染了诗意的乡愁境界,追溯了古老的民间文化,表现了独特而神秘的土家风情。
《石头开花》描写武陵源生态,有的是作为脱贫故事的一部分来对待,在讲述童军的种稻故事时对于空中田园的景色描绘就是这样。但更精彩的是表现出作者思绪的流动和想象的腾飞。在新时代民宿“五号山谷”这一章节中,作者插入了“竹舍听雨”、“泡着乡愁等月亮”等几篇山谷散记,以优美的散文诗笔调勾勒出了一派乡土田园的秀美景色。这种自然生态的描写乍一看好似偏离正题的闲笔,实则烘托出了一种诗意浓郁的乡愁文化境界,勾起了烙进游子心坎上的乡愁乡情。五号山谷也正是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定位,而成为游子心灵的栖息之所,受到国内外游客的追捧。文本审美境界衍生而出的艺术韵味,有力地强化了“五号山谷”民俗的文化蕴涵。
《石头开花》对生态景色的描写,有时还是一种与人物精神气质相呼应的隐喻,起到了丰富和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在《王作军和他的“湘阿妹”》中多次出现的《与砂岩大峰林对话》系列散文,堪称作者区域生态描写的意蕴独到之笔。砂岩大峰林作为武陵源的标志性景色,在作品中不仅是一种自然景物,更是一种精神象征。生长于砂岩大峰林悬崖绝壁上的武陵松,虽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却不畏风霜雨雪野蛮生长;艰苦奋斗全力脱贫的武陵源人身上,所体现的正是这种竭尽全力战胜险恶环境的精神。砂岩大峰林的禀赋和基因,不知不觉植入、渗透到了武陵源人民的骨子里,赋予他们苍劲粗砺的人格韧性。这才有了滴滴汗水掉在石头上,石头便开出梦想之花的时代奇观。
如果说自然生态的描写给作品带来了清新雅致的诗意氛围,向历史纵深的开掘则增加了《石头开花》的深邃厚重之感。《诗经》中的片段和《淮南子》《吕氏春秋》中关于葛的相关记载,深掘出葛根悠久的开发历史;土家族织锦由原始织造到兰干细布,再到斑布、“溪峒布”的发展源流,折射出土家农耕文明和巫楚文化的风韵;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展示了远古时期稻作文明的灿烂光影;对西兰卡普经典花纹的花解语、土家族古歌《摆手歌》之农事劳动歌,则营造出一种神秘悠远的区域文化氛围。作者将新时代的扶贫故事讲述置于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扩展了作品的容量,深化了作品的蕴涵,使得《石头开花》在故事讲述的纪实性之外,兼具文化的厚重感和审美的艺术余味。
无论是对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还是对于风土人情的展示,罗长江都善于以散文化的语言进行诗意的点染,同时将诗词、民歌、散文、微电影等藝术技法插入扶贫脱贫故事的叙述中,从而打破传统报告文学的文体范式,显示出跨文体的特点。“文体整合便是要取消文体森严壁垒的界限,把各类语体特色综合、冲融,极大限度拓展语言自身的魅力,真正回归到一种个人言说的自由。”④随着作者的自由联想和激情涌动,种种艺术元素在《石头开花》中融为一体,共同奏出脱贫攻坚主题雄浑壮丽的交响曲。
四、纪实与思辨有机融合的复调结构
报告文学的力量既来自真实,也少不了思考。《石头开花》就是既有扶贫脱贫的真实事例,作者在每个章节的后面,又辅之以自己的反贫困随想。这个思辨部分既与前文有所联系,又形成了时空与视野上的拓展和延伸。作者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知识来深层次地探讨“反贫困”这一全人类面临的难题,从宏观角度来审视中国的脱贫攻坚进程。由此,纪实与思辨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全书复调式协奏的基本格局,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思想质地。
旅游扶贫是“武陵源模式”的核心,作者在反贫困随想中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透彻的剖析。首先从发展旅游扶贫的优势与条件出发,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旅游扶贫需要理性考量,并强调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精准性。其次具体分析了农旅、文旅和农文旅融合的旅游扶贫成功模式,肯定了这一模式对于吸引村民回乡就业、从而促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最后延伸到以发展旅游服务产业来带动武陵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前景。