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多 刘学峰
(1.2.武汉市互联网舆情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4)
近几年来,一些权威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正在走上网络舆论的前台,成为影响网络舆论生态的主力军。一方面,这是当今网络舆论平台形成新格局而引起的变化;另一方面,这与一系列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根据人民网《2020年互联网舆情形势分析与展望》,舆情态势中的几个特点与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密切,包括直面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政策法规吸引舆论聚焦,热点案件处置获得好评,突发事件增加焦虑情绪,公共安全成为舆论热点,科技创新作用更加凸显,教育文化发展备受关注等。[1]人民网《2018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分析报告》也指出,舆情更多表现为城市居民的关切,担心财产缩水、被“割韭菜”,集中凸显民众焦虑情绪。民生与公共安全领域的问题占据20件热点舆情事件的一半。中等收入群体已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力军,其最关注医疗、人身安全、教育公平、收入、住房、阶层流动等事关生活质量和发展前景的话题,且掌握网上部分话语权。[2]公共管理活动的舆论热点也往往涉及中等收入群体,易导致中等收入群体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极度的焦虑感。这些焦躁的情绪投射到网上,形成了一系列带有中等收入群体特色的舆情事件。分析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特点,剖析其影响甚至主导网络舆论的原因,研究相应的对策,是当前网络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
早在2015年10月13日,瑞信(Credit Suisse)发布的 “2015全球财富报告”指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人口,已达到1.09亿人,超过了美国的9200万。该报告还提到,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财富在房产上的配置比例过高,达到79.5%,而金融资产的比例过低,只有10.8%。[3]我国已经是一个中等收入群体大国。
中等收入群体有很多定义,国际公认的标准是收入处于社会平均收入或收入中位数及其附近区间的劳动者。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收入等于、稍低于或略高于平均水平,均可视为中等收入水平。对于中国而言,近年来,中等收入标准可以被定义为年收入6万至12万元。此外,家庭还有一定的储蓄和其他货币性资产,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至34%左右。发达地区的标准可以略高于此标准,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可以略低于此标准。[4]
中等收入群体影响经济的发展、政权的稳固。国家的持续繁荣依赖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稳定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等收入群体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当前,中等收入群体在政治经济层面以及社会文化层面,都已经展现出自己的影响力。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收入水平严重分化,中等收入群体受到更多挤压。在中国,虽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放缓,但仍然保持6%-7%的增长速度。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中等收入群体的状况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也至关重要。[5]
中等收入群体一直是家庭消费的主要动力,是消费经济的基本盘。他们是住房、汽车和大件消费品的主要购买者。新常态下,国家致力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包括教育、金融、卫生、文化、旅游、体育等,中等收入群体仍然是“大客户”。中等收入群体不仅是个性化和创新型消费的买家,也是新消费的供应者。中等收入群体创造的供给和需求,是中国各种产业的真正风口。因此,从政府层面看,供给侧改革是权力下放、减税和降费;从市场层面看,是降低成本、松绑管制;从个人层面看,实际上是创造一个敢于消费和愿意消费的市场环境,特别是最大限度地释放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
中等收入群体还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实践者。他们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勇于创新,率先突破瓶颈,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等收入群体的创新创业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稳定增长、造福民生。与此同时,扩大就业有利于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正处于从“金字塔形”到“纺锤形”的过渡时期,中等收入群体正在发展壮大,成为社会的主体力量。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因其活跃的社会行为而被舆论关注。另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由于特殊的社会地位主动进入舆论场,成为舆论聚光灯下的主角。
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在经济转型期间面临着财富保值和持续增长的需求,产生较多不确定性的焦虑。一方面,重视房子、理财、税收负担、收入变化等关系自身切身利益的问题。另一方面,重视人身财产安全和发展权利,关心教育和环境并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近几年来,常州“毒地”风波、青年魏则西之死、高考招生名额纷争等一系列舆情事件,都是中等收入群体的焦虑投射。
随着政府网络管理力度的加大和互联网生态环境的变化,曾活跃于“两微一端”的网络“大V”转向商业化或经营公众号,给中等收入群体腾出了话语空间。随着曾经的舆论高地如网络论坛、贴吧的衰落,活跃于其中的“草根”群体失去了网络民间话语的主导权。知乎、果壳网等网站的兴起以及微博活跃度的回暖,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发声的主要阵地。近年来,微博用户年轻化、话题轻型化,而知乎等问答型社区、果壳网等垂直专业网站成为网络舆论新的策源地,聚集着大量以知识分子和职业经理人为代表的中等收入群体。
