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胜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p182)“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p331)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就必须在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不能离开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政治逻辑,孤立谈以学生为主体这个问题。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逻辑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逻辑的现实统一,才能真正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改革的根本所在,从而也就真正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p33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高校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知识体系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更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一方面,可以继承和弘扬我们党重视思政课建设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新时代为“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发挥“铸魂育人”的政治引导、理论指导和价值传导的基本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首先就必须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每一个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自觉意识。
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从方法论上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更要从世界观问题上解决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但是,从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来看,学界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的重点无疑集中在方法论问题上。有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反映了目前学界在这方面的认识与实践:(1)实践教学论。有人认为,长期以来,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个较普遍现象。由于忽视或轻视实践教学,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因为理论教学的抽象性而拒绝理论的认知和接受。所以,应大力倡导实践教学,使其经常化、普遍化、社会化、基地化、制度化,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增加感性认识、增进社会认同感,构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现代技术论。有人认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技术手段落后,这是大学生疏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所在,所以,应更新教学手段,广泛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并且运用微课、微博、微信等现代新媒介参与教学,推广智慧课堂,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技术的支撑下构建一个多维的开放的教学空间。(3)方法创新论。有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占据课堂、留住学生、赢得学生喜爱,必须克服单一的教学方法,在方法上进行改进与创新,将教学的单向运动变为双向运动,使课堂教学不是通过灌输而是建立在讨论的基础之上,构建师生对话、互动的教学机制。(4)主体中心论。有人认为,以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即教学活动中出现“人”的空场,大学生仅仅是作为客体存在的教学对象,所以作为被动者、他者,大学生是无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取得自我的身份认同、获得自我的精神归属,所以应彻底更新教学理念,变客体为主体、变边缘为中心,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5)专题教学论。有人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将教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即没有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没有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呈现无序性、保守性,所以,应积极开展专题教学,将学术讲座和课堂讲解结合起来,以前沿问题引导教学活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术空间。
以上几种有代表的教学观点分别从教学形式、教学中介和教学理念上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而展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能性。但是,这些教学改革观点也有存疑之处:(1)从实践教学来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都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开展实践教学,目的在于从直接的生活过程中还原理论的现实性、具体性、真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实践教学,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改革的重要途径。但是,问题在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理论教学始终是教学的基本途径和主渠道,实践教学则是必要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起着丰富、完善、验证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但它毕竟不是理论论证与阐释,而理论论证与阐释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因为只有通过系统的理论论证和理论阐释,才能表达理论的说服力,才能呈现理论的逻辑性与历史性,才能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担的知识传授、思想引领和信仰建构三者统一起来。实践教学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所以实践教学不能也不可能取代理论教学的中心地位。否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实践课程而不是实践教学。(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无疑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无论是逻辑性的阐述还是历史性的还原,都难以在一个有限的时空里自动生成,而必须依赖技术和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方法支撑。所以,建立在技术和方法基础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可以摆脱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时间与空间、教材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等诸多矛盾,创新了教学过程,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精神和方向。但是,现代技术和方法,都属于教学中介环节,在教学活动中是非独立的存在,必须依赖于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所以,技术和方法的教学改革,也不能取代理论教学的根本内容。否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教育技术课程、实验课程或其他大学课程而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3)将教学对象变为教学主体,彰显大学生的主体性存在,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这是主体中心论的合理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实践教学,还是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都必须统一、落实到大学生这一层面上来。但如果不改变大学生的对象者身份,不改变大学生被动的他者角色,这些改革也将最终失去其存在价值和意义。所以,只有改变大学生的无主体意识,从客体变为主体、从被动变为主动、从边缘变为中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真正发现“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中心论真正确立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改革。但是,问题在于,主体中心的教学改革只是改变了教学理念。如果这一教学理念背离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前提性问题,或者与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相矛盾,那么,主体中心论最后仍流于形式,而不能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4)开展专题教学,将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也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但是,专题教学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前期的理论学习并具备其他有关要素,专题教学能否破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难题,也是令人存疑的命题;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那么,这样的专题教学的意义也是非常有限的。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体现时代精神。无论哪种形式的教学改革,都必须以学生为根本、以问题为导向,要始终着眼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际。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大的实际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从课程体系到学科体系的转变,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再是一个小众化的课程教学问题,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大问题。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度,其教学也就必须充分反映、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抓住“人”、说服“人”的问题,这无疑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前提性问题。只有从这个前提性问题出发,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人”的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的改革和教学中介改革才能统一起来、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才能统一起来,从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效应才能真正转化为实践效应。