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波
摘 要:文本细读是能够直接推进初中生掌握古诗词学习能力的重要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由于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初中生所面对的课业压力,文本细读并没有切实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本文旨在阐释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文本细读;初中古诗词;实践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和设备越来越多,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文本细读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种各样的设备技术,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方法。初中古诗词在整个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成熟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提高学生对于初中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创建阅读情景、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无法提高学生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效率和质量。[1]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帮助学生实现对古诗词知识的自我进步和自我发展。
创建良好的阅读情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在创建良好阅读情景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利用网络充分创建适合學生阅读的情境。
比如说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九课《木兰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新课引入的时候播放木兰的视频素材,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木兰诗》的兴趣,然后在学生阅读《木兰诗》的过程中,在前半部分,教师播放带有一点紧张急迫的背景音乐,在阅读的后半部分,教师播放带有一点战戈之声的背景音乐。通过背景音乐和木兰素材的播放,帮助学生创设一个适合文本细读的教育环境。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能够提高对于古诗词知识的理解能力。比如说理解木兰在东西南北的市中购买不同的东西,通过木兰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境,表达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心情,同时表现了战事的急迫。
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基础能力
教师在使用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初中语文古诗词知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文本细读,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程度,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指导学生根据古诗词中的文字、思想、情感和韵律进行阅读,结合作者的背景,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
比如说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的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朗读一遍,通过自己的朗读能够体会到这首诗传达的思想感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然后教师可以针对这首诗的楚辞写法,帮助学生理解在进行细读时的音调韵律变化。前两句的音节相对紧凑,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相对快一些,表现为三个停顿。而后两句使用楚辞的描写手法,在阅读中表现为四个停顿,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怀才不遇带给诗人无可奈何、孤单悲苦的心情。或者教师指导学生细读《望岳》这首五言古诗,指导学生理解古诗中对泰山雄浑景象的描写,以及杜甫在古诗中少见的表现出的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文本细读的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含的思想感情是能够提高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指导方法。
三、加强对于古诗词的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之所以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阅读,首先就是古诗词知识在实际的中考中有所涉及,其次就是古诗词知识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了众多的优质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美德。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不仅仅掌握了古诗词的相关知识点,而且能够在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熏陶下,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2]同时由于我国居民目前生活节奏快,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超脱生活的精神快乐,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比如说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的《己亥杂诗》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理解作者在写下这首诗时面对的境况和社会环境。这首诗作于鸦片战争前一年,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作者面对这样的社会境况,通过写诗抒发自己至死不渝的奉献精神和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详细讲解时代背景,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同时能够通过作者思想感情的讲解,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中表现出来的传统精神和传统美德的鉴赏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三观。
综上所述,教师在使用文本细读法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格。
参考文献:
[1]王冬梅. 浅析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 2020, v.22(10):211-211.
[2]蒋定玉. 浅析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13(14):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