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
[摘 要]中小学研学旅行是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跨界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出现的素质教育新形式,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就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研学旅行工作,以使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有机结合这一问题,文章从顶层设计、形式构成、课程设计、效果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研学旅行;顶层设计;活动构成;课程设计;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3-0053-02
2016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2017年出台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也将研学旅行列为考察探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这里就开展研学旅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提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研学旅行的顶层设计
国家要求通过研学旅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要求应当作为研学旅行顶层设计、课程规划的出发点。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逐步建立起涵盖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较为完整的研学课程体系。按照小学、初中、高中研学参与对象的不同,设置阶梯化的研学课程内容和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服务流程及安全保障。以旅游地点的选择为例,不同的旅行地具有不同的教育效果。南北朝时的郦道元游历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地区,他既考察了沿途的水利设施,又搜集了人情风貌、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等,最终写成了《水经注》。其后如玄奘、李时珍、徐霞客无不是在观察各地山川风物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锻炼了体魄,激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他们通过学思践悟,成就了各自的事业。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地点首先应当考虑学校所在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可将视野投向省内外的著名景点、历史遗迹、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技馆、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应在学生充分了解国情、尽情游历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能力培养层级,通过递进课程深化研学内容。应依据现实条件、财力水平、个人意愿等设计高端游、新奇游等。例如,规划国外游览路线。不可以不顾研学对象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能力基础等随意地去规划路线,这会浪费宝贵的研学机会。
二、研学旅行的构成
研学旅行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即要有效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要为学生的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回顾历史,其实可以看到研学旅行的雏形即为中国古代的游学。《东周列国志》中提到,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除了推广儒家学说之处,还对其弟子起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效果。《史记·春申君列传》对游学的教育原理解释道:“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可见古往今来,游历四方、探寻真知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要想在研学旅行中有效遵循教育性原则,就应当把握好游与学的平衡点,不能只游不学,也不能只学不游。这就意味着研学旅行在具体的实践中要跨教育和旅游两个领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擅长前者,具体承接业务的研学公司、旅行社等则擅长后者。所以首先应当让旅行社等提供一些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线路,然后学校等依据教学目的和需求进行筛选,最终选出既具有教育性,又具有操作性、趣味性的旅行项目。项目中的实地体验操作环节与思考探究环节应当均衡设置。在操作环节,学生应当基于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一项或多项重点内容进行实地观察或实验。在探究环节,学生应结合通过听、看、记、感知等渠道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形成感性认识;再通过思考、对比、质疑、探究等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后提出问题、研制工具、交流研讨、反思总结。
三、研学课程的设置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要依托研学旅行基地,“将研学旅行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突出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
由此可知,研学课程的开发离不开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这种建设涉及两个层面。首先是本地区各相关部门联合协作,依托地方旅游资源,发扬地区文化特色打造一批适合学生的研学旅行基地。其次是和相邻省市甚至更远地区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实现研学基地的合作共享,逐步搭建起研学基地网络,以便实现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在选择课程资源时,除了可以关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科研院校以外,还可以关注历史人物,现代革命英雄人物,当代各行各业的突出人物等。
当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起来之后,就可以依据预设的教育目标和基地所具备的资源,开始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提出,“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的活动课程”。从类别上看,研学旅行应当属于综合实践课程,故课程内容要充分地让学生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接触,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的、直接的体验获得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程设置时应当将休闲娱乐与学习探究有机结合。随行教师和研学旅行机构工作人员只做安全规范和方向性、纲领性的指导,不介入或少介入具体的活动,让学生边玩边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完成学习与活动。
研学课程活动应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服务。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旅行地点的特色和优势,应把学生作为核心,充分调动听、看、走、说、读、写等各种手段,以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体验。活動的形式以集体活动为主,但也要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
研学旅行虽然是在校外进行,但其课程设置应当与学校课程保持密切的联系。研学课程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学科课程的延伸,其强调多学科课程内容的融合。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研学课程,加深对学校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并完成融会贯通。应以体系化、长期化作为研学课程的设计目标,按学段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内容,按学生的成长情况逐步深化课程内涵、拓展课程外延,有目的、有计划地构建长效发展脉络。
四、研学旅行效果的评价
学生结束旅行返回家校并不意味着研学旅行的结束。学校等还要结合科学的评价进行总结反思,以巩固成果,改进提高。这里所说的评价既包含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和学校对研学基地、研学公司、旅行社以及研学路线的评价,又包含它们对学生的评价,还包含家长、师生对研学旅行的评价反馈。这些评价最终应当汇集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以此明确研学基地、研学公司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有效预设旅行效果。
整个考核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对学生的评价,毕竟学生才是研学旅行的主体。对学生的评价应当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例如,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是文明旅游。侧重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文明旅游的意识,是否养成了文明旅游的行为习惯。可以着重关注学生出发及归队时是否守时;上下交通工具时是否安静有序;出行时是否维护环境卫生;用餐时能否珍惜粮食不挑食;集体行动时是否听从指挥、团结同学;住宿时能否遵守纪律,不妨碍他人休息;等等。二是认真学习。侧重考查学生能否在研学过程中积累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评价内容包括是否认真听讲、仔细记录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能否在情境体验中掌握社会实践知识,并触类旁通,在学习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同他人完成任务的能力等都值得关注。三是成果展示。学生在研学旅行结束后应形成一定的书面成果或非书面成果。主要包括教师布置的相应作业、练习,研学公司或旅行社设计的研学手册,以及个人的日记、心得,等等。在评价这些成果时,除了要关注其是否切合主题、文字流畅、感情真挚以外,还要关注其是否展现出了学生自己独特的想法。四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参与活动时是否积极认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乐于探究;面对困难时是否乐观坚毅;置身于集体时是否善于协作,具有团队精神;等等。五是生活能力。现阶段参与研学旅行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离开父母后,他们能否照顾好自己;能否适应陌生环境,接受新事物;能否调节自身情绪,与他人和谐相处;等等。这些都是值得考查的内容。
相信通过对教育部文件精神的深入解读,我们一定能探索构建出一套富于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的知行合一的研学旅行体系,从而使中小学生获得较为满意的研学旅行体验。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月飞,朱嘉奇,杨卫晶.解码研学旅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20.
[2] 朱传世.研学旅行设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 王嵩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