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实现农村青年高质量就业,但是当前农村青年的职业水平影响了就业质量提升,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年基于“生存理性”过度迷信“干中学”式教育。“干中学”式教育的特点是重视职业安全性,忽视专用性教育投资;它造成了农村青年现代职业技能缺乏,就业被“锁定”于较低层次。为了帮助农村青年尽快实现教育转型,應该推进教育城市化,建设适合农村的教育体系,提升农村青年现代职业技能。
关键词:共同富裕;取业教育;干中学;教育城市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但是在农村,一些青年因为缺乏现代职业技能,在就业质量方面难以获得提升,职业报酬也不高,给乡村振兴、农村产业升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依赖于农村青年的整体职业素质的提升,只有农村青年的素质提升了,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包括一些数字设施、交通设施、金融设施等,才能更快地推进数字乡村、城乡融合的目标实现,并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政策带来的红利,快速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整合,推进农村产业的现代化。当前由于农村青年在职业素质方面的落后,一些高技能工作难以胜任,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事业的系统性发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农村青年职业也碰到了“乡村回不去,城市进不去”的困境。
在乡村振兴的机遇下,农村青年应该紧抓机会,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积极投身于城乡建设之中。但是现实中许多农村青年对时间长、风险性较高的教育投资比较排斥,害怕教育投资会失去当前就业机会,更愿意选择一些边干边学的工作,哪怕工资水平不高,也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满足基本的生活要求,这种思想不利于农村青年接受现代职业教育,容易造成农村青年的低水平就业“锁定”。究其原因来说,这是一种“生存理性”支配下的教育方式选择。“生存理性”与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的“经济理性”不同,是以安全第一为核心的理性,表现在就业选择中,“生存理性”将与新工种相联系的专用性教育投入看作是耗费时间的风险投资,认为职业教育换得的人力资本在农村难以套现,是无意义的投资。
因为迷信“干中学”式的教育,不少农村青年难以系统性地学习职业知识,工作过于依赖经验,影响了农村制造业和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农村青年自身就业质量的提升。针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应该分析教育如何才能落地农村,采取什么措施促使青年农民接受现代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农村青年的理性与教育投资
(一)产业需求与农民“生存理性”的矛盾
关于农民理性,文献中有不同的论述:Chayanov[1](1925)提出农民理性并不是属于敢于投资的经济理性,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关注如何生存的问题,在风险性投资方面更加谨慎。斯科特[2](1976)明确指出,农民理性是一种主要关注“生存与安全第一”的理性,这种理性天生地缺乏冒险精神;我国的一些社会学家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黄宗智[3](1999)提出农村青年理性的进化理论,指出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扩张,农村投资活动增加,农村青年并不是拘泥于“生存理性”,而是随着生产力水平上升逐步倾向于“经济理性”。李培林[4](2004)也同意农民既具有“经济理性”又具有“生存理性”的说法,指出城市化推进了农民经营思想进步,使农民逐步从“生存理性”向“经济理性”过渡。从文献上看,学者们一般认为农村青年作为农民的生力军,是未来我国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承担者之一,青年农民虽然有“生存理性”的一面,但是作为经历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一代,他们显然更具有理念的可塑性,在现代经济的推动下实现向“经济理性”的转型。
教育投资具有一定的专用性,它既具有高回报优势,也有一定的套现风险。冯云、王维国[5](2011)曾经论证了教育投入与收入差距的正向关系;李佳丽、张民选[6](2020)分析了异质性家庭教育投入的问题,认为教育竞争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影响很大,包括农村的家庭教育投入;丁一园[7](2020)研究了地方政府职业高中教育投入的偏好问题,提出落后区域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依赖于转移性支付,教育支持对偏远地区的职业教育影响很大。陈先哲、全俊亘[8](2020)依据刘易斯的“贫困文化论”理论,认为农村的教育贫困有很深的文化背景,家庭在“教育无用论”观念下的低水平教育投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文化程度,并助长了农村青年个体的短期机会主义。现代产业扩大了对高素质工人的需求,也引发了对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紧迫性,要想实现高质量就业,就必须引导个人接受高风险的专用性教育投资。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农村青年不得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农业,融入制造业、服务业之中。现代制造业、服务业要求标准化、高效化的职业训练,原有的“干中学”培训的工人很难符合现代产业的需求,所以,农村青年只有进行职业再教育,接受现代教育的培训,才能提高职业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另外,农村青年素质提升还具有外部性,系统训练出来的工人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更好地合作生产,节约成本并创造价值,提高利润水平等,是服务业和制造业质量提升的关键。但是正规职业教育需要广大农村青年不断对教育进行专用性投入,需要农村青年转变对教育的认识,教育不仅仅是识字、算术等基本技能培训,而是接入现代化生产、提升农村青年经济意识、推进农村产业绿色化进步的系统工程,是农村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
