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甜甜
(青岛市即墨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200)
肠杆菌科的细菌在动物养殖方面主要可致化脓性疾病、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心包炎、气囊病等疾病[1-3]。肠杆菌科中某些细菌是引起动物各种感染的重要病原[3]。随着抗菌药物广泛使用,随之很快导致细菌抗药性产生等问题。选择抗菌药物时避免同一药物连续使用。要采取交替或者轮换的药物使用方法。如用于治疗败血症、心包炎、气囊病的药物较多,如氨苄青霉素、金霉素、凝霉素、庆大霉素、及磺胺类药物[4]。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新霉素等抗菌药敏感,可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5]。
对病死猪、鸡、鸭和鹅的病变组织进行剖检,一共采集8 份样品,包括肝脏、心脏、肺脏等器官,4 种畜禽,各采集2 份样品。组织放入灭菌的塑料包中,置4 ℃ 冰箱中保存以便备用[6]。
无菌取病料挑菌接种于培养基做好标记,恒温环境中培养24 h,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后进行镜检。取4 % DE1KOH 溶液10 µl 滴于洁净的玻璃片上,接种环挑取数个菌落与KOH 溶液充分混匀,上提接种环,观察是否出现3~9 mm 的拉丝的现象。对细菌分别进行枸橼酸盐琼脂斜面接种、五糖发酵管接种以及吲哚实验、MR 实验、VP 等实验[7-9]。
麦康凯培养皿上共有8 种菌生长,平板均生长黄色及红色两种颜色菌落,分别挑取这两种颜色的菌落在培养基上进行2 次划线分离。分离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37 ℃ 恒温培养24 h 后,部分形成桃红色、光滑、中等大小的菌落,部分形成黄色半透明菌落,部分没有细菌生长。最终从4个养殖场,8 份样本中,分离到8 株肠杆菌。
将所有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后发现,在镜下观察到短小的、淡红色的杆状细菌,确定8 株菌株均为革兰阴性菌。
结果如表1 所示,除鹅1 一株菌拉丝成阳性外,其余菌株均出现拉丝情况,表明除鹅1 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余均为革兰氏阴性菌。
表1 拉丝实验结果
试验分离培养菌株猪1-2、鸡1-2、鹅2 为大肠杆菌。分离菌株鸭2 为沙门氏菌。鹅1 不利用乳糖,I、M、V、C 为“++--”,符合志贺氏菌的特征。鸭1 利用乳糖,I、M、V、C 为“++-+”,符合变形杆菌特征。
药敏结果显示,8 株肠杆菌分离株对15 种抗生素耐药率在0 %~ 100 %。2 株鸡源及2 株猪源细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素等药物的耐药率达90 % 以上。2 株鸭源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的耐药率达90 % 以上。2 株鹅源细菌对林可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的耐药率达95 % 以上。对15 种抗生素均耐药的菌株为5 株,对12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为7 株,其多重耐药率为87.5 %。
表2 革兰氏染色及生化实验结果
表3 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抑菌圈直径)测定 (mm)
本试验为了解青岛地区肠杆菌耐药性,共采集4 个养殖场内8 份病料,经过生化实验等试验分离出8 株肠杆菌。试验表明鸭和鹅分离菌株抗药性以高度敏感为主,多粘菌素B 以中度敏感为主,林可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以低度敏感为主。猪和鸡的分离菌株耐药性高,与养殖场内过度使用抗生素药物有关。15 种抗生素药物种仅有多粘菌素B 以中度敏感为主,这可能与养殖场中更少使用这类抗生素有关。多重耐药肠杆菌的出现对生物卫生造成威胁,本试验表明养殖场中87.5 % 肠杆菌呈多重耐药。
抗生素发现之前,细菌引起的疾病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主要威胁[11-13]。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动物发病和死亡率明显下降。随着抗生素大量使用,特别是越来越多抗生素滥用问题产生,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度越来越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14-15]。肠杆菌科细菌是动物肠道内的常在菌,也是非常敏感的菌株。肠杆菌病的产生与养殖场内的饲养管理、合理用药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临床防治肠杆菌病,不仅要注意抗生素药物使用剂量等,养殖场还应注意饲养管理,不混群饲养,同时增强消毒意识,从而降低环境中致病菌的产生,减少致病菌对动物机体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