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发祥
【摘要】化学是初中阶段才开始学习的一门科目,它的学习,既关系到升学考试,也是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做铺垫。化学科目包括基础知识、方程式、实验等方面的学习,这些内容复杂多样,彼此之间或存在联系,或完全不同。面对这样一门学科,要做到高效率的教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教师多开发、多创新。本文将对目前的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善对策,希望能给大家的教学工作带来一点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63
许多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化学,但学生真正参与这一学科的学习,要等到初中阶段才开始。这也侧面说明,化学极具重要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开展教学需要学生有一定基础才能实现。那么,化学这样一门重难点科目,该如何开展教学,教学中又存在哪些困境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进。
一、初中化学教学困境分析
1.学生学习不得章法。化学是一门重难科目,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学习时要付出更多努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学生在学习上有努力,但却不见成效,这是学习过程中最让人崩溃的事情,处理不好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在化学学习中,课程难、体量大、知识新,这些都是学生进步路上的难题,学生初接触这门学科,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经常造成事倍功半的情况发生。无效的学习成为化学教学中的拦路虎之一。
2.基础知识利用不足。这里的基础知识不是单指化学方面的一些简单知识,也涵盖其他方面。化学一定程度上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如果有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铺垫,学习中也能得到一定帮助。但是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了解这个要点,导致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就不够牢靠,学习化学时自然利用不上。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学生不懂得如何抓学科之间的联系,如何利用联系提升学习成绩,这样导致学生面对化学时是完全陌生的,寻找有效学习方法就耽误了许多学习时间。
3.实验教学开展不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验的成功开展需要完备的实验器材、足够安全的实验条件,以及相应的实验费用,这些因素都是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拦路虎。化学反应需要观察现象,分析情况,考试中也常考这类型题目,这就要求实验必须展开。如何平衡实验开展中的各个因素,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
二、初中化学教学对策
1.提供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不得章法,作为教师要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解决。
首先是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吸收新知识的地方,学进去、学会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导,较少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有时候因为课时原因还会出现赶进度的情况,这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极其不利。教师要注重这方面的问题,学会将学生放于课堂的中心位置,以学生掌握情况作为授课依据,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效率。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的,教师授课时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比如学习化学元素时,告诉学生很多元素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缺铁会引起贫血,缺锌会影响食欲。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人体中常见的疾病,思考通过什么食物可以缓解这些疾病症状,之后为学生揭示,它们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其中都有相同的化学元素。在这样的引入后再对课程进行讲解,学生就能更容易接受元素知识,对其功能也能有较好地理解。另外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及时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提问,对难题即时解决,也是提高课堂完成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次是课下教学。课下及时对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将知识内化,才是真正学会知识。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善,学生课下学习也要多关注起来。学生的错题本如何总结才能更有效率;怎么将知识串联起来学习,等等,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适当提供帮助,才能让学生实现更高效的学习。
2.多加利用基础知识。数学中的计算能力,物理与化学相关知识点的联系,这些基础知识在学习化学时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学会利用。比如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方程式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配平更是困扰许多学生的难题,教师教学时可以加入数学的运算方式。例如,将方程式一方定为单位1,另一方数量不足1的元素用分数进行表示;或将每个表达式的元素拆分出来进行配平。这样,方程式就化为了简单的数学计算,学生能更快、更准确地完成,熟练以后还能从中寻找数字规律,在练习及考试中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要想学好化学,不仅要对本科目知识熟练掌握,有时候还需要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将这些知识巧妙应用于化学学习,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在教学改进中应该思考的內容。
3.多方法进行实验教学。首先,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进行过程中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学生有时候意识不到后果的严重性,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些实验失败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明晰操作不当会造成的后果,给学生以警示,能有效避免危险的发生。其次,实验过程最好由有经验的教师全程带领,但是学生众多,教师一个人必然有照顾不到位的地方,教师不妨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几个学生共做一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彼此之间能起到良好的协调和监督作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这种方法还能有效解决实验耗材严重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另外,不同的化学实验可能会产生同一物质,教师可以让学生及时对这些反应进行总结,以图表的方式将内容区分总结,这样也能方便学生记忆。例如与硫酸铜的反应,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及金属与其反应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实验课后的作业,而这样的作业形式也能帮助学生更快提高化学实验技能和素养。
三、结束语
教学中的困境是一直存在的,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要想改变现状,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文章从学习方法、基础知识以及实验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许多改进措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若能在课上课下多给学生目光与机会,善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必然能帮助学生得到更大的提升,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也能因此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陈晓昀.初中化学教学困境与出路分析[J].试题与研究, 2020(3):193.
[2]李文秀.浅析初中化学教学困境[J].明日风尚,2017(16):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