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所谓问题,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所在,是该事物所固有的内在性规定。问题在其存在和发展中,也总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必须抓住真正的问题或者问题的中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改革中必然会面临各种问题。上文所列举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无疑是对教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所做出的思考与回应的表现。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问题导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什么样的问题,必然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样,有什么样的问题导向,也必然有什么样的教学效能和教学效果。这里要说明的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的任何探讨,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需要的,也是有价值的。然而,问题的根本不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有意思,而在于如何有意义;不在于教学的手段是什么,而在于教学本身,即教给谁、教什么。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但在实践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存在着形式与内容相分离、对立的情况。为了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所以,回到问题本身、回到教育本身,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前提性条件。以问题为导向,就是要以人这个前提性问题为导向,将前提性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贯穿于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全部过程。
以人作为前提性问题,并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现实出发,这正是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前提性反思的价值所在。作为前提的人,既是作为历史前提的人,也是作为现实生活的人。所谓作为历史前提的人,就是说人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是在人的劳动实践中生产出来的。“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3](p519)离开了人的生产活动,人不可能将自身同动物真正区别开来,从而人对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动物对自然的关系。所以说历史是以人的实践性存在为前提的,从而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3](p528)所谓作为现实生活的人,就是说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现实关系中,人的本质则是这个现实关系总和的科学概括。“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念上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这种差别不是我们为每个时代划定的,而是每个时代本身在既定的各种不同的因素之间划定的,而且不是根据概念而是在物质生活冲突的影响下划定的。”[3](p574)任何一个理论、任何历史观的构建,都必须围绕人这一作为历史前提的社会存在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不例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的本质性区别是,它必须以此为自身的前提,并且从这一前提出发。正是在这一前提中,作为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问题才以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而呈现;也正是在这一前提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特有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才紧密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对作为历史前提的人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或者停留于抽象概念的讲解,或者止步于日常经验的直观。不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入多少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少教学方法、创新多少教学理念,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变为一般知识型课程。所以说,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讲好思政课不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2]这个要求,除了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形势发展外,还包括必须从理论上把握和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性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性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哲学的根本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观的过程中,就是将现实的人作为逻辑起点,在“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并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社会意识的发展及其本质,从而对历史做出科学的理解,“完整地描述事物”,[3](p544)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门科学。毋庸置疑,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历史、认识人自身的理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去认识和把握其教学的前提性问题。由此,我们就会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性问题是由两个方面所构成的: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逻辑。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是人民性。人民教育是党的主张、人民意志和民族发展的有机统一。“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习近平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而精辟地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前提性问题中所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逻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抓住“人”,首先就必须抓住人民这个作为真正的人的中心。这是因为,人民的现实性和本质性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实现了高度统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人民是党的执政根基,党是人民的先锋队;人民的利益体现为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和党的利益。所以说,只有抓住了人民这个中心,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找到了方向、就有了根基。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逻辑。任何教学活动都有其教学规律,都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中介所组成的。在这个教学结构中,学生无疑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主体性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教学效果是否落实。所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是所有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仅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是前提性问题。就是说,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把学生作为人、作为主体的人来把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受教育者,是作为知识的传授、理论的讲解的对象而存在。这是事实,也是教学一般规律所要求的。但是,作为“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超越对象性存在的思维,而应从主体性思维来把握。这就要求我们,从作为人的存在中认识和把握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其一。其二,作为主体性存在,学生不是原子式的个人,而是作为社会的人进入教学活动的。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学生为主体的逻辑,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的精英人物,也不是把课堂变为少数人自我奋斗、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价值舞台,而是要把解决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人这些根本性关系作为基本内容,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引领,最终达到从学生到人民这一逻辑转换、价值提升。作为个人,学生是否具有人民的属性,这不是一个先天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命题。学生向人民的逻辑转换和价值提升,既有实践机制,也有理论机制。从理论上说,学生作为个体是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解决好科学信仰的问题,是否具有人民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实现这一点。如果没有在思想上、理论上真正解决为谁学习、学什么的问题,那么,以后就是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其行动也是盲目的,这就和创造历史、变革现实、创造美好生活的人民这一根本属性相距甚远。
