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结合,以美育德

2021-01-10 02:08陶绮骋
科教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实践教学

陶绮骋

摘要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的课程建设与思政课程建设应同向同行,通过不断探索和推进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会贯通,文教结合,以美育德,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 公共艺术课程 思政教育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9.036

Combina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Morality

——StudyonthePathofConstructing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toCollegePublicArtCurriculum

TAO Qicheng

(SchoolofHumanitiesand Arts,ShanghaiLixinUniversityofAccountingandFinance,Shanghai201209)

AbstractPublicartcourseis thecentral link of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i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mor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public ar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go hand in hand. Through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 arteducation,thecombinationofcultureandeducation,andaesthetic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public ar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需要加快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的发展理念,探索课程建设路径,扎根中华文化,促进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1新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和问题

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教学培养方案中,在校学生要按规定修满相应的艺术类学分才能毕业;2020年10月,国务院对全面加强与改进美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出高校要开设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艺术经典为主要方向的艺术课程,相关的文件对新时代的高校美育工作和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上海各高校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开设了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积极探索构建了美育素养培养为核心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艺术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日趋规范化系统化。但同时可以看到,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调研通过对300余名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55.74%的学生认为自身兴趣是选择艺术类课程的首要因素,40%的学生认为现有艺术课程的实践环节需要进一步强化,52.46%的学生认为课程的教学环境及条件一般,而72.79%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的艺术类社团和各类组织……结合考察和问卷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公共艺术类课程因受学制影响,以及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制约,教育实践的环节被普遍削弱,实践活动形式较单调,针对性的实践平台建设也比较薄弱。公共艺术课程数量有限,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授课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也缺乏结合自身优势和跨学科特色的个性化指导。

新形势下,高校艺术教育进入了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目标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学改革,丰富艺术实践活动,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定位思考

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对通过构建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增强学生们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趣味;通过认识和掌握各种审美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内化”审美价值观念,从而塑造美好心灵,形成良好的人格。

艺术教育的进一步目标是通过美育教育,进一步促进智力的开发,“外化”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要以美育德,融汇中华优秀文化,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艺术教育的全过程,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好文化传承。

公共艺术课程关于艺术和人文素养培育目标的达成,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培育体系。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和内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需要文教结合,以美育德,将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融会贯通,探索符合学校自身特点和本校实际的艺术教育方法,通过课程教学和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3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路径研究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立足艺术教学的实际上,应探索从体验中学习,从学习中内化知识的长效化公共艺术教育之路。通过深入探索课程建设,拓展平台建设,建立协同教学改革、社团实践、校园文化、艺术展演于一体的美育素养培育路径,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1将思政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艺术教育不仅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将公共艺术的课程建设与思政课程建设同向同行,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

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学要求围绕课程目标、凝练好思政教育元素,构建好知识体系,培育建设高质量的美育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美育资源和思政元素,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潜移默化的认识美、感受美。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例,学校根据教育部要求,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综合赏析类课程:“美术鉴赏”“书法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等。在教学大纲的修订中,注重课堂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充分提炼各种思政教育的育人元素,做到每门课程融入思政育人元素,通过认知教学和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素养和鉴赏能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艺术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目标。以“书法鉴赏”课程为例,书法是中国人文精神的载体,是艺术瑰宝,书法教育汇聚德育、美育、智育等于一体,对塑造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课程通过教学设计和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和认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法的发展过程和它的博大精深,以书法为载体,教书育人,从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修养和审美能力,激发爱国热情,提升文化自信。

同时根据指导方案的要求,学校还开设了多样化的艺术实践类和理论类的相关课程,如:“民族工艺品传承开发与营销”“博物馆的艺术”“書画装裱工艺”“中国画艺术”“中国传统艺术”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选修课程,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根据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艺术教育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的途径与方式,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布局,稳步推进课程建设。

3.2将思政教育融入第二课堂实践,推进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校的育人工作应结合切实有效的文化育人活动,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统筹起来,……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课堂是学生吸取课外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培养个性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探索研究如何更好统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作用,做好美育素养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3.2.1以学生社团协会为抓手,深化美育课程建设

