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

2021-01-13 09:03◆马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6期
关键词:职能部门科学性事业单位

◆马 越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一)内部控制定义。内部控制,顾名思义指的就是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规范和联系,切实保障事业单位会计数据信息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的最大利用率。而若想达到以上目的则需要积极的内部管理环境为其保驾护航,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事业单位经营业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事业单位有效发展。总的来说,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经营效果。因此,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发挥制度的管理效果是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财政体制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要求也越发严格,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促进事业单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弥补原有财务管理的不足。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切实保障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保障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只有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才能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更为科学和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最后,保障职能部门管理的有效性。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职能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才能加强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并对这些部门进行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彼此协作。

二、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一)缺少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标准化体系。内部控制制度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与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针对于性质更为特殊的事业单位,例如科研单位等,只有构建更为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标准体系才能做好条理清晰,部门组织架构明确,其内部的财务工作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财务资金流动清晰,有利于各项科研项目的提出与发展。但是,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在实际发展中并未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导致内部工作执行力度不严,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内部控制制度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还会影响内部控制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事业单位授权审批工作权限不明,执行力度不足。内部控制制度在建设之初便要对事业单位内部各项审批授权工作进行明确的规定,条理清晰才能对财务支出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如果各级领导审批授权权限并未进行清晰的界定导致审批金额过于随意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质量。如果未严格遵守审批程序开展工作,就会影响事业单位正常的管理工作,对内部控制造成了不良影响[1]。

(三)内部控制活动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预算管理不够科学。在开展内部控制活动时无法对活动的各项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很有可能出现超出预算等不良现象。二是事业单位收支管理不够严谨,影响了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工作的质量。甚至于还会出现有账无资源等不良现象,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事业单位经费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三是事业单位监督约束机制执行力度不足,因此在开展内部控制活动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的约束,并且在监督力度不足情况下,还会影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导致资产盘点以及清查工作只能流于表面,无法发挥其根本性的作用。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具体方式分析

(一)完善和调整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基于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事业单位应当对制度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此促进事业单位进行更好的发展,而改进和调整应当立足于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基础,明确单位职能部门、财务部门的职责内容以及岗位分工,构架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如此才能保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构建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有较强严谨性和前瞻性的授权审批制度,确保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彼此协作,形成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并在信息管理模式中融合单位内部控制的思想、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法等,切实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如此一来,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内容得以有效落实和执行,更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积极发展。

(二)保障审批授权工作的执行力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若想达到既定目标首要的便是要对原有的审批授权制度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改,并以此作为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活动的主要前提和基础,在新的审批授权制度中加入资金支出审批内容,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授权审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并明确规定审批的内容以及相关权限,杜绝越级审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2]。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要根据内部职能部门不同的工作内容赋予不同程度的审批权限,确保审批权限与部门职能相符,若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性质较为特殊的项目审批,则需要部门集体决策进行讨论和审批,并在重大项目实施后对其活动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切实提升审批授权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出现盲目审批现象,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和发展。

(三)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细则。首先,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民主决策制度,也就是对内部控制活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界定,确保决算管理的科学性和信息的真实性。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对决算内容进行细致的讨论与分析,并跟踪调查决算的具体应用效果。其次,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细则,严格规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具体授权等级,至于授权审批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管理,才能保障授权审批的科学性,同时,还要保障部门岗位的独立性,防止不相容岗位之间彼此影响和制约,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落实。然后,构建符合事业单位发展程度的协调机制,加强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岗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实施。最后,开展重要岗位轮岗制度,在制度开展之前需要对轮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进行考核,并明确轮岗的时间以及具体的工作内容。

(四)调整全部门的预算控制制度。财务工作是事业单位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因此若想实现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目标首要的便是需要对全部门的预算控制制度进行分析和调整,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需要对投入成本以及预计收益等问题进行着重分析,并保障工作流程的有效衔接,不断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3]。最为重要的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内部控制活动进行细致地分析并编制相对完善的预算编制,设置编制目标,由专门部门对预算编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执行情况,全面提升事业单位预算工作水平。

(五)加大监督和管理工作力度。监督管理工作是保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全面落实的重要前提条件,对促进事业单位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仅凭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管理的一己之力尚不足以完成此项工作,因此需要积极联合外部力量。事业单位首要的便是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赋予其权力,以便审计部门能够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检查;其次,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信息化建设,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公开化,以便自觉接受来自于社会民众的监督。最后,构建更为完善的风险反馈制度,并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创建奖惩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彼此制约,互相监督,全面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对促进事业单位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全面分析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细则以及保障审批授权工作的执行力度等方式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职能部门科学性事业单位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检察版(十)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关于如何做好电力企业职能部门的员工绩效考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