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2021-01-13 04:27:30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12期
关键词:白痢雏鸡鸡群

安 昊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平邑 273300)

雏鸡白痢是危害雏鸡的一种常见疾病,雏鸡通常是指从出壳到6 周龄的鸡,刚出壳的雏鸡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对温度反应敏感,雏鸡嗉囊、胃肠容积小,消化系统不健全,抵抗力差,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所以雏鸡一旦感染该病,应在科学的诊断基础上采用防治结合的方法及时治疗,降低经济损失。

随着养鸡业的不断深化发展,雏鸡白痢一直是困扰养殖户主的一个难题,它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排泄物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此外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出壳后3~4 d就可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鸡群不易净化等特点。本文结合笔者自身临床所见病例就雏鸡白痢的有效预防和科学治疗,确保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广大养殖户进行探讨。

1 临床特征

雏鸡白痢在全世界均有流行,在我国流行较为严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如为蛋内感染,在孵化过程中可出现死胚、不能出壳的弱雏或在出壳后短时间内出现弱雏或死雏,病鸡2~3 日龄开始发病、死亡,7~10 日龄达死亡高峰,15 日龄后死亡逐渐减少。病鸡表现低头缩颈、羽毛逆立、鸡爪肿胀或发干、精神萎靡、闭眼嗜睡、食欲不振、白色下痢,肛门周围羽毛有石灰样粪便粘污,甚至堵塞肛门。有的不见下痢症状,因肺炎而出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病雏有时表现关节肿胀、关节炎、跛行或原地不动。患病鸡群死亡率为10 %~ 25 %,病死鸡脱水,眼睛下陷,耐过鸡生长发育缓慢,消瘦,腹部膨大。

2 病理变化

在育雏早期突然死亡的雏鸡,病变不明显,肝脏肿大、充血,并有条纹状出血。病程长的雏鸡卵黄吸收不良,呈黄绿色液化,未吸收的卵黄干枯呈黄色的奶油状或奶酪状。肺脏发炎肿胀,质脆易碎,内有黄色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肝脏点状出血或肿大呈条纹状充血并有灶性坏死。心脏及周围有坏死结节,有的病鸡有心包炎。盲肠内有奶酪样凝结物,有时混有血液,肠壁增厚发炎。病情严重的在心肌、肌胃、肠管等到部位可见隆起的白色结节。

3 诊断

(1)取病死鸡心血、胆汁,在涂片的基础上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看到粉红色杆菌,菌体为短杆状、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荚膜、芽孢、鞭毛,无运动性。(2)取肝、脾接种普通琼脂和SS 琼脂,37 ℃ 培养24 h,普通培养基上长成边缘整齐、湿滑闪光、灰白色半透明的小菌落,SS 培养基上长成细小、光滑、无色透明、完整的菌落。(3)提取上述菌落作为抗原与鸡白痢阳性血清进行平板凝集试验,抗原与血清混合后在2 min 内发生明显颗粒状或块状凝集判为阳性,2 min 内不发生凝集或出现均匀一致的极小颗粒判为阴性。(4)根据病雏鸡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诊为雏鸡白痢,根据病料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平板凝集试验结果确诊为雏鸡白痢。

4 防治

4.1 西药治疗

合理的用药剂量和频率是治疗的关键,治疗方法是在饲料中按照50 mg/kg 的标准加入林可大观霉素,让鸡群自由采食5~7 d;在饲料中按照0.5 % 的比例加入六茜素,喂2 次/d,连用1~2 d;在饮水中按照1g/20L 的剂量添加硫酸庆大霉素,2 次/d,连用3~5 d,此外,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也很好。

4.2 中药治疗

等同分量的白术、茯苓、白头翁研细拌匀后饲喂0.1~0.3 g/d,连喂10 d;乌梅、葛根、蒲公英、白头翁各40 g,甘草、金银花、黄柏、黄芩各30 g 粉碎拌匀,在饲料中暗15 % 的比例进行添加,连喂10 d。一般在3~5 d 时病情好转。

4.3 培育优良的种鸡群

保证雏鸡鸡群质量,尽量选择自繁自养,育雏室进行高锰酸钾烟熏消毒,保持干燥。种蛋用盐酸土霉素浸泡消毒15 min,在出壳后于饮水中加入痢特灵,连饮5~7 d,效果较佳。另外可选择质量可靠有信誉的规范厂家购进雏鸡,切断白痢病经卵传染途径。

4.4 加强饲养管理

要提高雏鸡自身的抵抗力,加强营养的供应,提供营养成分配比合理的饲料,保证清洁的饮水,注重卫生,定期清理地面、用具、饲槽、笼具、饮水器等,尽量减少不良的环境与饲养管理对雏鸡的刺激,以免产生应激。要做好鸡舍环境的控制工作,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饲养密度等。

4.5 做好群体检疫和消毒工作

净化鸡群,通过血清学试验,检出并淘汰带菌种鸡,全群的阳性率不超过0.5 % 为宜。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鸡舍内外部进行带鸡消毒,将环境中的病原菌杀灭。此外还要做好药物预防,可在饲料中交替添加痢特灵、氯霉素和氟哌酸进行预防。

5 小结

雏鸡白痢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以排出白色稀粪和肛门周围粘有白色石灰样粪便为特点和重要诊断依据。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高效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手段,在养殖实践过程中净化鸡群、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病的关键,笔者提倡自繁自养,认真对待育苗购苗工作,尽量减少应激,仔细观察鸡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损失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白痢雏鸡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44
优选雏鸡四法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3
鸡白痢的防控
广东饲料(2016年6期)2016-12-01 03:43:30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6
一起仔猪黄白痢的治疗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6
仔猪黄白痢防治初探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6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鸡群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