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素材开展初中物理教学

2021-01-10 00:37黄宏军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摩擦力生活化教学

黄宏军

摘 要: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物理相关知识来进行解释,所以,在物理教学当中,充分结合生活当中的素材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对教师来讲,他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生活当中的自身经验,对物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并且可以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将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内容。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摩擦力;生活化教学

在初中阶段,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为之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讲,物理知识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对自己的生活场景却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选取生活当中的素材来开展教学,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探索,并探索其中的规律。在物理知识当中,摩擦力是非常重要但也有一定难度的,在学习摩擦力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生活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利用生活素材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价值

生活是知识诞生的沃土,也是任何一门课程知识学习的最终归宿。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是“伪教”,无法真正实现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只有联系现实生活的教学才能称得上“真教”。同理,物理课程教学也要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及利用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资源来辅助常规物理教学活动。以往物理教学主要侧重固有的教材内容开展授课,却忽视了挖掘及利用“取之不尽”且“用之不竭”的生活素材,这无疑浪费了非常宝贵的一类教学资源。如果可以在物理教学中充分挖掘及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素材,那么可以有效解决现阶段物理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時生活素材本身同初中生联系非常紧密,更容易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加之这些知识本身抽象性与形象性等特性非常显著,所以可以辅助初中生更加高效理解复杂、持续的物理知识,极大提高了整体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光学”方面物理知识期间,可以充分挖掘及联系日常生活中有关“光”的各种素材,如LED灯光、太阳光等等,这些都是初中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化素材,对辅助他们高效理解物理知识,提高他们整体物理知识学习效果有很大帮助。

二、利用生活素材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

(一)借助生活素材,落实新课导入

在进行初中物理知识讲解时,涉及大量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原理,但是大部分基本概念和物理原理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之前,有效地导入也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更大兴趣。因此,教师在对物理新课进行教学之前,需要通过结合生活当中的素材,进而营造出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可以保证整个物理教学更加顺利高效地完成。

例如,在教师讲解关于“摩擦力”这个章节内容时,一开始,教师不能直接让学生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可以先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产生好奇,这样就可以更加顺利地引出新课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让两本书的每一张都互相叠加起来,同时让两位学生尝试去打开书本。一开始学生都会认为这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在自己亲自尝试之后就会发现并不容易将书本拉开,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疑惑和好奇。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和鼓励学生探究如下问题:“为什么在水平道路上,自行车不踩脚踏板就会慢慢停下来?”以及“为什么在泥泞的道路上人会更加容易滑倒?”等多个类似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列举来引出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或者在采取“夹起乒乓球”的游戏: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准备两个分别盛水的量杯,其中一个杯子放置一个乒乓球,让学生用一双筷子把乒乓球从量杯取出并放到另一个量杯中。实践中,第一个同学单手用筷子搬运,结果夹不住乒乓球,顺着杯壁夹也失败;第二个同学双手用力,用筷子夹住乒乓球并放到另外量杯,游戏成功。关于这个过程,让学生们思考:什么原因造成两个人的结果差异?同学们带着问题,主动探究后面的学习过程。

(二)借助生活素材,开展课堂教学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开展学科教育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而且还可以将课堂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可以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甚至是未来的工作都可以提供一定帮助。只有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用性真正了解,才能够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出一些需要他们亲自动手的机会,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熟悉和了解物理素材和知识背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摩擦力”一节内容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让学生去创造和运用摩擦力的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一场男女拉力比赛活动,可以让学生拉着一个木箱来完成接力比赛,通过开展比赛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摩擦力进行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在整个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了保证整体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充分结合初中生生活实际来搜集一些各种各样的生活化素材,如在学习“摩擦力”物理知识期间可以充分挖掘及联系日常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各种素材,如利用摩擦力的有“车轮上刻有花纹刻痕”“马路路面上撒一些沙子”“走路”“磨菜刀”等等,也有一些预防摩擦力的生活现象,如“车轮转轴涂抹润滑油”“车体外形设计为流线型”等等,借助这些生活常识的有效挖掘及利用,可以很好地助力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三)借助生活素材,优化习题编制

