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及方法

2021-01-11 12:32刘冠勤张彪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校

刘冠勤 张彪

摘要:新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内容建设有待提升,平台建设有待完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的高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用户的粘度,注重团队建设的力度和广度等。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互联网为信息传播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现代传播方式。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

一、新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依靠传统教育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新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方式,如,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等各种媒体的广泛使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加有趣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通过这些平台能有效实现互动,增加教学与学习的趣味性,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重构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使教育模式发生极大变化,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新的时尚潮流。尤其是线上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提升高校教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平常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际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三)高校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树立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这要求高校在日常管理中,要全面贯彻和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新时代,高校要通过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提升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增强教育的覆盖面。

二、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内容建设有待提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各种新的平台和阵地层出不穷,在量的积累上已达到一定程度。但据分析统计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含金量不高、深度不够等。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仅仅是将海量的思想教育内容机械地搬运至网络,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设计,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涌现,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使其不再是单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对各种信息的选择性不断增强,对信息内容和质量的要求更高,因此,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对内容建设不断加强,以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二)平台建设有待完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主要依托电脑和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平台。新时代背景下,大部分高校依托两端平台建立新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但在平台应用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如,新媒体的运用,大多是通过它们发布一些活动风采,或者偏向娱乐性质的活动进行互动,真正通过新媒体方式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同时,利用网络投票的方式来提升平台活跃度的现象随处可见,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关注和共鸣。

(三)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队伍主要依托党员干部、辅导员、专兼职团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部分学生干部。这些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单方面宣传来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相对较强,但缺乏核心战斗力,部分人员忙于事务性管理,在获取信息时,时效性大打折扣。在网络舆情面前,有效的监控、研判、分析和应对能力也相对不足,可能错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期,影响育人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此外,很多高校在对以上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时,大多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更多倾向于对理论知识素养和日常学生管理水平提升的培训等,针对性不强,对新时代网络技术及网络内容涉及的也较少。另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专家兼职团干等人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良莠不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团队水平相對较低。

三、新时代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引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所以,要正确应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内容建设的高度。

首先,要紧扣时政热点,突出政治引领。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紧扣时政热点,在网络上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知国事、学理论、信真理、坚信仰。如,在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参与党史知识竞赛的广度和力度。在举办的党史知识竞赛、红歌合唱比赛、专题微团课大赛、主题征文比赛、“红色经典”阅读等活动中,应有效融合全媒体的记录和传播功能,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挖掘相关资源,将活动制作成微视频、动画演示、音频资料等,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校园文化环境渲染中,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

其次,要加强对主流文化的传播,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结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先进文化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地方文化,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人。如,在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活动中,可将红色党史小故事融入到漫画、动漫等形式中,在学校的“一抖双微”平台中进行传播,加强思想引领,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

最后,针对身边出现的优秀先进事迹,要加强传播,突出榜样引领。如,抗疫先进事迹、救灾优秀志愿者、学雷锋先进个人等,把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通过线上宣传,发挥朋辈力量,让身边的榜样熠熠生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引领。因此,要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建设,提高网络思想政治的质量。

(二)贴近学生生活学习需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用户的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所以,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实体建设,增加对学校网络阵地软硬件的投入,使网络应用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

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打造智慧校园。如,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开学第一课”、入学基本情况调研、入学教育考核等方面实现智慧化建设。此外,针对学生的课表查询、考勤、成绩查询、一卡通充值、各种办事流程、学生权益维护等方面,实现一站式、一键式服务,只要学生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进行操作,便可实现日常管理过程中所有需要的信息内容。

其次,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了解学生的爱好,抓住他们感兴趣的点,做到与时俱进,将AR、VR、MR等新兴技术手段在媒介产品中进行广泛利用,让网络平台的吸引点对准学生的兴趣点。

最后,要结合高校自身特色,打造品牌活动。如,开展“××之最”活动,寻找学院最会跑步的学生、最会考证的学生、最具有奉献精神的学生、最会做视频剪辑的学生等,只要自己觉得可以做到学院“之最”,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报名,并以公开投票的方式让全院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并最终认定。

(三)建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支队伍,注重团队建设的力度和广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支队伍,对不断提升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建好育人队伍。育人团队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魂,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队伍长期持续性的培训和培养,高校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如,举办网络知识专题讲座,同时,提供考察、学习、交流、深造的机会,不断拓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视野;另外,还可以针对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等人员,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阵地,构建线上和线下混合式育人模式。

其次,要建好管理队伍。为加强网络管理把握主动权,要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要统一部署,统筹规划,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兼职人员构成,建立专门的管理规定或实施办法,要求全校上下主要部门齐抓共管,共享共建;要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员的主要职责、具体的领导分工和考核办法,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督查,构建良好的管理队伍。

最后,要建好技术队伍。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技术支持,各高校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打造智慧校园。要结合学校网络中心和技术研发等相关部门,加强对技术的应用开发以及对学生和老师的培训,培养一批能够运营和应用的复合型骨干力量。

參考文献:

[1]韩燕飞.加强媒体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J].传媒论坛,2019,2(19):114.

作者简介:刘冠勤(1982-),女,河南新密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张彪(1981-),男,河南周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责任编辑朱妍)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校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