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提升大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重要基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第一课堂之外开展艺术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凝聚学生、开展学生思政教育重要补充。当前,许多高校注重以培养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美育教学实践,通过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美学素养。

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书法”课程为例,课程以书法为载体,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书法社团活动相结合,在教学之外,举办教学汇报展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艺术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作热情,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和书法实践能力。协会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比赛中屡获佳绩,曾连续6年3次承办上海市教卫党委和市教委的全市教育系统和大、中、小学生的书法比赛,获得市教卫党委和市教委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好评。学校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高校中唯一的“书法教学”基地,“书法艺术普及与提高,教书育人文化引领”系列活动,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

艺术教育和实践活动可以启发人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将思政教育与课堂实践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想象力,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程学习效果。学校的各类艺术类社团如:书画协会、艺术设计协会、振鹭传统文化社等积极建构艺术教育实践的多元路径,结合学生社团、艺术展演、艺术比赛联动开展美育教育活动,通过活动,拓宽学生们的艺术视野、增加学生们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艺术设计协会结合课程内容分别组织学生参与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等艺术创意比赛,以“传承非遗文化艺术”等主题做文创用品主题设计、招贴海报等。近年来,学生的设计作品获得了“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四项、第六届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入围奖、第七届全国高校廉洁教育活动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优秀项目奖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素养。2021年1月新年之际,书画协会和文化社联合举办了拓印木版年画活动,学生们通过活动,熟悉传统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了解年画的文化内涵、寓意及其民俗文化背景,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

3.2.2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承担着传承传播优秀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应立足艺术教育实际,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经典教育要素,将艺术教育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搭建艺术实践交流展示平台,使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以育人为中心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实践教育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2020年11月,学校举办了沪上首家各民族学生线上线下书画摄影展,以“礼敬中华”为主题,汇聚了十多个民族学生的71件艺术作品,展示学生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讴歌、礼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一周年华诞,是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融合,展览受到东方网、上观新闻、新闻晨报、新民晚报、上海电台、浦东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的关注与报道;2020年12月,学校举办了面向全校师生的“学四史,颂祖国,建功业”书法大赛优秀作品展,广大师生结合学习四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优秀的书法作品传承红色文化,歌颂祖国,弘扬爱国情怀。

学校还结合了公共艺术课程,通过开设专题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展演、文化讲坛等精彩纷呈的美育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艺术的感染力,使高校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研究期间,举办了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主题,”的艺术教学沙龙活动,邀请了来自领域内的相关专家、教授举办了“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传与承”“海派文化与图形中的民國旗袍”“传统服饰艺术与当代思考”等专题艺术讲座,使学生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3.2.3依托各类平台资源,创新美育教育途径

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艺术馆是学校开展德育、美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艺术展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是传播知识、弘扬文化、促进科研、培育精神的重要场所。随着当前社会“文教结合”的需求日益深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教学设计时,应立足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好校内外的平台和资源创新艺术教学模式,将展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日常实践育人环节有机结合。

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例,学校书画陈列馆、中国会计博物馆、艺术剧场等机构具有的教育效应是学校美育教育良好的辅助手段。学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不断探索实践平台与学校艺术教育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好自身优势资源,发挥学校平台资源在课程中教育功能。已开设的各类艺术课程如“博物馆文化与交流”“书法鉴赏”“美术鉴赏”等,均依托校内外的博物馆及艺术展馆等课外实践的优质平台的资源,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通过课程实践内容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理念,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直观感受和认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艺术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在第一课堂之外,积极构建第二课堂的多渠道育人体系。将思政教育融入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等各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开拓并实现文化育人、德艺一体的公共艺术教育新局面。

基金项目:2019年6月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文教结合,以美育德——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路径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

[2]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9.

[3]推动思政铸魂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人民网,2019.10.

[4]郑宇.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讨.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实践教学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