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投资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研究

2021-01-11 08:46潘奔李欣马忠民
中国商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对策建议

潘奔 李欣 马忠民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资金。多元化投资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着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实施中涉及的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多元化投资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认为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完善地方金融体系等,通过构建财政、金融、社會资本等可持续多元化投资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来源,促进乡村经济长远发展。

关键词:多元化投资;乡村振兴战略;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1(a)--02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力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需要多元主体互动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此,必须要分析探索多元化投资思路与领域,形成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格局,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汇聚强大合力,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多元化投资是满足乡村振兴投资需求、加强乡村经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实施的重要支撑和根本保障。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进展,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端。根据2020年国家统计局的各项经济数据,2019年农业投资12633亿元,同比增长0.6%,相对于第二、三产业来说,农业投资增速平缓。在乡村振兴战略、供给侧改革等时代背景下,农村正在逐渐成为各方投资“热土”,各类资本下乡和农业投资极大有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目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框架和顶层设计已完成,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的资金,“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的难题成为乡村振兴进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

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涉及乡村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量,资金使用的统筹难度较大。在当下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多方投资主体由于种种限制性条件而难以提供支撑乡村振兴所需的巨量资金,导致乡村振兴战略难以进一步开展,制约着乡村振兴的发展。

2.1 政府财政支农的资金供不应求

在全国经济形势较为严峻的条件下,近几年的财政涉农资金占总财政支出的比率不足10%,财政投入力度不大,支农比重较小。财政支农的可支配资金不能有效满足乡村振兴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配置体制不完善,涉农资金投入分散,资金使用投向混乱。由于支农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仍存在大量的“短板”。

2.2 农村金融抑制问题严重

农村金融业的信用环境较差,服务体系不全,竞争机制失衡,抑制了金融机构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地方筹资融资的限制条件较多,以地方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组织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缺乏创新性,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单一。大部分涉农金融业务仍以信贷业务为主,缺乏中间业务,信贷产品无法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农民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贷不到款”和“贷不出去”的问题,金融资本配置效率不高。

2.3 社会资本下乡存在障碍

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发展不协调不充分,农业农村发展的回报率低,产业结构与生产模式滞后,社会资本在参与农业农村发展进程中发挥的功能作用不明显。短期的农村土地流转契约不稳定,建设用地供给严重不足,降低了社会资本下乡投资的积极性。部分资本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改变土地使用用途,侵犯农民权益,乡土社会关系不畅,无法合理有效的配置土地、劳动力等农业资源,导致乡村振兴发展的资本资金严重不足。

2.4 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力有限

农民思想观念保守陈旧,文化程度不高,乡村振兴发展变革意识薄弱,农业发展理念传统落后,依靠耕作自给自足,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所有的土地、农产品等农业资源,缺乏有效的配置和合理的价格机制,造成“有资源,无发展”的困境,导致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集体组织、农民、投资者等多方投资主体的利益发展成果协调、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均,闲散资金无法合理使用,农业产业发展受到阻碍。

3 多元化投资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3.1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财政是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实施的重要保障,乡村经济、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撑。必须加强财政涉农的投资力度,积极引导更多的固定资产投向农业农村。综合运用税收、国债等财政手段,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更快更多更好地投向乡村振兴,保障“三农”投入收入的平稳增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对农业农村的补短板力度,加快建设农村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善农村青少年活动中心、网络教育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基层教育、养老、医疗条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实现“孩子有人教、老人有人养、病人有医看”。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处理好农业农村污水乱排和垃圾乱堆的问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挖掘乡村本土特色文化,打造美丽乡村,增强农村农民的收获感和幸福感。

3.2 完善地方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农村金融业在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经济发展问题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必须建立适合乡村振兴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民营性金融业,培育设立一批试点式的村镇银行,优化农村金融信用环境,保障农业农村最基础的金融服务。拓宽涉农投融资渠道,降低农业农民的信贷门槛,放宽信贷规模,加大对农业的中长期信用贷款支持。延伸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供新农保、涉农补助、农村水电缴费等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农村农民的日常生活。加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结合农村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多种要素,推行适合农业农民苗种研发、种田养畜等多种形式的信贷产品。加强乡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发展“定村、定户、定产品”的新型服务方式,吸引金融资本更便捷的投入乡村振兴“短板”领域。结合地方乡土特色对金融资本进行合理的统筹配置,通过信贷、基金等多种金融形式,积极支持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3.3 撬动社会资本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的现代化农业产业

社会资本弥补了政府、金融和农民投入资金的不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前进。要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企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可通过关系投资方式,提供资本、人才、知识以及组织供给。完善社会资本下乡准入体系,明确农村土地长期稳定的形式。建立农村土地、水源等农业资源有序流转的机制,不得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不得侵犯农民权益、不得改变土地用途。构建农企互利共生利益共同体,完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加快促进社会资本与农业资源的有机融合。培育发展一批新模式新业态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建设标准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大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对农产品初加工和精加工的投资和技术创新,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社会服务,引入现代化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理念,打造优质生态高效的农业产业链。借助市场的力量,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庄、民俗文化等特色乡土产业,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促进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4 加快农业农村资源整合投入,创新乡村振兴的人才资源供给

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和土地制度改革,成立集体经济、土地等股份合作社,将乡村集体资产和财政支农资金均衡量化为村民拥有的股金。支持农民将个人持有的资金、技术等资源入股到新型经营主体,采用集体入股分红、集体生产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合理科学的统筹配置农业闲散资源,唤醒农业农村集体沉睡的资金和资源。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公共服务建设,弘扬乡土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提高农业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培育适合乡村振兴的专业技术型农民,发展特色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创业。重视培养乡土杰出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创业创新,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人才机制。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先行者也是获益者,强化农民群众主人翁精神,形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保障基础。

4 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需要多元主体互动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还存在不少深层次问题,必须构建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农业农村资源整合的可持续多元化投资体系,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拓宽投融资渠道,合理配置资金资源,才能有效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张永江,张铁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投资影响初探[J].中国经贸导刊,2018(29):42-44.

蔡丽君,潘京.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农业经济,2018(04):1-2.

张杰.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興战略的路径研究[J].学理论,2019(10):71-72.

王春雨.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J].中国金融,2020(01):67-69.

李先军.乡村振兴中的企业参与:关系投资的视角[J].经济管理,2019(17):38-54.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对策建议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