作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引用了大量的实例,可见他的理性思考是基于大量的事实观察,具有广泛的现实依据。尤为可贵的是,罗长江立足现实而又具有前瞻性的视野。他列举并分析了多维贫困视野下乡村旅游潜在的可能性陷阱:村民主体地位边缘化、利益缩水化、生计单一化、生活空间缺失化、脱贫快餐化。这种透过事物表象挖掘出潜在矛盾的敏锐洞察,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思想含量,也为旅游扶贫事业沿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石头开花》中能人还乡创业带动一方的脱贫故事,引发了作者对“乡村建设与人力资本”问题的思考。他一方面反思乡村凋敝、人才流失的现实,另一方面回顾梳理中国百年乡村建设的历史,从而总结出:乡村建设和振兴的关键在于提高人力资本、增加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只有从思想观念变革、劳动技能、道德风尚和公民意识的提高等方面提高乡村建设主体的素质,乡村的改造和振兴才能有持续的动力。由此,作者的思索就从一般性的扶贫脱贫层面上升到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层面,显示出面向未来的深远眼光。
对于“反贫困”这一世界性话题,作者立足武陵源又跳出武陵源,以广阔的国际视野给贫困和反贫困把脉,对人类贫困的根源进行了深入探究。在“什么样的帮扶最靠谱”这一节中,作者援引国外经济学家对贫困的定义和对贫困原因的分析,同时结合中国扶贫的实际,再具体落实到武陵山区,分析了导致贫困的多重原因:环境恶劣、闭塞落后、贫困文化、人口陷阱、贫困陷阱。随后,他又归纳了中国在巩固和稳定脱贫成果过程中的一系列有效帮扶手段:社会政策、精神与文化、人力资本、制度化扶贫等。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作者特别强调了精神与文化扶贫,也就是“扶贫先扶志、扶贫需扶智”的问题,既描述了残疾人彭小燕、孙义山、李胜文不等不靠,在政府的帮助下自主创业、主动脱贫的事迹,又揭示了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不思进取的被动脱贫状态。由此,作者还引申出对返贫问题的思考,提出扶贫工作不应仅仅帮助贫困户达到经济指标,而应既输血又造血,只有帮他们解决贫困的根源,才能减少返贫现象的发生。政府要以贫困人口自助为核心,采取为贫困人口提供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就业途径和项目启动资金等手段,着力培养和塑造具有脱贫内生动力的新时代农民,才能彻底地铲除穷根。上述这种种关于贫困问题的归因和帮扶手段的探索,具有对扶贫工作鞭辟入里的分析,体现出罗长江对扶贫问题丰富、深刻又严谨的思考。他以文学家关注生活的情怀,兼具社会学家观测现实的视角,来展开对扶贫脱贫问题的理性思考,从而提供出诸多对攻克中国乃至世界减贫难题都具有积极启发意义、借鉴价值的思想和观点。
总之,“中国脱贫题材文学创作需要写出地方性、独特性、史志性,同时更要写出共情性、艺术性和人类普适性,要进行立体的全面的描写,写出更多鲜活的人物和故事”⑤。《石头开花》在发扬报告文学写实传统的同时,又以诗与史的结合突破了脱贫攻坚主题创作同质化的叙事模式,并辅之以深刻的理性思考,从而建构起一种真实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有机融合的高品质艺术境界。⑥
注释:
①本报评论员:《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舆论支持和精神支撑》,《文艺报》2020年3月16日。
②刘起林:《壮阔与温润兼备的现实书写——读报告文学<石头开花>》,《光明日报》2021年01月06日。
③丁晓原:《报告文学:在报告文学中,我们遇见新时代》,《文艺报》2018年9月19日。
④刘恪:《关于超文本诗学》,《青年文学》1999年第7期。
⑤李朝全:《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国家大事的时代表达》,《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9期。
⑥何顺民:《都市再生:报纸之上海(1980—200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