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分析

2021-01-11 09:19李艳杰臧艳姿李靖万保罗
山东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咽喉部硬化剂瘤体

李艳杰,臧艳姿,李靖,万保罗

1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2 河南省人民医院

咽喉部血管瘤是一种血管良性病变,病理分型可分为两种: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1-2]。咽喉部海绵状血管瘤主要呈青紫色,柔如海绵,多位于黏膜下,成人发病率低于婴幼儿,病程进展缓慢。血管瘤好发于声门上区,极易受损出血,导致出现肿胀、呼吸困难、窒息、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3]。目前咽喉部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方式较多,有硬化剂瘤体内注射、低温等离子切除、CO2激光、口服药物、传统手术切除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年龄、瘤体直径及位置等因素综合评估后,采用单一或联合方式治疗。本研究收治了32 例咽喉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现分析其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5 年 12 月-2018 年 12 月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治疗的咽喉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32 例,其中男 18 例、女 14 例;年龄 13~73岁,病程2 周~10 年;临床症状为咽异物感20 例、咽部疼痛1例、声音嘶哑1例、呼吸困难2例,其余患者无特殊不适症状;喉动态镜显示患者瘤体位于舌根、梨状窝、杓会厌、咽侧壁及咽后壁等区域,其中累计1个区域者27例、2个2例、3个2例、4个1例;瘤体直径0.8~4.5 cm;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喉动态镜、颈部及喉部CT、MRI、肝肾功、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风险,签署手术相关文书。

1.2 治疗方法 32 例患者中有22 例采用硬化剂(博来霉素+尿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药物采用40%的复方尿素溶液5 mL+博来霉素1.5 万单位(可用注射用水4~6 mL 稀释)+1 mL 地塞米松瘤体注射治疗。因瘤体位于咽喉部,为更好暴露手术视野,用长约19 cm、直径约0.55 mm 的一次性小儿输液针,将其置于喉钳一端后,连接装有混合药液的注射器。患者全身麻醉后置支撑喉充分暴露瘤体,于最隆起处根据肿瘤直径每次注入0.5~1 mL。注射过程中可见瘤体颜色逐渐变浅,注射后用肾上腺素棉球/棉片压迫止血。术后20 天常规复查喉镜、血常规等,根据血管瘤瘤体直径、颜色及患者身体素质等情况,决定是否给予瘤体内注射硬化剂,但两次间隔注射时间至少20~30 天,每次使用博来霉素≤1.5万单位,注射次数1~5次,平均2.85次。

32例患者中5例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根据瘤体位置选择不同型号刀头,会厌平面以上型号使用MC401/EIC5874-01,会厌平面以下型号使用MC403/EIC7070-01,操作时功率选择为:7档切割,3 档止血;沿瘤体边缘逐层消融、止血。本组5例患者均治愈。

32 例患者中5 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硬化剂(博来霉素+尿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其中2 例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同时采用硬化剂(博来霉素+尿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2例先行2次硬化剂(博来霉素+尿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瘤体直径缩小后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射频消融术中使用药物(博来霉素+尿素+地塞米松)同期治疗;1 例先同期使用硬化剂(博来霉素+尿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瘤体直径缩小后再次行低温等离子手术切除。

1.3 疗效判定方法 32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根据复查喉动态镜情况进行效果判定[4]:①治愈为瘤体不复存在,黏膜颜色恢复正常,随访半年后没有复发;②显效为瘤体直径减小50%以上,瘤体局部外观明显好转;③有效为瘤体较之前减小<50%,瘤体局部外观较前有好转;④无效为瘤体大小无明显减小或持续增大,外观无变化。

2 结果

32 例患者中 25 例治愈、4 例显效、3 例有效。20例药物治疗者治愈15例、显效4例、有效3例,其中2例因呼吸困难术前行预防性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带气管套管回病房,复查喉镜及评估患者自身情况后分别于术后3、4 个月顺利拔除气管套管,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喉头水肿、局部破溃、渗血等不良反应。其余治疗方案治疗的患者均为治愈。

3 讨论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病变,多出现在皮肤、皮下组织等,咽喉部少见。咽喉部毛细血管瘤多见于成年人,由大量薄壁血管组成,颜色为鲜红色或淡紫色多见,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婴幼儿,症状多不明显,肿瘤较大时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咳血甚至窒息等,本组32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存在呼吸困难。咽喉部血管瘤利用电子喉镜、CT、MRI等可明确诊断。由于咽喉部血管瘤位置深,肿物周围结构复杂,血管破裂易出血,治疗难度较大[5]。目前临床尚无统一的血管瘤诊疗方案。诊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依赖于血管瘤的分类、大小、部位及治疗成本和可用的技术,诊疗方案为:硬化剂注射治疗、低温等离子、激光、口服药物、传统手术等[6,7]。传统手术多为开放式手术,术后易出现出血、感染、喉头水肿、瘢痕等不良反应。口服药物如普萘洛尔易引起窒息、严重的心功能障碍等症状[8]。这两种治疗治疗方式由于不良反应较多而且容易复发,现临床上基本不用。

