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奇
长三角一体化、珠三角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这些提法的本质是因为这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不仅仅是产业经济的带头羊,更是因为这些区域已经形成了以龙头城市所辐射带动的产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同时,也正是因为规模的在提升与转型升级发展遇到了行政区划与产业协同的发展瓶颈。
这些区域中,每个区域经济总量都相当于欧洲一个小的国家,大家由于各取所需、各尽所能的原因,在市场需求导向下形成了现在分工协作的产业格局,这是极好的市场动力经济。但是在产业规模达到一定的极限后,产业协同、产业合作又会受到每个经济区域之间独立的行政区划所造成的协同发展障碍。本文从问题分析、产业逻辑、问题解决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受到发展空间、地理资源、人力资源等的限制,产业集群城市领头羊的规模扩大效应逐渐减弱,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本身调动资源能够价值更高的领头羊逐渐不能在内部获得更多更好地资源,造成产业集聚效应在降低,产业合力不能充分地得到释放,产业辐射效益逐渐梯次降低。
产业发达地区随着产业的梯次升级,必然会逐渐淘汰落后产业,自身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同时由于新兴产业的领先发展,必然需要周边区域为其进行产业配套供给,这就自然产生了产业溢出,这样的产业溢出对于周边城市产业会带来几种发展形式:
1.主动承接。周边城市主动对接产业转移,承接先进城市淘汰产业链,这样有利于周边城市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存在着区域城市的内部竞争与重复性建设的问题。缺乏区域城市之间整体的产业协同性,产业都在承接发展,但优势均不突出的问题。
2.被动承接。溢出产业由于市场资源自然配套,政府并不过多干预。这样的产业转移与溢出属于无为而治,民间市场自主配套对接,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产业缺乏整体性规划,造成重复性建设、内部竞争性增加,造成产业与要素资源的效率降低。
3.主动布局。周边区域自主预先进行产业规划,等待转移与溢出时机。这样的产业转移与溢出价值较高,产业布局较好。但存在着各自为战,产业资源不能充分发挥效率的问题。
每一个产业集群发达区域,都依据自身的区域、要素资源的匹配,有着自身独特的产业特点。每一个产业集群都有着产业集聚发展内在逻辑,基本有两种发展模式:
1.产业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通过市场经济形式自然建立产业协同共同促进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就是典型的这种发展模式,以产业核心城市带动周边区域城市产业经济协同发展。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组,每组4~5人,组员学习成绩有优有差。这样就避免了某些组完成不了任务,而某些组则觉得难度过小的问题。在文献的分配上,采取随机抽取的办法。
2.多产业核心城市有着明确的产业分工协作内涵,按照各自产业分工共同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京津冀就是这样的发展模式,产业分工在一开始就已经基本予以明确,协作是在市场经济中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共同促进形成的。
3.多产业核心城市之前并无相对明确的分工,但是在后期的发展中随着自身的要素与市场发展优势自然形成了分工与协作,但也还是有着部分的重叠。长江经济带基本是这样的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经济清晰化,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才能够逐渐认识清楚这个区域的产业经济能量,同时也认知产业集群中核心城市的各自职能,是一个动态发展认识的过程。
以上三种模式在产业规模在一定程度之前都是没有问题的,同时产业经济的体量形成也是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积累的。
随着产业集群规模发展到今天,规模性效益已经成长接近天花板,我们对于产业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也有了相对清晰的理解,再延续之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对于接下来的产业发展就会造成一定的限制,产业经济发展瓶颈,也会造成产业要素资源的重复与浪费,这种浪费本身也是更大的产业发展限制。
只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才能最大化降低产业各环节成本,形成产业合力,也才能够最大化激发创新,只有拥有完善成熟的产业链才能将定价权、自主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产业链形成除了需要有产业龙头企业的带领外,还需要有长时间的产业链凝聚期,需要有持续跟随技术引导的产业升级迭代,需要科学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后具有持续的产业发展定力,需要经历产业孵化期、产业发展成熟期、产业更新升级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当然也需要在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依据外界条件、技术条件、市场条件、企业自身条件不断发生的变化,不停地给予适当的产业调整。
在一些不具备智力、技术、人力、市场要素的区域,盲目发展中高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链,必然会受到这些要素条件缺失制约,不仅产业发展缓慢,付出极大的代价之后取得的成绩也并不乐观,甚至会造成产业发展的失败,体现在一些地方盲目发展高科技项目、动不动建设科技城、金融城等,但往往并不具备要素资源与市场支撑,最终项目烂尾或者变成了开发类项目。
