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的演变和流行

2021-01-12 07:31陈秀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模因流行语陈独秀

■陈秀兰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在中国的网络流行语界,“梗”是近年来经常被提到的词,常用来指因某件事、某首歌曲或某个人物等的影响而在网络上经常被使用的网络流行语,如“了解一下”“打all”“确认过眼神”“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梗”在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流行和再创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词义容易被不断扩大和引申,且其在使用中往往带有幽默意涵。在国际网络流行语研究领域,随着网络文化研究的兴起,新的名词“网络模因(internet meme)”开始出现。这一概念最初由MikeGodwin在1993年6月的《连线》杂志中提出,虽然“网络模因”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众多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一个延续性的活动,主要为了幽默目的,可能涉及各种现有的互联网文化或亚文化现象,一般采用图像宏、GIF动画或视频的形式,亦或是一个单词或短语,有时甚至包括故意拼写错误的单词或被破坏的语法[1]。从此意义上说,网络模因与“梗”相似,因为两者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创造幽默的文化意境,同时两者都具有一定的演变发展能力。

模因论(memetics)是网络流行语研究中经常被用到的理论,该理论是Dawkins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提出的用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它借用生物进化模式探讨文化模因的复制、传播和进化过程,对文化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中出现的诸多一脉相承的现象进行诠释。该理论认为模因为文化传播的单位,模仿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2]。但是随着网络模因研究的深入,模因论似乎已不能很好地解释网络模因流行和发展的规律,众多学者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网络模因的实质,如:Zhao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模因的流行性[3];Marino从符号学切入,认为模因的流行取决于语法上的可模仿性和可转化性,以及语义上鲜明有趣的元素[4]。

Wiggins和 Bowers通过借用 Giddens A(1984)的结构理论来解释具有文体特征的网络模因的发展模型,给网络模因的研究带来独到的见解[5]。曹进和梁海英也以罗杰斯(2016)的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以及Paull(2009)的模因地图为标注方法,探究了网络模因的演绎渐进途径[6]。由于Wiggins和Bowers对网络模因的文体发展证明了模因的持续转换与使用者参与的生成能力有关,而这些变化可以用结构来定位,因此给模因研究带来了动力。本文拟应用Wiggins和Bowers的网络模因结构化发展和分类观点,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梗”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和演变规律,为网络模因的结构化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一、具有网络模因属性的“梗”

在互联网文化中,社交网络每天都在不停止地创造和发布各种网络模因,从使用特征看,网络模因和“梗”两者使用目的基本相同,都是为了创造幽默的文化意境,同时两者都具有一定的演变能力。网络模因是由突现的模因发展而来的,Wiggins和Bowers把突现的模因定义为可改变或重新混合传播的媒介,用以取代Jenkins的术语“可传播媒体”。“梗”则来源于中国网络文化情境下的流行语,是伴随网络流行语的流行而被提取的精华形式,结构上没有网络流行语那么固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从中文的字义角度看,“梗”最初的意义为“植物的根或茎”,随着“节头”的长高,茎叶不断发展,体现出纷繁叶茂的景象,但同时又离不开作为“主干”的“梗”的支撑。如今,“这又是什么梗?”是一句在网络上时常会遇到的发问。来源于网络流行语的“梗”在开始时形式相对固定,类似于成语,这样有利于其在短时间迅速传播,体现出一般模因具有的病毒性特征。但由于网络社交环境的特殊性,使用者来自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使用“梗”的意图各有差异,单一的“梗”无法满足他们的使用需求,因此各种“梗”的变体应运而生。

以2015年流行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梗”为例,这个“梗”出自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教师的辞职信,她的辞职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7]。这封辞职信后来被发布到网络上,网友们被这位女教师的自由洒脱折服。这个“梗”开始走红网络,引起很多年轻人的共鸣,表达出年轻人对未知世界的认知渴望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因此被大量地转载。随着该词的转载率越来越高,在使用过程中慢慢衍生出了许多变体,如“世界那么大,你怎么不去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没钱怎么办”“世界那么大,我想慢慢看”,甚至有一些仅保留原“梗”但主题意思已发生改变的结构,如“钱包那么小,哪也去不了”“世界那么大,没有我的家”等。

