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辉
摘要:情境化教学的开展对于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情境化课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理念,利用情境创设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实现教育现代化话而言也具有重要推进作用。本文笔者分别从“多媒体情境、问题式情境、游戏化情境”三点出发探讨情境化教学的相关优势,得出了可以“简化教学重点难点、诱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兴趣”三点优势。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教育现代化
小学数学应用情境化教学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化应用,笔者认为情境化教学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应重点强调课程融合的有效性,第一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有效简化数学学习重点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相应的知识概念进行整合以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第二教师可采用问题式情境教学,围绕文本教材相关知识点设置艺术化提问,以有效诱发学生讨论,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教师可结合学生认知情况设置游戏化情境教学,将数学知识点进行游戏化处理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多媒体情境,简化重点难点
实现教育现代化必然要走向教育信息化,多媒体技术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好多媒体这一良剂,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尤其是要将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简化处理,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情境更能够认知教学重点难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章节教学中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以有效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该章节教学的重点难点为学生难以透彻的理解其中的概念,同时学生也较难以更好的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教学将相关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动画式处理,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认知其中的概念。另外,在相应的案例实施中教师要将信息化技术进行系统整合,如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与梯形的概念可以进行互相转变,利用信息技术的演示能力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利用信息技术围绕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艺术化处理,分批次的、分层的进行讲解,逐步性的化复杂为简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质量。最后,教师应围绕信息化技术的相关特性不断的创新教学形式,如课堂导入环节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课堂评价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课后复习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要结合相应的知识点诉求不断的创新和改变,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问题式情境,诱发学生讨论
课堂氛围的提升旨在学生的有效讨论,而如何实现学生的有效讨论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设计问题式情境教学,通过艺术化提问来诱发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再讨论的过程中扩充思维发展力,进而实现数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例如,设置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从中认知问题和提出问题,以结合后续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多边形的面积》章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相应的教学知识点设置艺术化提问方式,如简单提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求和怎么运算?学生快速说出,然后开始讲述多边形的面积相关概念理论。笔者认为通过问题式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而学生间的讨论又能够诱发学生间思维的碰撞,通过学生间思维的碰撞學生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另外,在实际的问题情境创设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状态设置成艺术性提问,既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方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以确保学生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游戏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化情境的创设对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认知能力为基础,结合学生成长的现实条件不断的创新教学情境,可通过游戏化的情境教学理念将相关知识点学习进行游戏化教学处理,以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可能性》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买卖成对”的游戏活动,比如举办抽奖活动,如在五十个抽奖球当中,有五个是中奖的球,现在有两个人在进行抽奖活动,根据概率统计知识来进行计算,其中的中的概率随时相同的,因此先后顺序是无法左右实际结果的,但很多人却都认为最后一个则有更大的几率中奖,也因此商家可以借此进一步策划相关活动了。笔者在游戏化情境教学中设计了融合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通过“生活+游戏”的教学方式更加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生活+游戏”的教育理念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生活化应用范围,从而实现了数学教学服务生活的教育目标。
总之,情境化教学作为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现代化教育理念不断的创新教育形式,同时教师更要不断的创新情境化教学方式以杜绝学生“审美疲劳”的形成,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解决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问题,最终确保深度学习理念的有效运用,确保学生能力发展符合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汤桂生.小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数学情境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1(31):107-108.
[2]张惠华.情境教学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