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雯雯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中的热点问题,高校毕业生毕业季何去何从、就业形势如何、先择业还是先就业成为每年高校毕业季毕业生们热烈探讨的话题。
根据《2020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我国2020年度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 万人,创我国毕业生人数历史新高,《报告》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将在2021 年达到900 万人,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就业率仍然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虽然2020 年为我国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影响,2021 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新兴产业的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全国上下人民同心协力,我国生态环境得到良好有效的控制,我国经济发展趋于稳定,同时国家各级政府积极部署,增加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招聘指标,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同时要求各院校将就业工作当做目前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精细组织各级就业工作,为2021 年毕业生提高良好的政策帮扶和政策保障,全国上下一起为我国高校毕业生保驾护航,筑起一座就业的桥梁。
根据《202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本科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专业领跑毕业生薪酬榜,同时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这些科技革命产物成为绿牌专业,也成为了许多高校毕业生首选“安全”专业,同时为规避就业风险,国企和事业单位也成为目前大学生毕业的理想就业去处。
此外,新的就业环境和时代背景为全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经济、新业态催生了一批新型行业和岗位,这为我国就业大环境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带动了新的就业形态。新科技革命下衍生的新兴行业、如在线教育行业、大数据电子商务等应运而生,得到空前的发展空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中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发挥了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意见》支持线上教育模式新探索、产业数字化转型、便捷化线上办公等多种新业态发展,而与之相关的大数据、电子商务、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平台和就业机遇。
在新产业技术革命形势与新就业形势背景下,高校更应注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使高校毕业生尽快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改革的浪潮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大众教育中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在新时代科技变革和产业不断优化更新的背景下,能够推动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突破自我的创新型人才,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本质就在于知识技术的创新。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沃土,高校学生更应理解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树立创新理念,不断自我探索,自我突破。
应用型创新人才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知识结构,而创新更要建立在雄厚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之上。只有拥有扎实的知识结构,了解必要的文理交叉学科知识,才能分析出问题的实质,在科学技术不断更迭的时代迸发出创造的灵感。新就业形势下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无法为高校学生预留足够的学习和适应时间,因此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体系,才能在不断变换的就业环境中屹立不倒,在夯实的知识体系中创新自己的就业能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工作岗位需要的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毕业生。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更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人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应当充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活学活用,从而孕育出真正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新时代高新技术、新兴行业的发展,需要高校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和创业基地,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新时代孕育的科技创新需要越过艰难险阻,经历无数次失败才有可能换取一次成功。要成为一名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坚韧的创新意志、不畏困难,锲而不舍,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人才支持和保障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加紧迫和严格的要求。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国家创新强有力的推手,应当具备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投身国家建设的理想信念,求真务实,成为一名具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当更加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当坚持以“成果导向”为理念,设计符合学校发展定位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关注新业态与新就业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将各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意见合理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明确办学目标,制定与社会市场供需一致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课程设置应以“夯实基础、突破创新”为出发点,优化课程设置,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高校课程教育体系中,将传统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突出专业优势和特色,打造国家“一流专业”。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重点还需依靠高校教师的传、帮、带。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创新型教师人数较少,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教师更要与时俱进,鼓励教师带队创业,丰富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借助高校提供的平台学习交流研讨,切实加大教师进入企业研学、进入行业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同时,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鲜活的案例建立可供学生学习的案例库,不再出现一个案例走天下,案例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的情况,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实际的指导。高校也应加大“双师”型队伍建设投入,鼓励企业社会的优秀人才与高校教师一起进行人才联合培养,以企业优秀人才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高校学生快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以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为平台,营造校企合作理念,使教师和学生切实加入到实际的实践工作中,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中,实现教师教学成果的价值转化,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学生通过实际工作,发现自身专业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不足,再次回归到学生的知识学习中,具有针对性地在学校的研学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体系,成为具备科研能力、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以高校创新创业竞赛为抓手,培养创新创业团队,在团队合作中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竞赛的热情激发学生创新的激情,为高校毕业生投身到就业环境中做好应用能力储备。
新时代高校应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和疏导,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不断变换的世界形势,高校大学生应当具备合格的心理素质和思辨能力,以理性发展的眼光看时代社会的变迁,以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应对多变的就业环境,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新就业形势背景下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课题,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当前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借助产学研合作培养构建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