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佳欣
(一)金融互联网业务模式。金融互联网业务模式,是基于传统金融衍生而来,主要涵盖银行借贷、个人投资、证券管理等业务。从某种角度来说,金融互联网业务模式是既定业务类型的互联网化。主要体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度使用,比如网络银行、线上保险等。
(二)第三方支付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金融业务的发展,主要依靠不断升级的互联网技术,以及支付清算系统。从目前人们的购物方式、生活习惯上就可看出,第三方支付已深度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无论是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还是在虚拟世界进行动态的消费,都属于第三方支付金融业务范畴。
(三)基于网络平台的信用业务。网络贷款、大众捐款等,都可归纳到互联网信用业务当中。人们熟知的阿里小贷,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互联网信用业务。平台根据用户的还款记录、收入等因素,评价他们的征信等级,并以此为标准提供相应的借贷服务。同时,阿里小贷根据自身的数据优势,深入的参与到信贷市场的竞争中,主要对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筹集支持。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理念。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必须以正确的理念为导向,制定模式、流程、程序、制度。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根据我国的营商环境、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管理人员需对“互联网+支付业务”进行创新应用,并能在募资、网贷业务上注入更多的法律因素。尤其,应对网络金融诈骗给消费者带来的冲击与负面影响建立正确的认识,并通过构建安全的交易环境,改善人们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信任的问题。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建立大局观、风险意识,能够秉承“创新、绿色、健康”发展理念,对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优化。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理论框架。互联网企业须围绕理论支撑、业务实践、客户需求三方面,构建相对完善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理论框架。能够从现实业务操作流程中发现经营与管理问题,并能生成具体可行的新策略、新方法。根据长尾理论、网络经济文化,有针对性的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理论进行完善与丰富。且对线上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科学的拓展与延伸,并科学的融入区块链经济。以客户个性化需求为导向,不断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需精准定位管理目标、科学设计组织决策,应对内部控制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基于更具有长远指导性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理论框架,指导与督促各个部门有序、规范化的运作互联网金融业务。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操作方法。从现实背景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痛点。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营销方面产生夸大其词、虚假营销的问题。当产品使用与客户需求严重背离时,会打击消费者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积极性与热情。因此,在对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完善与升级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营销结果,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操作方法进行创新。秉承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原则,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业务类型进行丰富。
(一)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管理体系。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应该能够结合我国国情、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管理体系。既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商业运作手段,还需充分考虑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格局。且对互联网金融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进行全面了解,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金融系统。在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必须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营商环境、目前的征信系统的不足与缺陷等方面建立正确的认识。相关部门需制定科学的金融管理制度、完善的金融业务开展流程,强调金融市场化的同时,应对整个营商环境进行优化与完善。利用技术、法律等手段,规避金融体系垄断问题,并逐渐形成公平、透明、科学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框架与模型。确保各个中小型互联网企业,能够规范化、专业化的运营与管理。
(二)各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依靠的是强大的技术支撑、智慧支持。基于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专业人才,使得互联网金融获得快速、高效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员必须对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拓展与创新,对传统业务、互联网业务进行深度的融合。不应停留在表面化的简单叠加上,应真正开发优质、高价值、安全性高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且注重凸显各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属性,并根据金融业务特色,科学的对营销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既要营销渠道的拓展,还需对线上平台的服务客户类型进行精准画像。互联网金融产品面向的是大众,必须提供简便的购买方式,并清晰注明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指导大众理性购买,并能够提供安全的资金支付平台。而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应对自身的特征谱系进行动态的了解与分析。且构建完善的第三方支付管理体系,结对P2P 网贷进行规范化、法治化运作与管理。尽可能的缩短这两个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形态差异,进一步增强其安全性、健康性属性。
(三)注重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建构与应用,更多情况下是参照既定的管理框架、组织决策。以管理为驱动,设计与开发相关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并生成与之相匹配的互联网营销策略。互联网金融企业过于看重产品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风险控制。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必须能够做好安全控制、质量把关。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聚集爆发的概率。应在日常管理与营销中,做好风险管理与应对。制定科学的风险预防与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安全、高质量、高收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同时,应加强互联网金融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培育,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将互联网金融管理与风险控制进行科学的对比。强调降本增效的同时,能做好风险防控,且逐渐弱化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并利用大数据对风险进行分析与预测,并将其作为重要的驱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核心动力。以此,秉承“重营销、重风控”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原则,助力我国互联网经济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产业升级与转型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系统必须进行划时代的升级与改革。在注重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需对客户个性化需求、消费担忧、风险防控、国家制度与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面对具有较大经营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企业管理人员需准确洞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应对引发安全风险的关键要素进行了解与掌握。构建完善、科学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系统,制定严谨管理制度,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健康、创新、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