任何时候,建设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政府引导、科学布局,企业之间关联逐步延伸,取得核心产业的进步与支撑,经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并且不断积极地进行科技研发,扩大市场份额,才能最终建设成。这里面工作量是巨大的,需要决策者、建设者的格局、视野、决策力、判断力、产业定力,更加要有强有力的执行力。
原有区域产业发展体系与当前的产业发展实际已经不相匹配,相邻各核心城市之间各自为战,甚至恶性的产业竞争局面需要打破,产业布局需要从更高层面予以统筹布局,在核心产业区域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分工与引导,将产业资金导引到更加精准的产业发展方向上去,提升产业链布局效率,梯次配置产业链结构。
加强省域、区域中心领域的“大产业统筹布局”。从这个层面理解,以长三角一体化、珠三角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核心产业经济发展区域的重点布局的价值所在就非常明确了。
在产业链建设与效率提升、打造长三角产业链城市集群的角度上,将长三角区域产业链进行数据化、产业链城市群进行数据化,构建起来类似大东京湾的产业链城市集群的大数据模型。我们应用城市大数据,更深入地进行产业匹配、产业整合、产业资源重组,进而打造出一个庞大体量的区域中心能级的天量级产业链城市集群。这样的产业链城市集群中,产业发展更加合理,产业更加优化,产业效率极大提升,许多产业发展问题都将会得到解决。
以长三角经济区为例,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品牌展示发布中心,集聚全球智力、金融资源,作为长三角的产业链发展龙头,为产业链城市集群提供金融支撑、智力支撑、品牌市场支撑。其他产业相对发展成熟城市,则作为产业链第二梯队,在各自产业发展领域成为产业发动机,依托自身强大的产业转化能力,建设匹配自身优势的强大的产业发展链条,将各自的产业主导方向都做到国际顶级。不适合发展产业或者产业并没有发展成功产业链的区域内城市,承担区域产业配套的功能,建设起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配套等生活配套资源,承担起产业发展城市的部分生活配套功能,随着交通大力发展,将超大城市内成本高又做不好,如养老等配套产业迁移到环境适宜、城市尺度较小、用工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收入较高退休老人的到来,自然带动这些区域的第三产业发展,低成本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带动产业相对不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在长三角一体化产业链城市集群的层面去看待区域中每个城市的产业分工,梯次化配置产业链的同时,在区域层级考虑产业分工合作、产业发展与配套。跳出原有固有行政区划的框,将整个长三角作为一个产业链发展特区,在这个产业特区内,各城市人尽其责,依托产业链发展规律建立起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2018 年,全国共有国家级开发区552 家,1991 家省级开发区,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多达219 家[1]。
经开区与各级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和开放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经济与技术发展形势的变化,部分经开区面临发展瓶颈。例如,开发区的空间规划、功能布局、基础建设等仍存在不少短板有待补齐;产业转型升级要素支撑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这些都在制约地方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各级经开区都在调整发展战略与策略,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吸引集聚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服务水平,推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积极适应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
上述转型发展策略具体到每一个产业园区、开发区都存在客观性,但是都会收到创新要素、智力要素、科技研发要素、经济发展要素、区域市场要素等各种限制,园区各自为战,其自身发展资源是有限的,无法站在更高层面、导引更丰富的产业资源进入园区,是每个开发区的痛楚。
更高层面优化园区产业结构,跨区域合、并、转,优化园区产业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高投入低效率转化造成的资源浪费,在长三角一体化这个阶段是可以实现的,同类型的产业园在竞争的同时更多地进行产业合作,着力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产业链,将更多地研发成果低成本地予以转化将是产业链合作的最终目的。
产业链资源整合并不容易,存在着税收、区域限制等障碍,但一体化就是要走这样一条改革的道路。
依托跨区域产业资源整合所形成的产业链大数据,结合市场端、资金端给予产业链精准指导分析,为产业链插上智慧翅膀,将生产资料、生产要素、市场要素、资本要素等更加科学精准地为产业链企业所用,产业链数据库与消费端数据库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将是无法想象的。
新时代经济双循环发展要求,需要我们加大内部改革,扩大需求端,精细化深耕供给端,更加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避免生产浪费,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价值,创造新的产品。在这样的新形势、新要求下,以集聚性城市产业集群为导向的区域性产业发展思维将是打通经济双循环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