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分析

2021-01-11 09:21:45曾礼兵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提升方法小学高年级计算能力

曾礼兵

【摘要】计算始终与数学教学形影不离,它贯穿学生整个数学学习的始终。计算教学是开展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高年级阶段(5~6)阶段,大量的数学计算已不再是重点教学内容,计算更偏向于计算方法、计算能力、创新思维等内容。由此,我们应巧妙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落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就如何提升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加以阐述,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提升方法

1、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数学离不开计算,且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直接关系到个人数学综合能力。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既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还要关注小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小学生熟练驾驭相关算法和算理。同时,在计算中学会思考与创新,从而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进入小学高年级后,所涉及的数字迅速变大,相关计算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在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时候,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效果,让大家掌握好验算、估算等基本方法,从而在计算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2、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算理和算法

算理和算法直接决定了计算结果和计算效率,前者属于理论依据,后者则是方法与程序。若无法牢固掌握算法和算理知识,则很难顺利开展计算,计算技能也无从谈起了。算法与算理本身就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寥寥数语就能精炼的表达出知识内容,例如“混合算法”、“乘法分配律”等等,简单几个字就囊括了一个复杂的算理。反之,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薄弱,若沿用常规教学方法,通过简单的说教、机械的记忆,学生会感到一头雾水。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仅理解困难,还容易遗忘这些枯燥的“信息”。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并让情境与算法、算理巧妙融合在一起,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长方体、正方体”相关教学为例:

取一个长、宽、高分别为2.2m、1.6m、0.7m的长方体(小比例实物,或多媒体图片展示),之后给出预设问题,将该长方体置于地面后,在其表面涂上油漆,标准为:0.9kg/m²。则该长方体涂完油漆(地面部分除外),则需要的油漆是多少千克?学生们会首先思考该长方体的表面积(除去与地面接触的面积),然后用表面积×0.9kg/㎡,继而列出算式2.2×1.6+(2.2×0.7+1.6×0.7)×2=8.84㎡,然后列出最后的算式8.84㎡×0.9kg/㎡=7.956kg。

在上述计算中,学生们能够联想到操场主席台,或某一建筑物的表面,从而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快速思考准确解答。

3、借助训练和纠错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每一次计算都是一次实践过程,借助于实践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若仅仅掌握了算法、算理,只是解决了“理论问题”。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一旦计算强度过大,或遇到计算错误的问题,就无法实现自我纠错。学生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其计算能力也只能处于原地踏步状态。当然,我们说的训练并不是盲目的“刷题”,“题海战术”只是单纯的数量积累,不仅缺乏针对性,还容易加重学生的负担。研究发现,不同学生其计算弱项各不相同。数学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区别对待。我们所讲的纠错就是避免同一类问题重复出现,这也是提升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以“分数乘法”教学为例:

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先讲解算法、算理,然后开展针对性训练。但此类练习题应该具有指向性,需要分门别类地划分各类型习题。并让大家计算典型习题。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及时将自己的“新发现”公之于众,提升大家的学习兴趣。此外,分数相关的应用题计算,也是易出错的知识点,主要原因在于,单位转换以及弄混分母与分子的关系。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纠错本,将自己的错误记录下来,然后选择同类题型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根据教学进度,采取“回头看”和再计算的方法进行纠偏,从而逐步提升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4、借助估算、验算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

除去算法、算理、计算准确性以外,估算与验算同样是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从直观角度看,估算与验算和学生的成绩直接相关,从微观分析则与计算正确率有极强的关联性。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发现,一些计算能力超强的学生,日常表现非常抢眼,但又容易犯一些低级的错误。通过分析发现,他们尚未培养出预算、估算的良好习惯。为此,我们应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这两项好习惯,从而保证他们计算的快速、准确,以“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为例:

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使用估算方法,并让大家明白估算的重要意义。相比个位数乘法而言,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难度更大,也是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很多人将学生的错误归结为“粗心”。在讲解例题时,教师应该告知大家如何掌握估算方法,以“97×6”一题为例,97更接近于整数“100”,由此得出估算的列式和结果“100×6=600”,由于97比100小,故此“97×6”的结果必然小于600,但相差数不会很大。完成估算后,开始進行计算,在验算环节先比对结果与600之间的大小关系,初步判断自己计算的对与否。然后经过笔算进行检查,最终判断得数是否正确。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本保障,也是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不是朝夕间能够实现的,数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落足点,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算法和算理,并在针对性训练中养成检查和验算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提升方法小学高年级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2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2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02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未来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 16:13:35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7:55:21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青年时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2:52:20
如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07:27:05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