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逻辑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逻辑,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二者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性存在。我们只有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逻辑前提。离开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政课堂就会演变为宣扬个人主义的场所,尽管也在凸显人的主体性,但却是以分离或者背弃人民逻辑为前提的;离开了以学生为主体,思政课堂就不接“地气”,在问题和学生之间形成“二律背反”,即,问题不能反映学生,学生不关心问题,从而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主体性也难以最终构建。只有将以人民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主体这两个逻辑前提统一起来,实现政治逻辑和教学逻辑的现实结合,才能为思政课学习彻底解决好为谁学习、为谁服务的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出发、从实际出发,为思政课堂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割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内在关系,从而最终削弱和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科学发展。
在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深入认识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主体两个逻辑命题,对正确理解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深入理解党和人民对教育培养人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如何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说服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几个方面,将以人民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主体两个逻辑命题和基本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真正体现出其前提性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精神和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理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体系严密、逻辑严整,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这一科学体系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就是人。不可否认,在数千年的人类思想史上,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理论和学术派别不计其数,但是,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作为人的根本命题提出来,这是其他任何理论体系和思想学说所做不到的。尽管在人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各种理论也提出了许多合理性的见解和论述,但由于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从而也就没有一种理论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人的存在之“谜”,从而也就无法真正揭示人的本质。所以,人的问题就如同一个历史的“暗箱”耸立在人类思想认识的入口处。只有打开这个“暗箱”,人的存在之“谜”才会显现,历史发展规律才会被认识和利用。马克思主义将人的问题建立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门科学,从而发现了“现实的人”这个理论入口处,并由此深入历史的深处和根基处,发现整个人类历史、特别是现代社会的活动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指明了无产阶级的现实境遇和历史使命,提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命题,从此整个无产阶级有了斗争的思想武器、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并未因为历史的发展而失去其真理性价值和力量。当代世界的时代逻辑证明,马克思主义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和良心。作为专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精神和真理力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2]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逻辑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逻辑才能体现出来。
其次,坚持以彻底的理论说服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和专业性很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2]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思想空间,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重要的理论任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必然会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是处在思维最活跃状态的青年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身独立思考的表现,这些问题也是他们作为主体性存在的价值观形塑期的反映。我们应该予以鼓励和倡导。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的批判精神的内在要求。因此,问题不在于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而在于我们用什么理论去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畏惧问题、也从不回避问题。相反,正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抓住事物的根本、说服人的理论优势就充分展现出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围绕学生的问题,从学生的思想困惑、理论疑惑中抓住问题,从而说服学生。不是任何理论都能做到抓住问题,说服学生。只有彻底的理论才能做到这一点。“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p11)理论一经说服学生,就能掌握他,从而也就变成物质力量。这就是说服人的理论效应。在这里,说服人,就是面向学生、解决问题,抓住学生这个人本身。所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彻底的理论,具有说服人的理论能力和真理力量。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以彻底的理论说服人,掌握学生,使其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践行者。
再次,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学生来说,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最终形成,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当今世界和中国都不是自我封闭的空间。开放的世界正在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中国也日益以不同的方式走向世界。开放的社会必然是各种思潮、各种理论和各种价值观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斗争、相互融合的现实世界。这种多元文化、多元价值也必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呈现。学生中的问题,也有一些与此相关。所以,我们必须将学生个体的价值观的建构建立在人民创造历史、以人民为中心历史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价值观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自行其是。只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充分运用事实和道理,讲好中国故事,就会让学生独立做出判断,自主做出结论,从而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意识到在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为人民、为民族、为社会做贡献与实现个人奋斗、个人价值的一致性,从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自觉做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建设者。
最后,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现实结合。马克思主义虽然具有解释世界的功能,但从来不奢求、也不幻想成为哲学家书斋里的个人作品。“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p502)成为人民手中改造世界、变革社会、锻造自我的思维武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旨归和使命。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一旨归和使命,就是要内在转化为学生走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道路的自觉行动。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鲜明的特征。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对问题的思考、对价值观的选择,最终都要在实践中证明和充实。否则,就是空头的演说家。人民并不欢迎这样的空头的演说家,而是需要有思想、有信仰、有文化、有行动、有创造的青年。因此,青年学生只有将所学到的理论和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真理性的力量才会变成现实的存在、物质的财富,从而青年学生自身也就具备人民的属性,成为人民中的一员。所以说,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逻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逻辑就有了现实统一的条件。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效应。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一个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尽管当今世界还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全球化进程中的逆全球化力量也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但是,我们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抓住了现代化发展的新机遇,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历史性变革和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发展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这一历史性发展无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机遇。从根本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主导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效应和实践效应,这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价值所在。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推动其内涵式发展、协同发展,实现教学的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而且更要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人的根本问题上,推进以人民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主导两个基本原则的内在统一,从思想认识上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