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观察

2021-01-10 11:40:11黄继滕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临床观察

黄继滕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通过观察治疗效果以及临床表现,分析中医药治疗的成效。方法:将医院里面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信息进行调取,从患者里面抽取200名,将患者分为两组,一部分设置成观察组,在进行治疗时使用中医药治疗的方法,一部分分为对照组,在进行治疗时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通过三个月的治疗,对两部分患者进行病情检查,并且观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没有患者表现出不良反应情况;采用西药治疗方法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但是在治疗的患者里面,73%的患者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在进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治疗时,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方法在效果上与西药的治疗方法相当,并且在患者的药物治疗上很少会出现不良反应,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引言: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属于胃病病发的直接诱导性因素。医院在进行胃病治疗的时候经常会采用西药的方法进行,像三联疗法、四联疗法等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将患者的病情进行迅速的控制,并且对于病情的治愈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过于严重,容易促使人体内的肠道菌群失去平衡,而且这种西药治疗的方法容易使患者对药物出现免疫性,导致药物出现“失效”的现象。在进行胃病的治疗时也可以采用中医药的方式进行,与西药的治疗相比,中医药的治疗效果是一样的,而且不容易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药治疗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详细的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首先在医院里面将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患者挑选出来,然后在患者里面进行随机选择200名,年龄控制在20-70岁之间,将平均年龄控制在(45±5)岁左右。在200名患者里面,男性患者有127名,女性患者有73名,患病时间大约在一年到五年左右。200名患者均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其中轻度感染的患者为64名,中度感染的患者为127名,重度感染的患者为9名,将这20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保证两组的患者在年龄、病情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对比性。

1.2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对照组的患者依旧采用日常的西药治疗方式,延续之前进行的三联疗法,让患者每天保持自己的服药规律。然后是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医药的治疗方法,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进行病情的诊断,再根据诊断结果进行辨证论治,给患者开出中药的方剂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出现的肝气犯胃型的病情则采用小柴胡颗粒进行治疗,肝胃郁热型的病情则采用左金丸进行治疗,脾胃虚寒型的病情则采用扶阳助胃汤进行治疗,阴虚胃燥型的病情则采用麦门冬汤进行治疗[1]。让观察组的患者根据医生开出的方剂进行服药治疗。整体治疗时间为三个月,即患者的治疗为三个疗程。

1.3治疗标准

在进行病情治疗结果的判断时,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像《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首先是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通过胃镜的检查报告判断治疗方法有没有效果。若是胃镜的报告显示患者的胃部的溃烂情况全部愈合,同时胃部的水肿现象消失,就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痊愈,证明治疗方法有效;若是胃镜报告显示患者的胃部溃烂情况出现了大范围的愈合,水肿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减轻,证明治疗方法有效;若是胃镜报告显示患者的胃部溃烂情况没有得到改善,水肿现象也没有得到缓解,则证明治疗方法无效[2]。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出现的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11.0的方法进行统计,在進行统计时,计量资料使用百分率的方式进行表示,在进行数据检验的时候采用X2进行检验,同时使用P<0.05来表示本次研究的数据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三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是对照组的100名患者,采用西药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出现明显疗效的患者有38名,治疗出现效果的患者有49名,治疗没有效果的患者为13名,治疗成功的有效率为87%;然后是观察组的100名患者,采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出现明显疗效的患者有33名,治疗出现效果的患者有52名,治疗没有效果的患者为15名,治疗成果的有效率为85%。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果有效率存在不同,在进行统计时具有对比性的意义。

在对照组的100名患者里面,有73名患者出现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73%。在观察组的100名患者里面,没有患者对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0%。两组患者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不同,在进行统计时具有一定的对比性。

3.结论与讨论

幽门螺杆菌主要是寄生在人体内胃部的一种细菌,它的病变与胃炎的发生、溃疡的出现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先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治疗,从病根上进行病情的切断。

就现在的胃病治疗来讲,医院采用的都是西药治疗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会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治疗上也是治标不治本,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服从性较低。但是在进行胃病的治疗时采用中医药的方式进行,重点在于攻克患者的病根,而且在治疗是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使患者的身体情况得到了充分的考量。胃病患者的自身情况是不同的,一些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一些是由于肝胃郁积导致的,在进行中医药的治疗时,会将患者的这些情况全部考虑在内,使治疗效果可以有明显的展示,同时对于患者的不良反应现象也进行了控制。

通过本次研究表明,中医药对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对于患者的身体情况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减缓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在临床应用上值得被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易惺钱,敖梅英,乐毅敏,王立,陈晓凡. 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药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机理探析[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3(03):38-43.

[2]易惺钱,乐毅敏,何凌,王立,王艳萍,陈晓凡.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疗效评价[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04):1075-1082.

猜你喜欢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湖州地区651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家庭用药(2016年9期)2016-12-03 08:34:20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研究进展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10:17:05
蒙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9例临床观察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催乳一号方治疗产后缺乳30例临床观察
中医内外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