近几年,弱势群体和反腐败等热门话题逐渐冷却下来,涉及中等收入群体切身利益的许多安全问题进入舆论场中心。雷洋事件、雾霾污染等与群众人身安全和健康密切相关的事件,成为爆炸性的热议话题,有的甚至贯穿全年。与反腐败和草根阶层利益相比,安全与健康更加关系中等收入群体的生存和生活。这些事件涉及中等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引起他们对现状的担忧,并使他们努力在公众舆论中大声疾呼。从相关热点事件引发的激烈辩论中,可以看到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参与网络舆论的深度,此群体已然成为网络舆论的强势力量。
医疗、教育等社会热点问题影响中等收入群体的行为取向,并以网络媒体的方式反映表现他们的焦虑情绪。在医疗领域,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的系列案件、广东弑医事件等引起网民对医疗监督、医患关系、医疗改革等问题的讨论;魏则西事件暴露百度医疗竞价排名、莆田系承包医院科室和医疗监管漏洞等多种医疗混乱现象。2016年5月9日,由国家网信办和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的联合调查组向社会公布了调查结果,责成百度公司立即整改,获得舆论肯定。网民认为,对百度调查和提出整改的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依法治理互联网的态度和决心。
在教育领域,高招指标跨省调剂事件引发江苏等地考生家长街头聚集,网上对教育公平、统一高考分数线的呼吁强烈。根据有关分析,在制定指标调出计划时,政府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公布涉及的批次和院校以及高考后的整体录取情况。如果这些关键信息没有及时公布,由于信息缺失,家长会感到焦虑甚至恐慌。新疆、内蒙古、北京、江苏等省市校园的“问题跑道”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发文追问,校园安全和校园环境问题一时成为热门话题。近几年,少数学校出现的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暴力事件,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引起网络舆论的强烈反响。
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魏则西事件”、抗议高考招生指标调整和其他公共事件的网络抗议活动中,都表现出中等收入群体对医疗健康、人身安全、教育、环保等问题的网络参与成为当前舆情的高敏感领域。
中等收入群体承受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各种社会问题迫使他们走向舆论前台。他们面临购房、孩子教育等多方面的压力。已经购置房产的大多数中等收入群体因考虑偿还房贷而不会轻易变换工作。深圳华为资深员工辞职感言引发网上热议就是典型的案例。孩子教育则是另一个大难题,他们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较大,追求更为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江苏省抗议“高考减招调整”事件中,家长们的激烈情绪可见其对教育的重视,热播剧《小别离》更是反映了中等收入群体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焦虑。
除了对子女教育的关注,中等收入群体的舆论场中医疗、税收等话题的热度也很高。“河北衡水男子怀疑医生救治不力对其连捅数刀”“广东医生陈仲伟被患者尾随砍杀”“北医三院产妇死亡家属大闹医院”等医患矛盾事件引发网络广泛讨论。居民看病保障和医生人身安全保护等诸多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除了这些问题,税收问题一再引发激烈的讨论。一是个税引起广泛讨论和关注,二是中小企业的税收问题,作为中等收入群体的一部分,中小企业主对于纳税问题尤其敏感。[6]
同时,环境问题也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舆论热点。食品安全、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对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中等收入群体而言,对自身健康和安全问题更为关心。
当前,中国涉警涉法类舆情事件的发酵传播对社会生活造成多方面的影响。网络新闻和微博是涉警涉法舆情主要的首曝媒体类型。一些不规范执法事件和刑事案件引起了网络舆论的广泛关注,呼吁的重点是执法规范化和信息透明化。雷洋案、“兰州和平派出所民警暴力执法,用警棍殴打大学生”“江苏兴化交警死亡其妻质疑死因”“深圳两女孩逛街因未带身份证遭到强制传唤”等事件受到较多关注,不仅对网络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还给警察形象和司法公信力带来一定的挑战。
涉警涉法热点舆情事件中,“标签化传播”起着突出的作用。媒体和网民先入为主的“标签化”操作,不仅影响网民对事件真相的全面认知,也刺激了网络热度,使得舆情扩大化。此外,个别涉事机关的舆情处置仍然是陈旧思维,如沿袭“重办案、轻释疑”“不肯说、不快说”等习惯,刺激舆论产生逆反。最后,网民对涉警舆情“推人及己”的焦虑引发强烈的代入感。普通人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雷洋”的接力反问,直接影响网民对事件的看法。
中等收入群体在网络舆论中具有一定的社会话语权,他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来解构原有的话语体系。与社会底层相比,他们掌握知识和文化,熟练掌握新媒体,谙熟新媒体的沟通技巧,且群体人员数量较大,逐渐成为舆论领域的主力军,促进舆情的发酵和传播。
由共同利益诉求而结成的中等收入群体网上联合,易产生较大的舆情效应。律师吴良述裤腿被撕烂一事是较为典型的案例。2016年6月3日上午,吴良述与法警拉扯中,导致外裤脱线、撕开,当天下午,吴良述裤腿被撕烂一事经微博“大V”图文并茂地发布后,大量代表中等收入群体的律师介入此事,纷纷“求真相”,甚至形成千人维权,在南宁举行“吴良述律师执业维权研讨会”。在这种情况下,律师团体是舆论场发声的主力,迫使涉事法院在舆论压力下,多次予以回应,最终向吴良述律师公开道歉,表示愿意赔偿,同时还通报称“经过依法审查,法院决定对吴良述律师代理的合同纠纷案给予立案”。