本组患者中没有进行激光手术治疗者。但有研究[9]报道,使用激光治疗咽喉部血管瘤,且疗效满意。激光手术具有定位精确、出血少等优点,但操作不慎易导致气道燃烧及爆炸,限制其临床应用。硬化剂注射疗法由于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及低过敏反应,在临床上已成为医治咽喉部血管瘤的主要方式,目前硬化剂主要有平阳霉素、聚桂醇和博来霉素,由于价格和市场供应因素,博来霉素成为大多数医院的首选。博来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药,在超氧化物自由基作用下,能使DNA 裂解,阻止细胞分裂[10]。博来霉素进入瘤内后破坏血窦内皮,引起局部血管栓塞,从而使血管纤维化,最终使血管瘤消失。但对于一些患者,瘤体过大需反复注射才能达到临床治愈;有些患者因依从性较差,最终可能使病情恶化。增加博来霉素剂量,可引起恶心、肺纤维化等不良反应。尿素属于人体相容性物质,高浓度尿素作用于血管,可使细胞脱水、坏死[11]。博来霉素联合尿素后,稀释了博来霉素浓度,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两者联合可使瘤体更进一步缩小,进而减少了注射次数,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对于一些瘤体直径过大,直接手术切除易导致大出血的患者,首选瘤体内注射硬化剂药物治疗。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在低温下以等离子体的形式,使组织分子分解成无害气体分子,从而顺利完成对血管瘤的切除[12]。对于咽喉部血管瘤手术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控制好出血。而传统手术多为开放式,虽然能很好的清除病变,易损伤周围血管神经,术后可能会引起大出血、喉头水肿、声带麻痹等症状。本组32例患者中有5例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这些患者血管瘤特点是位置表浅且基底部较窄,术后患者复查极少复发。通过本次临床观察,总结了低温等离子的特点:①低温等离子切除是一种微创的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具有切、凝、吸、洗等功能,在手术过程中可以在切割瘤体的同时进行止血,也可利用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洗术腔,及时把术腔内的血液、残余的组织吸走,由于其低温切除,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从而有效的解决的术腔出血、水肿等问题,同时也加快了手术进度。但是如果残余组织过大或者氯化钠注射液流速过慢,可堵塞刀头,影响手术的进行,因此应合理调整流速,术前可提前准备10 mL 注射器抽取适量生理盐水以便随时冲洗堵塞的刀头。②低温等离子刀头可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不同的型号,有些瘤体位置较偏,可适当弯曲刀体,灵活改变刀体角度,在内镜的引导下,直至达到病变部位,从而更好的切除病变。在弯曲时,注意力度不要太大,过度用力可使刀体折断。③对于声门下肿瘤,因位置较深,难以完全暴露,加之等离子头刀头较大很难完成手术操作,操作不慎可能导致损伤声门、气管环。④虽然等离子具有止血效果,但对于较大的血管(>1 mm)效果差,对于一些体积较大、基地较广的肿瘤,不易直接使用等离子治疗,操作不慎易引起大出血,导致出现喉阻塞、食道溃烂等情况。因此,对于咽喉部血管瘤较小、基底部较窄的患者,由于硬化剂进入瘤体内药浓度很快降低,一次注射很难达到效果,需多次注射才能痊愈,可以首选低温等离子治疗。由于咽喉部血管瘤患者较少,且较多位于声门上区,对于咽喉部巨大的血管瘤且基底部较广,可以采用硬化剂联合手术切除,本组32 例患者中有5 例采用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如咽喉部巨大血管瘤位于声门区,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不适,为防止患者术中或术后出现喉头水肿、窒息等症状,可以术前预防性给予气管切开,再行硬化剂注射或者联合治疗,术后可以根据患者复查喉镜、CT 等情况评估是否可以拔管。

综上所述,由于咽喉部血管瘤临床表现不一,患者诊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瘤体位置、大小、患者自身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

猜你喜欢
咽喉部硬化剂瘤体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颅内小动脉瘤患者基于心动周期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对瘤体破裂的预测价值
中药穴位贴敷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咽喉部舒适度的应用
Nd:YAG激光在孕期妊娠性牙龈瘤治疗中的应用
双源64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估肝脏血管瘤血供在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全麻手术经口气管插管中达克罗宁胶浆的应用效果
硬化剂注射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探究
硬化剂注射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对于静脉曲张微创疗法的研究与设想
自拟葛根鳖甲汤治疗急慢性咽炎咽喉疼痛7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