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摘要】目的:研究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纳入标准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予以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合检查结果分析50例患者肝纤维化的具体情况。结果:最终确诊肝纤维化阳性47例、阴性3例;通过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共检出肝纤维化阳性46例、阴性4例,与最终诊断结果相比,共误诊1例,漏诊2例,组间差异(P1=0.0786)无统计学意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度为94.00、灵敏度为95.74%、特异度为66.67%;实际确诊S0期3例,S1期12例,S2期10例,S3期9例,S4期16例,数据显示其对应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2=0.0216,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间的差异较小,用于鉴别诊断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均较高。
【关键词】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诊断;分期
[中图分类号]R512.62:8575.2;8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189-02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恶心、食欲下降、肝区疼痛、全身乏力等,部分患者可伴有黄疸发热及肝功能损害,有些患者则表现为慢性化(持续感染6个月以上),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1]。慢性乙肝可导致患者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或肝纤维化,发展到后期易出现肝硬化、腹水、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静脉曲张等严重病症[2],甚至导致大量呕血,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患者病情进展、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尽可能避免不可逆的不良后果产生。肝纤维化是肝脏应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损伤,表现出的一种病理性修复反应,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进展的关键步骤,亦为及时阻滞或逆转肝硬化进展进程的重要环节[3],本次研究正是针对50例研究对象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进行的,以期通过对比分析,验证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性,从而在保障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诊断效率,使慢性乙肝患者尽早接受预防及治疗干预,现将具体验证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本研纳入标准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由本院负责诊治,就诊时间在2015年1月-2019年12月范围内,治疗前予以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合检查结果分析50例患者肝纤维化的具体情况。纳入标准:①乙肝病史或检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超过1年;②病情较为稳定,可顺利配合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检查项目;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肝纤维化相关或高风险疾病,包括各种肝病、糖尿病、肾衰竭等;②病情较重,难以全程配合本次研究。基本情况: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最小36岁,最大65岁,平均(48.15±5.06)岁;50例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在享有知情权的前提下自愿签署同意书,无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①确认相关仪器可以正常使用;选择探头并设置扫描参数(3.0-7.0MHz);②患者取平卧位,或根据需要取左右侧卧位、坐位,右臂上举拉伸肋骨间隙,平静均匀呼吸;③先行常规超声检查,再启动弹性成像功能,扫描范围包括腋前线至腋中线间第5-8肋骨,扫描深度约为5cm,取样大小约为6cm2;在测量肝肋下斜径、左叶长度及厚度时需患者配合深呼吸后屏气;冻结所需图像,标记相关数据;④完成至少2次扫描后,综合分析检查结果,进而判断患者肝纤维程度。
1.2.2 肝纤维化病理分期诊断标准(国内52000标准)S0期:无纤维化;S1期:汇管区纤维化扩大,限局窦周及小叶内纤维化;S2期:汇管区周围纤维化,纤维间隔已形成,仍保留小叶结构;S3期:出现小叶结构紊乱,但未形成肝硬化;S4期:表现为早期肝硬化。
1.3 观察指标 ①与最终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果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②肝纤维化程度,病理检查分为4期(根据国内S2000标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分为4级(0-4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型数据以(n%)表示,计量型数据以(x±s)表示,行x2检验差异,行Pearsonn检验相关系数,若P<0.05,则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如表1所示:最终确诊肝纤维化阳性47例、阴性3例,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检出肝纤维化阳性46例、阴性4例,共误诊1例,漏诊2例,组间差异(P1=0.0786)无统计学意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度为94.00%、灵敏度为95.74%、特异度为66.67%。
2.2 肝纤维化程度分析 如表2所示:最终诊断肝纤维化SO期3例,S1期12例,S2期10例,S3期9例,S4期16例,数据显示其对应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2=0.0216,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相关调查显示[4],我国2017年乙型肝炎发病数量已经超过100万,2018年则有所减少,但2019年再次出现增长趋势,发病数量达到了1002292例。作为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慢性乙肝的传播途径是特定的,包括血液、母婴,以及性生活;高危人群包括注射吸毒者、血液透析者、献血者、未接种乙肝疫苗的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毒感染者、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密切接触者、公共卫生安全相关工作人员等[5]。慢性乙肝的直接病因是人体免疫系统为了消灭乙型肝炎病毒而发生的免疫反应[6],进而导致肝细胞受损,其病程表现为波动性或持续进行性,如不進行适当的治疗,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诊断慢性乙肝的标准主要包括:①肝脏炎症损伤;②检测乙肝病毒感染呈阳性;本研所选50例研究对象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而病理检测是诊断慢性乙肝患者是否出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其具体方法为:①术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及生命体征检测;②患者取仰卧位,右臂上抬置枕后;严格执行消毒、麻醉;利用超声仪器选择穿刺点,注意避开胆囊、大血管,以及肝脏上下缘;若肝脏已经明显肿大,可在肋缘下、选择肿大或有结节的部位穿刺;③取样长度至少达到1.5cm,且包含完整的至少6个汇管区结构,石蜡包埋后进行切片分析;④术后安排患者充分休息(12h),禁食3h或补充少量流质,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必要时可适当予以止痛药物。相对来说,病理穿刺检查的准确性更高,但考虑到该方法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很多患者不愿接受,也无法反复进行检查,因此不能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实际上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有很多,慢性乙肝患者出现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复、持续的炎症反应使肝细胞遭到破坏,而人体的修复机制自动开启后,受损的肝细胞通过纤维疤痕的沉积不停进行修复,造成纤维化沉积越来越多,直至破坏本身基本的小叶结构,形成“假小叶”,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死亡。一般情况下,持续有效的治疗是可以实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逆转的,纤维化程度越轻微,逆转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及时把握治疗时机。鉴别诊断肝纤维化需要借助于影像学技术,如本研所选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该技术起源于1991年,经10余年发展,从超声弹性成像进化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7],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超声诊断技术,可以通过对人体组织的不同硬度属性标示不同颜色来表现其特征,以不同评分反应组织弹性,弹性系数从小到大,代表硬度由软到硬,即评分越高,患者恶性病变程度越高。在本次研究中,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4.00%,与最终诊断结果间的差异(P1=0.0786)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了95.74%、66.67%。另一方面,数据显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会随着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增加逐渐升高(P2=0.0216),从而较为准确的体现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此外,段海珊等人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病理分期肝纤维化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参数[8],可作为参考依据;陈岩等人的研究方向与本研相同,且样本数量更丰富(共980例),所得结论亦与本研一致[9],可进一步证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慢性乙肝患者接受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以利用其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参数与肝纤维病理分期间的相关性,较为准确的诊断肝纤维化程度,有利于及时开展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作为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翟哲,张超学.实时与瞬时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9,54(05):817-820.
[2]叶细容,吕志红,江峰,等.两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价值比较[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23(01):24-27.
[3]岳馨,文榆林,李平昊.實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04):145-146.
[4]折文利,李新,刘芳,等.弹性成像超声,APR]指数和HA诊断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025(003):395-399.
[5]李颖,黄岩花,陈方红.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评估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01):123-126.
[6]李霞,陈群,杨柳.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8,28(01):46-47.
[7]苏美琴.浅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肝纤维化诊断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8):151-152.
[8]段海珊,蒋黎,刘慧敏,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9,31(11):1757-1761.
[9]陈岩,关贺勋.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