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对孩子一生负责

2021-01-11 15:04孙忠乐
启迪·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健康第一学校体育体育教育

孙忠乐

【摘要】《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在体育教学中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 健康第一

前言: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健康第一”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更是每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根基。所以笔者认为孩子在学校体育要对他们负责。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因此,如何促进体育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如何将“健康第一”的思想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一、“健康第一”与体育教育的革新

对教学进行改革,必须由学科为本位向从人的发展为本位转移,学科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为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作贡献,那么学校教育就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朝趣味化、游戏化、生活化方向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教材建设应体现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我们应理当针对学生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发展敏感期较为集中的特点,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借助教师的指导,使教师在教学中起动指向激励、维持、调控等一系列教学手段,不失时机地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学习和操练。

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上课的同时,又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社会适应五方面的综合素质。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掌握健康理论知识。一开始,学生的真正体育学习兴趣,也是在探索和发现中产生的,教师只有不断地与学生交流其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激发学生使他们爱上体育,爱上体育课,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从事终身的体育锻炼。

二、“健康第一”与体育教学内容、形式的革新

体育新课程摒弃了旧的按照学期、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的方法,灵活处理了学习内容,这为教师的创造性及主观能动性能充分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各个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程的内容与形式的理解和认识必然产生差异,这就造就了体育新课程教学形式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是以体育新课程的灵活性为前提和基础的。现在的教学模式是以充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前提,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学生的需求,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其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理念。

三、 学校体育让孩子“健康第一”的原则

3.1 教育性原则——让孩子快乐体育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育教育虽然有自己的特殊性,与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不完全相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使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人”,成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德育为首、五育并举”这是素质教学的要求,体育课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快乐体育”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力求将外部的要求变为内驱力,以学生“乐学”为支撑点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意义的教育,更注重对学生个性心理倾向,如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例

(一)教材名称:猫捉老鼠

(二)练习躲闪和追逐跑。游戏器材需要小沙包10-20个,散放在大圆圈中。

(三) 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两队。教师发出信号,“老鼠”要设法钻进“猫”的领域偷“粮”(纸球),偷到的“粮食”放在“鼠洞”内。“猫”要看守“粮食”,追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关在“猫窝”内。“老鼠”可以将“粮食”来换取同伴,猫可以留守猫窝,不让窝内的老鼠随意被救走!在规定时间内交换角色。

(四)游戏规则:

(1)“猫”只能捉钻进领域内的“老鼠”,不得跑出领域抓“老鼠”,“老鼠”被拍就算被抓住。

(2)“进入”领域内的“老鼠”每次只能偷一个“粮食”。

(3)“老鼠”拿“粮食”交换同伴只能一个换取一个,在交换时不准抓,等第二次进入领域偷“粮”时可以继续抓。

(4)在相同时间内,看哪一组猫或者老鼠取得战利品多为胜。

(5)猫不得拿“粮食”,只准管住“粮食”不被鼠偷走 。

3.2 平等性原则——师生零距离

平等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相信他们,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关系,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传统那种权威的、单向的交流,而应该是平等的、双向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沟通。教师在交谈中不宜用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而应该多用商量交谈的语气。

教育学指出,当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理智的、普遍的和稳定的时候,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友好、亲近、依赖、共鸣的效应,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与学生平等相待,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中无拘无束,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3.3 情境性原则——情境中学习

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宽松、自由、形象、直观的情境中保持各科学习的良好心境。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的介入与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入境动情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和锻炼,充分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乐趣,获得知识技能,使身心素质得到和谐发展。

3. 4 趣味性原则——“玩中学”

要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必须要求教学“授之有趣”,因此我们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以及语言运用上都考虑趣味性因素。当然,趣味性也不能脱离科学性,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教学原则。

3. 5 激励性原则——激发情感

在“健康第一”的实施过程中,“乐教”只是手段,“乐学”才是目的。激励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不断的“刺激”学生,使学生“乐学”。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激“情”、激“趣”、激“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另一方面要激“疑”、激“思”、激“智”,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在“快乐体育”实践,特别要强调正确诱导与即时反馈,使学生在肯定性评价与成功中获得快感,增强自信心,强化心理素质。

3.6 实效性原则——终身体育

“健康第一”不仅重视外在的形式“乐教”、“乐学”的气氛,它更看重內在的“效益”--体育教学的质量。它的近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提高教学效果,它以这个近期目标逐步走向终身体育,使体育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主伴随终生。

四、结语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阶段,上好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关键,对帮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掌握体育知识、发展运动具有重要作用,但要保证体育课开足开好,不被挤占。广泛开展体育运动,要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真正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让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受益。

【参考文献】

[1]曾承志“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竞赛的思考[A]·张外安,孙洪涛,蒋先龙主编·高教体育论坛[C]·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建军·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3]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

[4]中国学校体育 2002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健康第一学校体育体育教育
让体育课堂唤醒学生的生命本色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我的“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观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师角色的思考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
论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