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为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人才支撑。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方法与路径,不仅有益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且能有力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效提升,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促进高职院校培养信仰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孕育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实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融入全部教育阶段和全部教育环节。用好传统文化资源,以文化人,是各级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应主动探索、积极实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既是对自身使命主动回应的现实要求,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1.1统筹规划,合理运用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改革和突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做好统筹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要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一套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如可以从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平台、教育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形成具有职业教育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
1.2相辅相成,协同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促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内涵能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并不断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如高职教育以工匠精神培育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近年来,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达成共识,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高职
2.1转变教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
对于行动来说,想法是先导。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应积极转变不重视、主动性较差的思想及行为,不得一味地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技能的“职业人”。高职院校应坚持“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思想,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学校战略规划中,促使其成为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高职院校应高瞻远瞩、统筹谋划,促使其能够真正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事务中,提供充足的资金与人才,创设书香浓厚的校园。
2.2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关键。思政课教师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主体,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中华文化素养的思政课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落到实处的关键。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学习和提升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知识储备,增强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高职院校也要加大对思政课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培训、进修、访学、交流、研讨、课题申报等方式提高思政课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传统文化素养深厚的思政课教师必然更具人格魅力,因而更受学生欢迎,从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影响和教育。
2.3抓住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必须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而要发挥好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关键是要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内容契合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思政课教学不能仅仅是教学素材,也不宜在思政课中开设专题讲解传统文化,更不能将思政课演变成传统文化的普及课。思政课教师可以以教研室为依托,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沙龙与研讨等形式,对高职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全面梳理,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这两门课程每一章节的内容契合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有教学内容体系,嵌入课堂理论教学之中,使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教学内容无缝对接、相得益彰。此外,思政教研室还可以通过开设诸如《论语》选读、《古诗词赏析》等选修课,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渠道。
2.4 融入校园网络文化,直观濡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具有视觉直观、传播速度快、资源丰富等优势,已成为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网络文化,就像是打通了一条大学生直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的时光隧道,一下子缩短了两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也为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除了传统的微信、QQ、微博等网络媒体之外,抖音、直播等 APP 平台更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觉和听觉通道。高职院校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可以及时将传统节日、历史典故、民俗文化等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大学生眼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直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2.5加强培训力度,提升教师教育能力
在全员育人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高职院校应加强这三类人才的培养,提升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和知识水平。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开展系统培训,邀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和集中辅导,内容可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性教育,也可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或学生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尽可能为教师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和相关学习资料,供教师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开展自主学习,通过不断探索获取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当然,高职院校也应将后勤服务人员、图书管理员、公寓宿管阿姨等学校的基层工作者列入培训范围,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发自内心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鼓励他们在工作中自觉自主、深入浅出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充分發挥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力量.
结束语
因此,高职院校要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思政教育相融合,促使学生在浓厚、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滋润与熏陶下增强文化自信,身心健康成长,进而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刘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21,34(01):6-9.
[2]晏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2):126-127.
[3]张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文教资料,2020(31):77-78.
作者简介:
夏连虎,男,山东临沂,汉,1983年9月,博士,教授,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