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娟, 辛 键, 王 霞, 王彩虹, 杨 谱
(庐山康复疗养中心综合外科, 江西九江 332000)
在当今医学背景下,人工材料颅骨修补手术已经成为神经外科中的一项常规手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1〕。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多伴有意识模糊、术后出血、颅内感染等症状,如护理不当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通过有效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症状对预后有重要影响〔2〕。多学科一体化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理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团队协作诊治模式提供更加规范化、个性化、连续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3〕。本研究就多学科一体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材料颅骨修补术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ADL评分的影响进行如下探讨。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6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片、核磁共振(MRI)等检查确诊为重度颅脑损伤,GCS≤8分;均在我院接受人工材料颅骨修补术。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17~76岁,平均(40.65±4.48)岁;脑挫伤19例,脑挫伤合并颅内血肿12例,开放性脑挫伤合并硬膜外血肿2例,原发性脑损伤4例。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18~77岁,平均(40.18±5.34)岁;脑挫伤16例,脑挫伤合并颅内血肿13例,开放性脑挫伤合并硬膜外血肿4例,原发性脑损伤3例。两组资料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术后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密切关注其病情进展和变化,病全天候监测生命体征,指导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合理饮食,指导用药,对患者进行颅脑修复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护理。
1.2.2 观察组 采用多学科一体化护理干预,方式如下:(1)成立一体化护理团队:根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点由神经外科主治医生、副主任护师和护士长、神经科护士(6名)组成专业组;由营养师、药剂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心血管专科护士、伤口护士、呼吸内科护士各1名组成亚专业组。护士长组织制定多学科一体化护理管理培训课程,并组织全员培训,内容包括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症状、治疗、术后并发症预防、药物使用和管理、心理评估和干预措施、营养评估及管理、运动功能评估及管理等。(2)制定护理计划:①由神经外科医师负责评估患者病情进展,专业组成员共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通过观察瞳孔对光反应评估者是否偏瘫,预防癫痫和深静脉血栓(DVT)发生;②神经外科护士负责健康宣教和基础护理;③营养师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合理饮食计划;④康复师负责评估患者肢体功能,确认其是否存在肢端肌肉萎缩和活动障碍,指导护士实施肢体功能锻炼;⑤心血管专科护士根据患者心功能、血压评结果进行护理;⑥呼吸内科护士制定呼吸道管理策略,并从口腔护理、气道管理、病房环境管理等方面预防肺部感染;⑦伤口造口护士负责评估患者皮肤状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压力性事件发生;⑧心理咨询师关注患者情绪和行为变化,根据其心理状态采取适当干预措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3)护理实施:团队成员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每周开会讨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解决措施,不断优化管理质量。
(1)昏迷情况:术后1 d、术后4周,采用GCS〔4〕量表分别从言语、睁眼及运动3个维度进行评价,总分15分,分数越高患者昏迷程度越轻。(2)日常生活能力:术后1 d、术后4周,采用ADL〔5〕量表从穿衣、进食、洗澡、大小便控制、如厕等10个方面评价,每项10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越强。
干预4周后两组GCS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GCS评分对比分)
干预4周后两组ADL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ADL评分对比分)
颅脑损伤是外科门急诊的常见疾病,且多为重症患者,致残率约为29%,致死率高达21%左右,其中发生颅脑损伤后95%的患者均呈现持续昏迷状态〔6〕。重症颅脑损伤除了原发性损伤外,血脑屏障损伤以及大量自由基释放引发的细胞膜过氧化、神经递质紊乱均可能引发神经元细胞非正常死亡,甚至脑水肿〔7〕。颅内感染是颅脑创伤后常见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具有较高致死和致残率〔8〕。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时间多数超过4 h,伤口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增加了颅内感染风险,临床一直在寻找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9〕。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4周后两组GCS、ADL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多学科一体化护理管理能提升人工材料颅骨修补术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多学科一体化护理属于个性化护理干预,通过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恢复正常,从而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10〕。多学科一体化护理完全整合了现有的医疗资源,并形成了一套用于严重脑损伤的治疗、评估、护理和后期康复的标准程序〔11〕。多学科一体化护理干预护理是一种多学科的医学模型,集神经外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心脏病学科、营养学、伤口造口医学、康复和心理咨询于一体,形成了一支专业的护理团队,整合了多种干预方法,多学科共同干预提升患者治疗和预后效果〔12〕。多学科合作及时评估利于尽早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充分融合多学科的诊治观点,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综合护理干预体系。作为多学科综合护理的核心成员,护理水平和采取的护理策略将患者疾病康复和预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多学科团队建设中,护理管理者应从患者的角度设计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同时也要注意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结合本研究结果可见,实施多学科一体化护理管理可促进各科室护理人员水平不断提高,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快恢复,提升预后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多学科一体化护理管理能提升人工材料颅骨修补术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ADL评分,促进患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