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芬
小学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起源于生活。但数学课本中大多数知识点都具有强烈的逻辑性与抽象性,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还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教师可借助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将抽象知识以生活化的内容直观呈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对此进行阐述与分析。
小学不仅是学生人生的起始阶段,还是其养成良好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尤为重要。但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单一应试化的教学模式,很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创设日常生活情境,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创设情境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具体、特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小学生自身的理解与接受能力都比较弱,抽象性的數学知识点让学生很难找出解题的思路,而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与数学学科渐行渐远,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借助创设问题情境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以此解决学生理解与接受能力的薄弱之处。在此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认知与生活经验有效降低数学学习难度,消除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进而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苏教版《认识周长》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如果直接向学生讲解周长的定义,只会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为此,教师可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周长的真正含义。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个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花圃,并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周末大家都来公园里玩,同学们你们看公园中的花坛漂不漂亮呀?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呢?”教师出示花坛照片,学生回答:“正方形与长方形的。”教师:“公园中的花坛虽然很漂亮,但围绕花坛的围栏坏了。为了防止小朋友到花园赏花时出现危险,工作人员决定换一条新的围栏,同学们你们知道换一条新围栏需要多少米的绳子吗?”接下来,教师引出本课主题“周长”,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平面图,或让学生在笔记本中画一个长方形与正方形,分析出正方形的边都一样,边乘以四就会得到正方形的周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趣味游戏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思维活跃,模仿能力极强,而传统应试教学以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因如此,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改变教学方法,根据现阶段学生都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将游戏教学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此增添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愿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教学苏教版《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课为例。数学计算是枯燥无趣的,低年级的学生都不喜欢数学计算,教师就可借助创设游戏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买苹果”游戏,教师装扮成卖苹果的商人,让学生扮演顾客。在游戏中教师依次让学生到自己这里买苹果,当学生拿出几个苹果后,教师就会提问学生:“现在我还剩下几个苹果?”当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果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要马上批评,而是要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最终答案。
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次提问教学
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大不相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理解接受能力,但也正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导致基础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遇到相同问题时,成绩优秀的学生会轻松解决,而学科能力较弱的学生就可能会选择视而不见。为此,教师要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基础特点,开展分层次的教学。教师可将一个问题拆分成上、中、下三种问题,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让学生自行选择问题。此方式不仅注重了学生的差异性,还能在不损害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基础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收获。例如教学苏教版《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教师首先运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接下来,教师在此情境中向学生提出三种难度不同的问题。如对于思维敏捷学科优秀的学生,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示问题,这不仅增加了数学题的难度,还能提升学生自身的运算能力;而对于学科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提出一些难易相当的问题;对于学科能力弱、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趣味性,如通过创设童话问题情境,以讲故事的方式提出问题,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