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以义乌历史文化为例

2021-01-12 07:31尹芳芳潘建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义乌思政历史

■尹芳芳,潘建林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是培养青年学生对国家、对民族责任感的重要手段。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已内化为我们国人的思维准则和行为习惯,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自觉接受传统教育,讲好党的故事,要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挥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并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是高校思政育人的有效路径。而作为传统文化中的地方历史文化,因为具有地方特色性、历史鲜活性等特点,对学生有着更强的亲和力和代入感。特别是地方高校,如果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将会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将更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效。

一、地方历史文化内涵

地方历史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是日积月累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承,是该地区千百年来所孕育的民俗、习惯、性格的积淀,反映了这个地区的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价值观念,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是地方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交集,其内涵架构见图1。

(一)地方特色明显(地方性)

地方历史文化之所以有其特殊性,是因为其文化根植并萌发于所属的区域,也正因为如此,区域的自然风光、日积月累的生存经验、方言等都将烙印于地方历史文化中,并与地方历史文化相辅相成:一方面地方历史文化在当地居民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流传;另一方面日渐成型的地方历史文化又进一步固化、传承了原有的地方生活模式,强化了地方特色。例如,四十多年前的义乌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地方,而且人多地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地区。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义乌人充分发挥当地种植甘蔗的地理优势,发展制糖产业,并从最原始的“鸡毛换糖”交易方式,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小商品之都”。当前,义乌的“鸡毛换糖”已经搬上了电视荧幕,义乌的拨浪鼓精神已经传向九州大地。但无论义乌未来如何发展,义乌文化未来如何提升,其文化溯源仍然来自于义乌的地方特色。这就是地方历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体系的重要特质。

(二)时代特性显著(历史性)

图1 地方历史文化内涵架构(阴影部分为地方历史文化)

地方历史文化包含特定时代的事件、建筑风格、习俗、方言等内容,这些内容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时间性,而这种时间性就充分体现了历史性的内涵与本质。例如,义乌经商文化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随着时间性而逐渐沉淀并成形:宋代事功学说所谈到的义乌“义利并重、无信不立”的文化精神,明代“义乌兵”的“勇于开拓、敢冒风险”的文化精神、清代“敲糖帮”中所蕴含的“善于经营、富于机变”的文化精神等都是义乌当前经商文化所汲取的历史文化养分。也正因如此,在理解、讲授地方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还原那个时代的历史元素,勾勒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从而加深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解读,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要素关联性强(交叉性)

地方历史文化要素主要可以划分为自然景观元素、特色建筑元素、方言文化元素、民族文化元素、地方人物传记(历史事件)五个要素。其中自然景观元素、特色建筑元素偏向于物质形态,方言文化元素、民族文化元素、地方人物传记(历史事件)偏向于精神形态,且这些要素往往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例如,位于义乌上溪镇吴店村的椒峰小学是作为建筑体而保存下来的地方物质文化遗产,但其所蕴含的文化要素却是多元的。椒峰小学与革命烈士吴璋息息相关,他在椒峰小学倾注了半生心血,聘用大批党员、进步分子来担任教师:一方面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另一方面对青少年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使学校成为红色革命的摇篮。因此,椒峰小学不单单是一个建筑体,而是一个包含民族文化、地方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等多元要素在内的地方历史文化的缩影。也正因如此,地方历史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各类文化要素,并清晰勾勒各要素间的关联链,以此能更立体、更全面地开展思政课教学。

二、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分析

地方历史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地方历史文化以鲜活的形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是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是创新思政教育方法,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抓手,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贯彻落实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信息大爆炸、文化多样性深入发展,各种交流碰撞日趋频繁,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正如古人所言“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这个根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地方历史文化,因为更具有实际指向性、地方特色性,也将为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支撑。例如,义乌自古以来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勤劳智慧的义乌人经过一代代传承,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领域中创造了独树一帜、颇具特色的义乌文化,在脉脉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的英杰。如一代禅宗的傅大士、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北宋抗金英雄宗泽、浙东二儒之一的王、一代名医朱丹溪等等。此外,义乌也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之一。《共产党宣言》中文版首译者陈望道、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现代诗人冯雪峰、明史专家吴晗等皆党史留名、功垂中华。义乌历史文化,作为一种地方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能将其充分挖掘并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融合,则将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修养与文化自信。

(二)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因此,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要进一步强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以此实现“三全”育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育的两种形态。显性教育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旗帜鲜明的直接外显教育,使受教育者直接接受教育;隐性教育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润物无声的间接内隐教育,使受教育者间接接受教育。显性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课堂中能系统地教育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隐性教育侧重于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培养,以及日常生活的渗透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利用当地优秀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地方历史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够时常观摩历史文化遗址接受显性教育,又能够时常感受到当地历史文化的精髓,感悟当地的民风民俗及地方精神,锻造青年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接受思想政治的隐性教育,使青年学生时刻处于思政教育的熏陶感染中,发挥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的重要抓手