模因论认为模因是被复制的文化信息,模仿则是实现复制的关键点。但是Weng,et al.建议,依靠“流行病学模型”将模因模型限制在生物和进化中的模型实则是使用模因的错误类比[8]。流行于网络的模因借网络这个崇尚创意和张扬个性的特殊环境,在应用时虽然还具有病毒式传播的特征,但是更强调人为的创造,而且这是它们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9]。就连道金斯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也提出他对网络模因概念的新看法,在他看来,网络模因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异,并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通过对最初想法的劫持而产生,不是通过随机机会进行变异,而是由人类创造力依据所必需的社会和文化元素进行改变[10]。

二、“梗”的演变过程

“梗”不仅可以是文字形式,还可以是图像和GIF动画或视频的形式。随着对“梗”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已不再被简单地看成“文字病毒”,更多时候则是作为文化发展的催化剂[4]。将“梗”描述成“病毒”仅仅是看到了它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的特点,而忽视了它在网络中呈现出的新特征。Shifman认为网络模因主要有以下特征:(1)使用时,在内容、形式和/或立场上具有共同特征;(2)在被创造时易受同类别影响;(3)能够被多个用户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模仿和转换[1]。本文作者则认为“梗”具有可塑性强和灵活多变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得益于其在“主茎”上的发展和进一步“结节”,并且很容易通过意义或结构上的相似性得以溯源,由此在使用者和接受者中产生特定的语用效果。

关于网络模因的演变发展模型一直以来缺乏固定的理论框架,但是Bradley和Bowers在这方面向前迈出了一步。他们通过引入三个不同阶段来描述模因的演变过程,即可扩展媒体阶段、新兴模因阶段和成熟模因阶段,为网络模因的发展提供模型[6]。在维护模式下,网络模因以可扩展媒体的形式开始。依据詹金斯(2009)的术语,“可扩展媒体”指的是原始信息,如电影预告片、政治演讲、访谈、励志海报等。这些信息具备可传播性,能在个人的思想和语言中复制自己[11]。随着可扩展媒体的传播,它本身发生了变异,并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但这些发展不是随机或固定的,而是由人类创造力依据社会文化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在参与式文化中不断互动和改变,新兴模因由此产生。新兴模因在被重新混合、模仿和快速传播之后,在社交网络或其他在线空间媒体中逐渐成为日常表达,并被广泛认可,成为成熟模因。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网络模因已经成熟,网络模因的变化是没有尽头的,有时甚至会回归到它初始的形态。总之,网络模因是动态发展的,它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网络模因结构的动态发展可用图1表示。

图1 网络模因结构化发展过程

以前两年流行的“陈独秀请你坐下”这个“梗”为例,它以“陈独秀”这个历史人物为来源,具备相当的可传播性。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以及《新青年》杂志的创始人,陈独秀非常优秀,经常语惊四座,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以至于让有些人看不惯,就说:“陈独秀请你坐下,挡着后面的李大钊了”。一开始,在网络聊天中这个表达被发明性地应用在含蓄而又友好地打断别人的话,一方面欣赏对方的才华,另一方面又希望他不要太张扬。由于该表达在影射历史的同时,兼具幽默性,短时间内大受欢迎,一度进入当年的百度指数热词榜,不可避免地成为“可扩展媒体”。但是由于该可扩展媒体的表意空间有限,使用起来不太不方便,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营造不同的气氛,在网络上产生了许多变体,也就是“新兴模因”,如:“陈独秀请你坐下,下面请李大钊发言”,或者更简单些,直接使用“独秀”“就你最秀”“请你坐下”“陈独秀同志”“陈独秀都没你秀”“李大钊”等。这些新兴模因都与陈独秀有关,在表意上有不同的拓展。随着这些新兴模因不断被整合、创造和更新,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独秀”和“陈独秀都没你秀”成为两个使用率较高的成熟“梗”。在网络这个特定的文化环境里,推陈出新速度很快,任何“梗”的发展都是不会经历太长的时间,其热度也仅停留在一段时间内,并且依据该“梗”的“生命力”和适用度,其存续时间可长可短,甚至会出现有些“梗”在停用一段时间后又重现的现象。

