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玲 顾海鸥 张瑞桐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早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就开始实施科教结合的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系列的活动切实推动了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2010年以后,各高校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到了人才培养体系中,各种竞赛成为常态。2015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局面。同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各高校应继续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尽快解决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的多样化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作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更需要为国家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培养多样化创新创业人才贡献力量。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团队参与并见证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在不断总结、不断成长,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如下问题。
第一,引导在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时候,学生们热情高涨,但是实践能力和创业思路有局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们社会经验少,以往的学习主要以理论知识类为主,社会实践类知识几乎没有涉及或者参与社会实践类的活动深度不够。
第二,学生们刚刚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阶段,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刚刚开始,甚至有的学生还没有开始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处于大学生活的适应阶段。此时的学生对于未来职业、创业或者发展方向等概念都还是很模糊的。
第三,随着创新创业项目的不断打磨与深入,作为指导教师的笔者也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因为高校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直接来到了教育工作岗位,几乎没有创业经历,所有经验都来自于学习往届参赛项目以及各种参考资料。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团队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如下解决思路。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国家为了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国家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各种机制保障,并且建立健全了高校创新创业体制,各高校积极配合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以百万计的沉积数量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就业压力,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例如,国家为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1]。针对符合条件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为1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参照贷款基准利率,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个人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在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的,由财政给予贴息。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政策是,本人持人社部门核发的《就业创业证》(注明“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关税收支持政策[2]。
创业是一条非常艰辛的道路,为使大学生积累更多的创业经验,并且在不断试错中付出最少的成本,收获最多的经验,各高校推出了一系列推动性政策。
一是提供硬件支持。各高校建立青创工社或者创新创业产业园,为孵化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场地、设备甚至资金支持。二是提供参加赛事的政策支持。各高校将参赛奖项与校内专职教师职称评定进行挂钩,提高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目前,大学生参加最多的赛事有“互联网+”“创青春”和“挑战杯”等创业竞赛。各高校为了备战比赛,甚至提前一年开始准备项目,不间断进行校内选拔,聘请专家针对项目进行打磨,使得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快速提升。
针对创新创业的切入点就是与专业相结合,并且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实际教学模块,从而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将通识课程作为基础普及纳入教学大纲,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双创教育基础知识、文化精神、综合素质培养。实现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并且组织各种创新创业培训活动与竞赛,可以采用以赛代考的形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当前,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还是只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部分学生。若想更好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必要的一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更侧重的是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要想实现二者在专业和技能层面的融合,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完善课程设置与内容,同时扩大教育面,达成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中融入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和成果产出的理念,如幼儿舞蹈编创、幼儿绘本制作、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头脑风暴,发散思维,激发创作欲望,产出精品原创作品。学校也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利用校企合作等资源,让学生参与到项目或企业的生产设计、产品研发等环节,既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使创新与实践并重。
同时将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使教学直接针对岗位职责。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以课程为载体,打造集教育、创业实践、项目孵化和项目指导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学平台。增强活动与专业学习的关联度,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专业特色,聘请专业教师和行业导师共同参与指导。除了讲座、沙龙等理论性活动,还可拓展更多竞赛类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成果展等。同时完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富有活力的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创业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指导作用。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推进,提升了高职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造能力[3]。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在创业过程中所具备的责任感还不能满足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思想政治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身心得到洗礼,明确个人发展目标,促进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教育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培养良好的人格与品质。首先,做好思政元素与通识课程相结合,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等,引导学生通过对自身性格、特点、优势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以及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特点和就业前景进行分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职业道德、奉献精神、爱国主义等情怀渗透,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感知知识背后的精神能量,充分发挥思政元素的教育功能和引导作用,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其次,要做好思政元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在社会实践方案策划中明确目标及价值追求,通过系统化、个性化的创业学习,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互动实践,发觉自身优势与差距,不断反思。学校层面也需要在创业过程中积极解决学生困惑,整合创业成功经典案例,分享知名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创新思维及创业精神,树立榜样意识、团队意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创新创业的乐趣,增强积极进取的毅力,以达到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回馈社会的目的。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了职业态度、专业精神和人文素养[4]。祖国的日益强大,也少不了如吴伟仁、张荣桥、南仁东等“大国工匠”的默默付出。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的主阵地,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还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创新应变的能力和对职业的敬畏心,这正是“工匠精神”的内在特质。大学生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岗位竞争,更要戒除浮躁心理和就业的盲目性、功利性,养成踏实、专注、严谨的思考习惯和工作态度及不断创新、挑战自我的精神,从而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应对更多机遇和挑战,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薄弱的问题,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对创新创业的开展仍然是学校个别职能部门牵头组织讲座、培训、沙龙等大班授课或慕课学习。对于实践平台的搭建、专业课程的补充还不完善。为提高创新创业的教学质量,各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导师+专业导师+创业导师的教师梯队。职业生涯规划导师可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规划激发学生潜能,通过更合理、更高效的规划帮助学生走向自我实现。专业课导师可侧重于专业创新点挖掘,立足专业发散思维,形成教学成果及项目雏形。创业导师可注重于项目孵化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分析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聘请兼职教师的方式加强创业项目孵化的指导能力,聘请真正的行业专家指导学生如何创业,助力学生创业项目落地走实。
创新创业教育往往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但现阶段校内专职教师普遍缺失创业经验,而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既需要理论研究又需要实践探索,因此,高校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需要挖掘自身特色,推进相关专业融合,并鼓励专任教师进行跨学科学习。例如,教师需要精通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及专业知识。因此,全面的培训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及开拓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段性和连贯性,在学生大一阶段注重通识教育及基础教育,增强学生对形势的了解,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大二、大三阶段注重实践,通过创业沙龙、校赛省赛等,将学生的创业项目进一步孵化成熟。大四实习阶段需鼓励学生在实训中提升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岗位中探索新元素,迎接新挑战。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
大部分高职院校现有专业教师缺乏企业任职和实践经验,难免对行业的形势和发展缺乏敏锐度。企业实践有助于教师真实地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国家政策的把控、行业发展趋势的敏感度,从而判断校内专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可以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开发创新创业潜在项目,实现既懂教学,又懂社会需求。通过搭建开放的实践平台、多元融合的师资资源,来实现双创教育的开放发展。
总之,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立足于职业教育现状,结合专业技能,从职业教育定位、课程建设和师资梯队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多学习,多思考,才能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