通常情况下,考题是对学生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考察的一种方式。虽然学生已经对摩擦力的知识非常熟练,并且可以在实际生活当中去应用摩擦力的知识,然而,初中学生要尽可能回归到试卷上来,因为大多数物理习题素材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实际生活,同时,近几年以来,物理教学要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原则,在命制试题时,教师需要到生活当中去挖掘相关素材,来进行命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习题更加容易理解,同时还可以逐渐形成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对摩擦力而言,如果物理教师留意,可以发现生活当中有很多素材可以利用,例如,在自行车的走走停停和摩擦力之间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个素材的利用来进行信息的编制。与此同时,在对物理习题进行命制时,还要注意考虑现实生活中摩擦力的种种用途及使用方式等,保证可以使物理知识真正地回归于物理练习题当中,力求可以将“走向生活和社会”有效融入物理习题命制实践中,尤其是要注意切实将现实生活中与学生联系比较紧密的生活素材有效融入整个习题命制实践中,如汽车运输、道路交通或者工业生产等等,它们都可以成为物理问题命制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生活素材,对辅助他们高效思考和学习有很大帮助。但是必须要科学编制基于生活素材运用的物理习题,以及考虑习题命制的趣味性和启思性等,保证可以满足学生自主训练的需求,使初中生可以在对问题进行剖析及求解的过程中更加高效理解及运用相关方面的物理知识,促进他们物理解题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公路上A骑着自行车,此时前面较远的地方亮起了红灯,他按照规定停下自行车,此时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对地面的摩擦是f1和f2,试讨论f1和f2的大小?”这种习题的编制,既能够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可以围绕摩擦力这个知识点来进行命题,所以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摩擦力相關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再如日常生活中拉动货物,地面摩擦力不同的情况下拉力大小,这样的素材可以作为习题练习:如下图1所示,有一个箱子内装有货物,货物及箱子共重60kg,现在在一个拉力F的作用下以v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的摩擦力是物体自重的0.2倍。(g取10)问:物体的重力是__;拉力F的大小是__;如果拉到地面摩擦力系数更大,为0.3倍物体自重的区域,同时拉力也增到现在的两倍,那么货物受到的合力是__、方向是__。

在题目中,几个问题的计算分别是:G=mg,故而重力为600N;题干中货物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而拉力和摩擦力平衡,依据0.2倍的关系比例,摩擦力的大小是600×0.2=120N,即拉力也为120N;在摩擦系数变化之后,摩擦力变大为600×0.3=180N,拉力增加1倍变成240N,故而同一水平面上摩擦力和拉力的合力是240-180=60N,合力的方向同拉力的方向。由于命制练习题的时候充分联系了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并且有效挖掘及利用了许多生活化素材,所以这些练习题非常容易调动学生主动分析及求解的积极性,同时借助这种习题命制方式也可以紧密联系摩擦力部分物理知识,可以使初中生在理解摩擦力方面物理知识点的同时,有效促进及发展他们的问题分析能力,避免因为摩擦力方面问题命制问题而影响了初中生自主训练的效果。

(四)借助生活素材,强化练习体验

物理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概念、定理知识后通过练习题目进行强化理解,并深化自身物理知识。通过练习题,学生能够对课程知识点加以运用,同时也可以检验自己的思路方法,在错题中也可以反馈出对于课堂所学不足之处,便于进一步加强巩固。相较于文字表述的抽象特点来说,摩擦力部分知识的题目中通过图像理解会相对容易,同时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体验。加强学生的练习体验,能够激活课堂活力,点燃学生的主动性意识。基于生活素材实现学生练习体验,是践行生活化物理教学的重要途径,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知识学习的客观特点,能够促进学习的真正发生,培养起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具体的物理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建立相关模型、发展科学思维等方法来实现学生的练习体验。

例如在针对“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这个知识点教学中,可以建立生活素材模型,让学生掌握理解。体验一:将手掌按在书桌上,向内滑动,手掌有什么感觉?体验二:将手掌按在书桌上,增加力气,向内滑动,手掌对比有什么感觉?体验三:在书桌上铺上保鲜膜,涂抹润滑液,再次重复体验一和体验二,手掌有什么感觉?这三个体验通过一和二的对比,学生感受到“用力越大,手掌滑动难度变大”即压力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通过体验三,学生体验到“保鲜膜、润滑液帮助下,手掌滑动明显轻松”即表面光滑程度也影响摩擦力大小。通过这样的设计体验,让学生直观认识摩擦力影响因素。再如在发展科学思维的过程中,通过多个物理的相互受力情况,提高学生整体和部分的意识。如下图2所示:A、B为不同的木板、木块,分别以v1、v2向右滑动,则哪个说法正确?(1)在v1、v2相等的情况下AB之间没有滑动摩擦力;(2)如果v1>v2则A受到B向右的滑动摩擦力;(3)如果v1>v2则B受到A向右的滑动摩擦力;(4)如果v1<v2则A受到B向右的滑动摩擦力;(5)如果v1<v2则B受到A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没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物体之间没有滑动摩擦力,故而说法1正确;在v1>v2的时候,假定B为参考系,那么A向右运动,B受到A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反过来即A受到B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说法3正确;在v1<v2的时候,同理有说法4正确。

总之,学习物理知识,最终是能够将实际生活还原,从而帮助学生去对自己周围的物理现象进行创新和探索,进而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享受生活,在生活当中又可以深入学习物理知识。所以,对于物理教师来讲,他们需要将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健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可以通过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对教学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将教育与生活素材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生活化”的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程春清,洪从兵.基于学生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以苏科版“摩擦力”一节为例[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9,37(7):59-61.

[2]吴俊生,詹伟琴.随机进入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摩擦力”一节为例[J].物理通报,2018,(3):30-34.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摩擦力生活化教学
神奇的摩擦力
自不量力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神奇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