三、“梗”的流行

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网络中流行的人物和事件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与之对应,“梗”也会出现更替。在整个网络文化中,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新“梗”。这些”梗“通过模仿和创造将带有文化特征的意味从一个人影响到另一个人,而这种模仿不同于传染,不是停留在局部意味增强或减弱,而是反映在更复杂的人类认知过程和心理过程。

根据百度指数的需求分析,“陈独秀”这个“成熟梗”在2018年1月至3月很受广大网友的喜爱,为网友的网络文化生活增添了一份趣味。从各大网络媒体平台可以看到这个“梗”被广泛应用于评论他人。然而从2018年4月起这个“梗”的使用量开始下滑,直到2018年12月才又出现明显的热度回涨,随后又下降。从这样一个起伏跌宕的热度趋势可以看出一个成熟的“梗”不会随便彻底消亡的,也不会永远活跃,“梗”的存亡取决于使用者头脑中的认知停留和实际的交际需求。网络时代流行事物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无法预料,一个“梗”的“来”与“去”无法控制,它可能在消亡一段时间后,无声无息地潜入到使用者的脑海里,在合适的时机被顺其自然地掏出来使用,这就是“梗”的魅力所在。

“梗”被复制、模仿、重新组合和运用体现了网络文化环境下“梗”消费的创造性活跃过程,值得用更细致的解释来分析其发生机制。作为人造之物的“梗”,突出了它在网络媒体领域的社会文化角色,是个人或团体的认知行为和心理行为的结果。“梗”的创建、再造热潮可以在短时间段内激励“梗”的流行,“梗”从可扩展媒体转变为具有强大创造力的新兴模因,到发展为成熟的“梗”,直至最后的消亡,都具有自己的规则。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创造和接受是“梗”流行的主要动因,过程中的催化剂则是网络文化环境的时代特色这个合适的“土壤”。

四、结语

作为人为塑造的语言和思想,“梗”体现了使用者与网络社会文化系统之间的互动,能帮助使用者找到位于网络交际中的群体归属感。随着“梗”研究的深入,“梗”不再被视为某一固定的结构,而成为供人类进行意义改造和转换的工具,它的演变体现了一种社会动机和文化活动互动的复杂系统。

依据Bradley和Bowers对网络模因结构发展理论的描述,“梗”(也就是网络模因)的转化和发展可分为三阶段:可传播媒介阶段、新兴模因阶段和成熟模因阶段。“梗”在维护模式下以可扩展媒体形式开始,通过不断被模仿、组合和转换迅速传播开来,目的是继续有趣的对话,从而产生理想的沟通效果。

未来相关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拓展:(1)继续精细化“梗”被传播的规律和过程,从不同语言研究视角(如话语研究、符号学、体裁学等)对“梗”进行多方位研究,并结合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研究“梗”的演变动力;(2)进一步分析成熟期的“梗”在流行后期的动力,以及为什么能回归到最初阶段的形态结构;(3)可扩展媒体、新兴模因和成熟模因在结构上具体可存在哪些差异,它们之间的演变规律是什么。网络模因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与网络模因结构和意义的发展和流行息息相关,因此要审慎客观地对待网络模因文化,更好地预测网络文化的走向以适应网络虚拟化生活。

猜你喜欢
模因流行语陈独秀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巧借 流行语
陈独秀之妻:我生君已老
模因论研究综述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论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及研究语言模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