其实农村对教育的代际投入并不落后,为子女投资、实现子女迁移,很多家庭在教育投资方面没有犹豫;但是农民对自身人力资本投入却并不积极,主要是风险大、时间长;有的农民认为根守乡土本分、养好子女就实现了教育目标,自身宿命已定,教育是一种浪费,而且投资失败影响到生存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农村产业升级对工人高要求与农民自身理性导致的不愿意进行教育投资的矛盾。
(二)农村职业教育落后的供给侧问题
从需求侧来说,农村职业教育是因为农民的“生存理性”;从供给侧来说,则是因为教育发展落后,与农村需求不适应,导致了农村青年认为教育时间长、学费高昂、知识不能迅速转化为技能而不积极投资。相关文献对此也做了研究,如陆俊杰[9](2013)指出当代农村青年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观念,农村青年积极性不高、参与率低是普遍现象。梁超[10](2020)阐述了农村撤点学校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影响;李德刚、左媛鹪[11](2020)论述农民对待教育相对保守的现状;郭苏豫[12](2016)指出了农民职业培训过于单一是造成教育风险加大的重要原因。张琳琳[13](2019)明确了农民教育目标与生存状况的关联性。总之,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农民教育方面制度化、规范化方面远远不足,职业培训脱离现实、培训项目单一是主要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村教育要着眼于产业升级的需求,特别是服务业,需求量大、工作层次不一,可以作为吸收农村青年就业的很好出路,但是现实中由于职业教育脱节,很多农村的教育理论性强、技能性差,导致农村青年不愿意去参与职业培训,最后被锁定于饮食、交通、打零活等较低层次的工作,工作机会拥挤,就业质量不高。
二、“干中学”教育优势与收益递减
(一)干中学与隐性知识教育收益
Arrow[14](1962)提出了“干中学”的概念,其本意是指随着生产进行和产量积累,人们生产的成本会逐渐降低,原因是学习中熟练程度提高导致生活时间缩短。“干中学”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曾经起到很大的作用:聂辉华[15](2011)等曾经发现“干中学”能够使得落后生产力区域追赶较高生产力区域,实现了隐性知识传播。现实中的产业技能教育并不都是由课堂完成的,其中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传统教育完成,但是还有一些知识属于隐性知识,这种知识没有办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只能通过“干中学”方式,学习者在实践中通过观察、默会掌握。另外,每个人有一定的知识架构,知识接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它既需要对自己的知识储备,又需要在知识中筛选有用的知识。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长期处于产业边缘的农村青年并没有多少知识储备,在工作过程中,很多谋求生计的技能,就是利用“干中学”获得的。“干中学”既可以有一定的收入,又可以结合自己知识储备选择最实用技能,是一种非常经济的教育方式,它的方便之处在于不用教育费用,只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模仿和交流就可以实现。
青年农民离开农业,加入大工业或者服务业,承担了粗加工、组装、转口和一些餐饮服务业等就业重任,这些并不需要太多的知识,通过“干中学”的知识积累,农民在改革初期实现了就业,改善了生活,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国内的产业开始升级,大量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始采用,原有通过“干中学”所掌握的技能已经不适应新产业需求,农民就业空间越来越窄;另一方面,高技能工人又是现在所急需的,实现农民知识获得方式转型是解决就业供需矛盾的重点。
(二)“干中学”的效率门槛
尽管农民在“干中学”中曾经获得一定的教育收益,但是“干中学”式的教育并不能让效率无限提高,通过“干中学”获得技能在到达一定的门槛以后就很难提升。Young[16](1991)指出“干中学”只具有短暂的挖掘潜力作用,长期生产利用“干中学”在效率上难以突破。在服务、生产等领域,初级的技能的确可以通过“干中学”获得,但是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业必须实现更高效率和质量,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仅仅依靠“干中学”摸索的方法,既不能进一步提高效率也不能实现标准化,与现代大规模生产的要求相违背。标准化的生产要求有标准化的教育,“干中学”主要教育形式是传统的师徒制度,在教育内容规范化、专业响应及时化、教育形式多样化的今天,师徒式教育显然效率更低,不适应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大工业生产。
当前一些农村青年技能得不到提升,只能从事一些餐饮、商业服务以及低技能生产领域,这些岗位竞争激烈、就业机会拥挤,导致农民劳动岗位变更频繁,收入水平不高,再就业市场空间小,效率水平更难以提高,导致就业不稳定。
(三)“生存理性”与“干中学”的惯性
农村青年的“生存理性”是其选择“干中学”的主要原因。“生存理性”产生的根源是因为长期贫困造成的怕折腾、选择安全的生存习惯,它具有一定的惯性。在现代社会,专业化职业教育不仅意味着高昂的教育投资,还意味着可能面临不确定的就业前程,使得农民脱离安全生存方式,跨入陌生领域,打破原来的边学习边工作的习惯,让农民在新工作中学会如何操作技能、对市场及时反应等等,显然会使农民产生一定的学习困难,所以,如何推动农民教育转型是当前农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继续“干中学”式的教育,农村青年只能继续从事相对低技能的装修、食品加工等工作,集聚于传统服务业中,不仅工作机会拥挤,更严重的是收入低会导致子女难以接受高水平教育,进一步造成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
“干中学”的惯性与农村自身的文化结合起来,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要想破解必须充分利用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冲击力,通过“能人”示范、技术下乡等等,打破农民对“干中学”的迷信。
