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霞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信息技术在初中课堂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了出来。教育实践证明高质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初中信息技术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成效,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分析
为了促进学生个人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首先要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课堂参与。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索和知识应用能力。与传统的“课堂听授”教学模式相比,实践能力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旨在将课堂还给学生。这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创造一个高效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学生分组,明确课堂分工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第一步是将学生分组,推动学生进行实践实践学习。首先,教师应根据班级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分成几个小组。一般来说,4到6名小组成员是最合适的。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别、个性和能力合理安排学生分组。小组初步划分后,教师还需要分别与每个学生交谈,尊重学生的主观选择。只有这样,教师分组才是最合理的。第三,每个小组应有一名负责人,这不仅可以保证小组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而且可以调整小组内的矛盾,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在选择负责人时,教师应以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个性和管理能力为主要参考标准,以小组成员的意见为次要参考标准。这样,可以为小组实践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确保课程时间,提高实现效率
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不断思考和交流的过程。目前,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时间有限,所以不少课程教师很难开展有效的课程实践活动。一些教师给学生留下了很短的实践探究时间,导致实践学习在学生讨论结果之前就结束了。仓促而徒劳的实践学习只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此外,如果學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每次讨论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将对实践学习失去兴趣,对讨论过程敷衍了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进行小组实践学习,就需要根据确定的学习主题的难度,合理地为学生安排时间,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知识,得到想要的答案,产生心理满足感,同时还要保证教学内容安排得如火如荼,以免浪费课堂时间。此外,教师还需要观察各组的学习动态,控制整体情况。这样可以提高小组实践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创新课后练习,培养实践兴趣
在信息2.0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生处于敏感的青春期,很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挖掘信息技术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实践学习。例如,在掌握了一些信息技术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团队成员练习制作个人电子相册。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信息技术的神奇,还可以了解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此外,制作电子相册对初中生来说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他们在运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团队成员可以一起讨论、思考和解决问题,最终制作出优秀的电子相册。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展示优秀作品,推动共同进步
初中生不仅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具有丰富的个人表现能力,这些心理特征是优点和缺点的结合。如果发挥得当,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斗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团队成员在小组中展示作品,并为其他团队成员和教师简要描述活动结果、活动过程和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战斗精神,教师还需要制定一套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得分对各组进行排序。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组成员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二是对其他群体的评价,主要关注作品和展示作品的人的表现;三是教师评价。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以及最终的探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向,还可以在综合排名的激励下,主动争取群体荣誉,提高实践学习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构建一个高效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师不仅需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还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安排主题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还需要让学生展示小组的作品,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提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实践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展清玲.任务驱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21(09):78.
[2]刘晴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J].新课程,2021(3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