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曙霞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畜牧兽医工作站,河南 洛阳 471100)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是一种有包膜的双链DNA 病毒,复杂而独特,因为只感染猪,而且其病死率高(接近100 %),可以说是全球猪养殖业和猪肉生产的最大威胁。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很多,包括直接接触已感染的家猪或野猪,间接接触传染性病原体和食用、接触了受感染的泔水或饲料。还可以通过蜱虫传播,非洲猪瘟病毒是双链DNA 病毒中唯一可能经由节肢动物传播的。非洲猪瘟病毒能够抵抗极端的酸碱度和温度,能够在受污染的猪源产品中存活数月。
至今仍缺乏有效的疫苗和防治措施,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对进入养殖场的车辆、器具、人、动物、饲料等进行生物安全措施来防止非洲猪瘟病毒的传入。非洲猪瘟是一种贸易性传播疾病,不断在新的国家和地区出现。非洲猪瘟病毒最初在东非被发现,2007 年非洲猪瘟传入格鲁吉亚和附近的高加索地区。2018 年8 月3 日,中国首次报道了非洲猪瘟病例,而中国是世界上猪肉消费和猪肉消费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因非洲猪瘟感染全国累积扑杀生猪已达100 万头以上[1]。2020 年9 月10 日,欧盟最大的猪生产国德国在一头成年雌性野猪身上发现了非洲猪瘟感染。据估计,非洲猪瘟病毒传入美国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50~500 亿美元之间。
研究发现美国产猪州出现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毒株的遗传序列与在中国安徽省传播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毒株具有≥99.5 % 的核苷酸同一性。而每年从美国进口的饲料原料达数亿吨,包括豆粕在内的饲料在长达37 d 的跨洋运输后仍保持着传染性。因此,饲料具备可能传播非洲猪瘟病毒的风险得到了广泛认可。
饲料成为病毒的传播媒介,饲料或饲料中的成分必须先含有病毒污染源。污染源包括谷物收获前接触了受感染的野猪、收获后的谷物在运输过程中接触了曾运载过感染猪的车辆、饲料加工设施接触到污染物(如人员、衣物、鞋、昆虫)、饲料加工完成后的储存设备接触过污染物(如人员、衣物、鞋、昆虫)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感染后都可能导致非洲猪瘟的传播。有研究报告了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的饲料在历经美国14个州、9 741 km、21 d 运输后仍具备传播能力。此外,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后并用作饲料原料的血粉、骨粉、肉粉等产品也被认为是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其中血粉是动物屠宰后的废弃血液经发酵形成,营养丰富,活性成分含量充足,是优质饲料来源,但病原微生物含量高,非洲猪瘟传染风险高[2]。
饲料能够传播非洲猪瘟,且能够为非洲猪瘟病毒的存活提供稳定的环境。有报道对12 种饲料和饲料成分进行非洲猪瘟病毒鉴定,包括常规豆粕、有机豆粕、大豆饼、可溶酒糟、赖氨酸、胆碱、维生素D、湿猫粮、湿狗粮、干狗粮、猪肠衣和全价饲料。实验将饲料暴露在波动的温度和湿度下,模拟真实的储存和运输条件。结果表明其中9 种成分都检测到了非洲猪瘟病毒,分别为常规豆粕、有机豆粕、大油饼、胆碱、湿猫粮、湿狗粮、干狗粮、猪肠衣和全价饲料。根据更多的研究,能够稳定支持病毒稳定性的成分包括常规豆粕、猪肠衣、赖氨酸、胆碱、维生素D、全价饲料[3]。另有研究表明食用带有非洲猪瘟病毒的甘薯或香蕉未能导致感染[4],这进一步强调了饲料安全和饲料成分的关联。非洲猪瘟病毒在不同成分中的存活时间可能与蛋白质、脂肪或水分含量、暴露时间和加工储运有关。一般认为,在运输条件下,饲料中病毒浓度降低一半约需要2 周[4]。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食用受污染的植物性饲料传播,其感染概率取决于植物本身存在的病毒量和猪食用的饲料量。
饲料生物安全已成为被广泛认可的生物安全目标,对防止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养殖场至关重要。需要对每种饲料成分、来源和病毒稳定性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在确认该成分对猪的健康和生长是必要的之后,寻找是否有合适的、成本低廉的、低风险的替代物。比如当前中国进口的大豆多来自于美国、巴西和乌克兰,而这些国家的非洲猪瘟流行情况和非洲猪瘟病毒病株并不相同,进入中国后传播和感染情况更为严峻。
把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将饲料暴露于外部环境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比如在运输活猪的道路上烘晒谷物就增加了病毒感染的机会,还要及时清理储存设备中溢出的饲料。目前养猪场的防治措施可以直接引入到饲料厂中,如限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进入场区和猪舍前消毒;在进入场区生产区域前更换衣服和鞋子;各区域间以植物、建筑物形成隔离;严禁高风险产品尤其是含猪肉的产品进入;确保进场人员、设备、车辆没有经过疫情发生国或疫情发生地区;控制场区内虫害;提供饲料处理和生物安全培训。
美国甚至对饲料储存时间和温度给出了行业建议,以降低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可能性。饲料中添加合适的中链脂肪酸、甲醛水溶液[5]和其他添加剂可以降低病毒的感染性,因为中链脂肪酸可以通过破坏病毒的包膜来降低病毒的传染性,而甲醛水溶液可以通过使病毒核酸、蛋白质烷基化来降低病毒的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