三、教育的城市化建议
(一)推进农村现代化教育,帮助青年走向共同富裕
传统生产具有需求穩定性、信息缺乏、物流落后、区域内生存等特点,现代社会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产品和服务生产必须具有前瞻性,在产品普及化之后及时撤离,保证投资资金退出,现代生产越来越模块化、及时性,这些都与传统生产方式有着根本不同,“干中学”教育越来越不适应就业需要,越来越与现代生产方式脱节。
现代生产要求教育具有即时性、专用性、高风险性,专业化教育不仅可以降低试错成本,而且能够帮助农民科学高效地掌握知识,使农民的技能更符合现代产业的要求,让农村青年从教育中真正享受教育的益处,帮助青年融入现代化大生产中,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农村教育内容要更贴近于市场
正是因为部分教育内容和市场需求脱节,片面追求黑板上的知识,造成了教育过度去市场化,教学内容空洞化。另外,因为教育经费问题,农村教师队伍老化,教材内容落后,也影响了农村教育与市场接轨,许多农村青年感觉学习枯燥无味,学无所用。所以,应该改革教育内容,强化农村师资建设,提高教育效率,用短而精的课堂内容帮助他们尽快获取知识。教育收益是实现农村青年参加职业教育积极性的来源,必须尽快推进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的连结,拿出一些好的农村教育产品,让农村青年实实在在从教育中获得收益。
(三)分摊教育成本,帮助农村青年摆脱“生存理性”
教育投资对于农村青年来说是一项风险投资,收益时间短、难以套现,高昂的学费让很多农村青年望而却步。可以通过改革农村教育的收费方法,比如,可以采用先学后收费的方法,让农村青年先收到教育收益再交费,减轻教育的负担,增加教育吸引力。另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对教育收费实现多元化分摊,适时推出普惠式的教育金融,通过贷款等方式减缓降低农村青年的负担,提升教育的可参与性。
(四)教育不只限于技能教育,教育也要城市化
许多农村青年尽管收入可以逐步与城市市民接近,但是在生活中仍然难以融入城市,主要是在文化上、规范上与城市市民脱节,不能理解城市需求,造成了在一些服务行业质量难以提升。在当前农村青年流动性较大的情况下,教育不能只拘泥于技能方面的教育,还应该加强城市文化、文明规范教育,使得农村青年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之中,了解城市需求。同时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在生产中受到一些不法的诱惑。
当前,中央提出了实现乡村振兴、扩大农村收入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实现乡村振兴,不仅仅要扩大农村基础设施等“硬件”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还应该实现教育的城市化,提高农村青年的职业水平,实现农村产业和城市产业的标准化,加快城乡产业融合,为提升农村青年收入带来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ChayanovA.V. The Theory of Peasant Co- operatives[M]. 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1:147.
[2]詹姆斯·斯科特.农村青年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生存与反抗[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03-205.
[3]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109-110.
[4]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01):168-179+209.
[5]冯云,王维国.教育投入差距与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研究[J].教育科学,2011,27(03):11-16.
[6]李佳丽,张民选.收入不平等、教育竞争和家庭教育投入方式选择[J]. 教育研究,2020,41(08):75-84.
[7]丁一园.地方政府职业高中教育投入偏好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20(09):280-281.
[8]陈先哲,全俊亘.从“失学少年”到“失足青年”的生成与治理一农村教育贫困的一种文化学解释[J].中国青年研究,2020(07):62-67+53.
[9]陆俊杰.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的教育与培训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5
[10]梁超,王素素.教育公共品配置调整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基于撤点并校的研究[J].经济研究,2020(09):138-154.
[11]李德刚,左媛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教育简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01):31-35.
[12]郭苏豫.新型城鎮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经济,2016(08):84-85.
[13]张琳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研究[J].成人教育,2019,39(07):72-75.
[14]Arrow,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03):155-173.
[15]聂辉华,江艇杨汝岱.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J]. 世界经济,2012,35(05):142-158.
[16]Young,A. Learning by Doing and the Dynamic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02):369-405.
作者简介:商海岩(1971-),男,山东平邑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与经济。
(责任编辑马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