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雅莉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美术课程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得到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美术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民间美术艺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美术教师应当在现代教学理念引导之下,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与民间美术资源相关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欲望。美术教师还应当利用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主动性。传承民间艺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小学美术课程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符合教学的需求,满足时代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美术资源 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 教学活动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和发展,学校对于小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小学生可能会在写诗或者唱歌过程中遇到诸多的问题,但每个学生都应当是具有天赋的艺术家。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勾画出自己内心的想法。美术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提高对于美术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美术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在交流中深入地了解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从而利用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使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搭建桥梁,可进一步将民间美术资源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整合,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民间美术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只有充分掌握民间美术资源的特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民间美术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当地的风俗和习惯,也反映着当地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民间美术在民众的生活和民间的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诸多重要的作用,能够满足人们物质性的需求和精神性的需求。美术教师应当在民间美术资源的启发下,结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营造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开发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如民间剪纸艺术、民间泥塑艺术和民间皮影艺术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达到理想的美术课程教学效果。
将民间美术教学资源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促进學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民间传统艺术是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传承和保留下来的重要美术资源,是经过历史的不断筛选留下来的精华。将其融入到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体会到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教师可以对传统的民间艺术进行创新和优化,确保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避免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轨。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传统美术资源也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要求。民间美术资源包罗万象,所涉及的艺术面较广,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教师应当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直观而清晰地向学生呈现出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这对于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气魄和精神。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民族认同感,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使其认识到自我价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民间美术资源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与应用
(一)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长期生活在城市中,导致其想象能力和对于民间美术资源的理解能力偏低。美术教师应当将民间美术教学资源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产生创造的灵感,避免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的美术观念产生分歧,导致美术资源的可操作性较差。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欣赏特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体现出民间美术资源的实用性。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更好地结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民间美术教学资源因不同地区、不同经济、不同文化而有所差异,教师要适当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民间美术资源。比如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关于民间泥塑艺术的创新课程,内容主要以学生熟知的花鸟鱼虫或十二生肖为主,既有趣味性又有实操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兴趣,并建立文化自信,达到教育目的。在传统美术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优化,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要确保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个性需求,满足学生的欣赏层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资源。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美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民间美术素养。
(二)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创作的兴趣
民间美术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多样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带有强烈的民族观念和民间艺术色彩。教师应当将民间教学资源应用在小学美术的课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知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创新教学方法,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民间美术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更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对于民间美术资源欣赏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还应当注重为学生营造与民间美术资源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教学资源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着良好的指引作用。我们专门为学生配备了艺术多媒体教室供其观看相关视频、接触相关材料,让学生更直观、更立体地了解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开展美术泥塑等诸多教学活动,既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欣赏能力,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都有利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
(三)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美术教师应当注重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不断的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身人格魅力,提高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师还应当善于开发利用当地的美术教学资源,结合自身美术教学理论素养,开展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促进美术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美术知识,扩大学生的艺术想象空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美术教师应当善于利用民间美术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于当地朴素民风和人情美的认知,激发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积累教学经验,才能够开展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特征的民间美术教学活动,提高美术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田浩,李伟.小学教育中的民间美术活态教学研究[J].美术大观,2018(6):124-125.
[2]李逢斌.探析版画进入小学美术常规课堂教学的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66.
[3]王妍霞.传承文化 凸显特色——浅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民间传统美术的植入[J].教书育人,2017(16):20.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