虽然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人们一致认为他们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和可观的收入,是大众意义上的高知分子。与底层民众相比,中等收入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和成熟的价值观,权利意识、公民意识强烈,注重平等和程序正义。他们大多推崇法律的权威,习惯借鉴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和体系来比照国内环境,极力维护自身权益并积极为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群体和事件“争取正义”。雷洋事件就是涉及中等收入群体的代表性事件。以人大校友为首的中等收入群体聚集在网络中,从法律角度监督雷洋案的进展情况,并根据法律不断提出诉求。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人民的收入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中等收入群体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在满足自身对高质量生活品质的追求中,对未来表现出焦虑担忧情绪。为此,他们往往站在自己群体利益的立场,不断呼吁改革资源配置等问题,以缩小收入差距。魏则西事件引发公众对竞价排名和莆田系的抵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担心。莆田系出高价占据搜索结果前列,获取流量变现的机会。大学生魏则西通过搜索引擎找医院治病,落得人财两空的结果,促使作为舆论主力的中等收入群体集体发声。
加强网民类别的分析,倾听各群体的观点和诉求,针对性地释疑解惑、沟通交流,是当前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和网上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中等收入群体数量的增加,这一群体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亟需加强宣传引导,注重沟通交流,既要依靠主流媒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清朗的网络舆论空间,又要针对中等收入群体的舆情特点进行预判和引导,提升及时处置问题的能力。
各大媒体要加强党和国家重大题材的新闻推送,鼓励各类媒体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采用图解新闻、数据可视化等具有亲和力的技术形态,全面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树立党和政府始终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加大对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解读,引导包括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广大民众正确把握政策精神、增强改革发展信心,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倾听网络声音,关注网络民情,做好网上群众工作,团结中等收入群体,化解负面舆情。一是切实办好网上政务平台,完善网上办事流程。针对中等收入群体熟悉新媒体的特点,积极开通政务微信、微博、信访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开辟网上征求意见专栏,畅通群众网络沟通渠道。二是做好中等收入群体的沟通交流工作,坚持网上网下同时下功夫,积极为包括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广大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三是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推动网上办理等政务服务改革,创新行政审批模式,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最大限度地保护支持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时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他强调,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发挥好企业家作用,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加强产权保护,加强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保护,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技能人才、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群体的激励计划,目标是让更多的人成为中等收入者。稳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预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强中等收入群体的财产安全感,有助于增强该群体的向心力、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减少网络舆情的发生。
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自媒体等舆论场构成最新的网络舆论场格局。顺应新趋势,需要建立细致、有效、针对性强的沟通、交流、舆论引导策略。要建立信息监测、研判机制,完善舆情案例库、数据库。可以从以往舆情案例的演变梳理中发现舆情演变的规律,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舆情。相关部门对负面舆情不能回避、不能塞责,应该以开诚布公的态度,就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事实清晰、证据确凿的信息发布,达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目的。
近年来网络舆情压力呈现出“两个转移”的特点:一是从小城市和城乡结合部向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转移;二是从国家管理层面如吏治、反腐问题,向个人利益相关层面如教育、楼市、股市、个税、雾霾、移动出行、基层执法冲突等问题转移。这反映出当前的网络舆情涉及社会各阶层,且中等收入群体往往会成为网络热点议题的积极参与者甚至是议程设置者。引导中等收入群体网络舆情,要掌握中等收入群体的关注点、焦虑度和兴趣走向,建立舆情监测和实时调查系统,及时了解他们的整体情绪走势,从该群体认知规律出发做好政策解读和情绪疏导工作,促进其正面解读社会现象和国家政策,让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由此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增强整个网络舆论场和社会舆论场的正能量。同时,有必要提高政府处置突发舆情的能力,完善应急预案,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舆论,营造清朗的网络舆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