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2021-01-10 19:17李金龙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生农村

李金龙

在教育不断改革深化的过程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教育事业的核心理念,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也逐渐受到重视。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与城镇学生相比,农村小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前基础,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又让学生无法摆脱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农村小学教育实际情况,针对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究。

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在我国已经实施多年,对于我国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拥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尤为重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将知识完全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维,以达到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最终目的。

一、运用故事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

无论是襁褓之中的婴儿,还是已经步入职场的成年人,故事一直伴随着每个人成长,从故事之中获取知识这种手段也被人们津津乐道,因而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传授知识让小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在教学中,借助故事教学法将原本较为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能使学生迅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6课《年、月、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依据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提问:今天距离下一个星期天还有多长时间?距离国庆节还有多长时间?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关于日、月、年的概念,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日、月、年”计时法的起源故事,通过故事情节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以提出问题的方法引起学生思考,以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参与度

数学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比较抽象,对于逻辑思维还未成型的小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应该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课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假设生活情境的方式提出问题:小明同学有15元钱,在超市买零食花了8元钱,小明同学现在还剩下几元钱?通过这种将数学带入生活情境的方法,学生能够结合身边的真实事例认真学习,把较难懂的退位减法简单化,更容易理解。数学存在的意义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从另一个方面提升课堂效率。

除了假设生活场景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物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得农村小学生在一些方面比城镇学生更有优势。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课《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中,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但是农村小学生对于“亩”的大小有十分清晰的认知,通过“1公顷≈15亩,1平方千米≈1500亩”来让学生清楚认知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无须教师进行过多的语言描述,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阔学生眼界,教会举一反三

在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牢固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不拘泥于课本中有限的文字叙述,自由地展开想象。例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课《三角形》的内容时,教师在将课程内容讲完之后可以带领学生就“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点进行探讨,比如生活中有哪些实际例子利用了三角形的这一特点?在进行问题讨论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展开想象,对于正确的、合理的发言教师应及时表扬,对于有异议的回答教师也应给予一定鼓励。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以一个引领者的姿态出现,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在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小学教育理应得到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总是有较多的外界环境因素限制,因此教師在教学中更应当及时发现不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效率,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获得知识。

猜你喜欢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NO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
赞农村“五老”
用心探讨例题 品出其中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