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华杰
农业是人类开创的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从原始的刀耕火种一步步到如今的工业化生产,农业的诞生和发展带领人类走出了蛮荒,摆脱了饥饿带来的生命威胁,耕种出了丰衣足食的现代社会,开拓了现代文明之路,也让人类实现了“生存自由”。但是也正是这种“生存自由”,让人类面临了一场“环保风暴”。
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推行,我国的经济和产业都在同步进行调整,为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不断努力。但是,农业领域涉及广阔,发展扩大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难免不够精细,没有将关注对焦到环保问题上,措施不够完善,同时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因而,我国农业经济必须在顺应发展低碳经济形势的背景下,加速低碳环保政策的推行,并以此为基础推出新的发展模式,才能为未来农业经济开辟出正确的道路。
随着经济的粗放式增长,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都呈现持续大幅下降趋向。不仅农作物的栽培种类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1],同样,围绕农田和土壤、与农业紧密关联的动植物、微生物等都在遭受损减危机。以农田生态为核心的农业环境正在不断丧失其多样性,一些特殊的、重要的、有价值的农业生态景观都正在远离我们而去。整个农业生态呈萎缩型退化趋势,并不断向结构单一化转变。
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冲突明显。过度依赖化肥、农药、营养素的生产方式根植于大多数农民心中,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农药等加快农作物生长速度,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农药、化肥不仅降低农产品的品质,而去污染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和水资源。还有农村畜牧业同样存在问题,牲畜粪便造成的气体排放等,这些都给环境增加不少负担,环境问题进而又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资源减少等恶性循环出现。
同时,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采用落后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无法与低碳经济理念实现充分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可持续发展原则背道而驰,相应的会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基于此,为改变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积极的推行低碳经济,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农业经济发对生态环境保护对意识薄弱,资源利用率也因此极其低下。长期以来,获取农业更高产量一直是辛勤劳动者的目标。过度追逐“眼前”的产量指标、忽视了对农业资源、生态产业多样性的保护,同时轻视了对增产和发展的长期性、持续性及科学性的规划。另外,农业化学用品的利用率和回收率一直没有执行到位,导致大量化学品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于农田或土壤中,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另一重损害。
除此之外,农业经营模式不合理。当前全球农业渐趋低碳化,我国农业无法有效的融合低碳经济,导致无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更谈不上转型发展。
过去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一直处在国际上较低的地位,很多农民都不曾接受高水平的文化教育,农业专业素质不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也不足,拒绝对耕作方式进行创新和改变,导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品质低下,几乎没有附加值。
发展低碳经济,必然借助科技的力量,对农业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技术必须符合节能减排,降低污染的特点,因而科技创新赋予农业先进技术,例如:节能增效、可再生、生物技术以及生态多样性技术等,以此增强农业生产的能力,强化农业生态系统,利用科技手段从高碳农业转向低碳农业发展,减少对环境和生态造成对污染破坏等负面影响,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力。
1.政府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创新
这些年来,政府也在紧密配合农业经济转型,高度重视低碳环保政策的执行,将低碳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到关系国家农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高度。而根据目前低碳农业发展的要求,重点在于探索和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农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将农业科技研发的重点引导到低碳农业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来。
2.农业科技不断推出低碳技术
对于农业经济的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也已将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纳入规划,主要精力已从农产品创收转向了农产品创新,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加强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实现现代农业科技的低碳转型,必须围绕低碳农业发展的需求展开,研发和推广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生态环保技术、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提供清洁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技术、农药化肥减量及替代技术、能源利用增效技术等关键性技术[2],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提高生态能源的使用效率。
3.农户提升低碳技术的学习能力
作为低碳农业技术的运用主体的农户,是农业生产的执行者和对生态环境破坏与否对直接操作者,背负对不仅是对农业生产的职能,现在更多的是要在提升产量的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所以农户应该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充分认识低碳农业技术的各种创新功能,自觉将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需要致力于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秉承“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体系的调整,维护农业发展的健康和稳定。
1.搭建低碳结构的农业生态
我国环境保护力度不够,尤其很多不法行为造成对环境的人为破坏,是造成我国自然资源消耗过大,浪费严重的主要原因。要解决农业生产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应建立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措施,加大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力度,其重要的指标包括三点: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一切生产经营的前提必须在保护环境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这才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原则。只有转变不良的农业经济模式,做到有节制的开发,致力搭建农业生态的低碳结构,为环境保护规划绸缪,才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正确方向。
2.加强公民对低碳概念的认知
之所以出现农业生产对环境保护造成破坏对最大原因,其实是源自公民对低碳的理念认知不够。要推行低碳农业经济,必然要在源头上下功夫,加强大众的低碳概念,为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向低碳模式发展铺路。低碳环保知识的普及,低碳环保意识的建立,以及低碳环保模式的推行,有利于加强我国民众对低碳概念的认知,对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维持我国农业生态的良性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3.大力推广低碳农业生产模式
低碳环保是目前社会经济应用最为广泛的策略理念,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现今在工业、化工等领域都已运用。农业领域范围广阔,低碳环保政策的推广稍显落后,加上农民对低碳概念的认知没有跟上,不能深入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对国家及生态对影响。一旦低碳农业生产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低碳创新科技进入全面运行后,在长期对坚持和努力下,我国农业生态的局面必然焕然一新。
4.加大社会各界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
我国推动低碳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为成本内在化[3]。国家负责把控管理,调节市场,并宏观调控各产业的发展。国家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为对农业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对农业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化,从而实现低碳环保目标;同时推行低碳环保税,可以有效提高环境污染的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现象,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阻止资源和环境浪费的行为发生,营造出良好的农业生态发展环境。尽管如此,开展低碳农业生产并不仅仅只是国家、政府或者农户的职责,而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共同促进的人类事业。只有在全民参与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5.强化农民低碳农业生产技术培训
要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提高我国农业生产低碳化的速度和效率,强化农民专业素养和技术培训是关键。农民是农业经济的主导者,也是发展农业经济的中坚力量,因此必须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对文化以及农业专业素质的综合素养。各个地区应以本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当地发展模式的低碳农业生产制度,分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对农民的生产作业和操作技术进行专业知道,零距离推行低碳环保发展理念,提高农民对低碳环保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操作力度,从根源上加速我国农业低碳生产的执行。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创新,以及人类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加深,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强低碳农业技术构建与推广,建立低碳农业生产体系,如对现有种植制度实行低碳化改革,推动养殖业低碳化,注重农产品运销环节低碳化;开发应用低碳农业技术,如开发林草增汇技术、重视土肥低碳技术、整合农业清洁能源技术;重视低碳农业规划、示范和推广,如制定契合地区实际的农户低碳生产发展规划、梳理各产业低碳生产的可操作农业模式、改革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等,都是对农业生产低碳化的有力执行。以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