高校承担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担,高校思政课则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面对新的形势,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必须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成效。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当前的高校思政课虽有所改进,但是仍然存在着“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课堂教学效果还需提升,教材内容不够鲜活等”问题[4],而全国统编的思政理论课教材“由于不同地域和不同层次类别的高校办学情况有所区别,所以其内容也凸显出单薄和过于普遍化的缺陷,不能满足所有高校的需求”[5]。正是上述这些问题影响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也影响了思政育人成效。而通过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则能有效地化解这些问题,能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地方历史文化既有物质形态的名人故居、纪念馆、历史文献、遗存物品,又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些优质的地方历史文化可以展现更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鲜活案例,能够很好地填充传统思政课教学,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例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通过寻访名人足迹、收集红色收藏品、话剧排练、爱国影片进课堂等多种形式展开课堂教学,从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效果,打造具有校本、地本特色的思政课。

三、地方历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

地方历史文化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着重要价值,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科学遵循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探索两者相融的有效路径,在思政课教学中将地方历史文化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互联网教学有机融合,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地方历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融会贯通,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样本。

(一)融于课堂教学

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两者的共同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出发,将两者有机结合,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将乡土文化资源与教材的重难点相结合,把地方历史文化中先进的人物事迹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本地区历史文化的代入感,将抽象的教材知识点与零散的地方文化通过立体可感的人物或事件有机融合,以此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感,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立德树人。

例如,在讲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这一课时,可以引入义乌地方名人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案例。案例导入及课堂教学的融合可以按照以下三层次的教学逻辑开展。第一层次,引出《共产党宣言》。“五四”时期,随着旧文化的衰落和新文化的发展,无政府主义等一系列外国思潮纷纷涌入中国,引起国人思想的混乱。面对各种思潮,陈望道开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他回到故乡义乌分水塘村,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二层次,分析翻译《共产党宣言》所遇到的困难。《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恩格斯也曾感叹“翻译《宣言》是异常困难的”,那么陈望道的翻译工作则更是困难,一方面陈望道能拿到的资料很少,只有英文版及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另一方面身处的外部条件很差,义乌分水塘村乃是穷乡僻壤,且无人可以交流。第三层次,阐述理想信念的意义。面对这些时局困难,陈望道毅然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靠的就是内心深处的理想信念。通过上述三层次教学设计,就可以将鲜活的人物案例与抽象的理论深度融合,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体验理想信念的意义,引导学生为了远大的理想信念而奋斗。

(二)融于社会实践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提及,当个体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围渗透中时,个体会在无意识中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其个体意识在不自觉中被主流意识形态占据,这样的个体即具备了符合国家需要的主体性,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6]。而社会实践是创造这种意识形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亲临地方历史文化遗存现场,通过实地的参观走访、暑期下乡、志愿者服务、书画摄影大赛、红色故事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青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地方历史文化的浸润中,重温当年的红色事迹,传承地方精神文化,诠释新时代的价值观,从而能更有效地将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形态,将地方历史文化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

义乌的地方历史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文化遗存。高校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些文化遗存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并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走访位于现城西街道分水塘村的陈望道故居、位于现赤岸镇神坛村的冯雪峰故居、位于现上溪镇苦竹塘村的吴晗故居。通过走访这些名人故居,感受红旗漫卷乌伤之下的青年人坚守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话剧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重现陈望道、冯雪峰、吴晗等地方红色名人的先进事迹,并将这种主流意识形态扩大到校园、甚至是社会的各个角落。如此既能提升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又浓厚了学校、社会的红色文化氛围,将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三)融于互联网教学

在探索如何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尤其是在疫情之后,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高校思政课教学如何才能把握住互联网教学的主动权,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必然要破解的难题。而要想把握住教学主动权,思政课的互联网教学需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政课教学的参与度。为此,教师要特别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紧密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自主开发相关的线上资源,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义乌地方人物志,拍摄《义乌地方人物评说》的视频资源,并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二是积极与党史办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展开合作,借用或共同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元素,如地方革命史、建设史等,并以虚拟馆等形式将其嵌入到线上教学;三是要注重线上平台资源的搭建,科学选择合适的慕课平台,合理设计线上教学模块,有效开发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师生互动,从而将已有或新开发的地方历史文化素材深度融于线上教学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互融互通,推进“三全”育人。

猜你喜欢
义乌思政历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义乌展
思政课“需求侧”
“没了义乌,圣诞老人可能‘失业’”——浙江义乌圣诞产品叩开世界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