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过去的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形成并传承了非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以其丰厚的精神文化内涵不断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人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民族意识以及行为取向提供了参考和引导。幼儿作为我国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后继力量,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幼儿教育中,不仅是因为符合我国持续性发展对人才的选培需求,更是因为它的融入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取向,有助于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是幼儿民族意识培养的重要方法。想要进行更加高效的幼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教师和幼儿园就必须及时的进行思维转变和教学探索,从而可以提高幼儿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整体效率,进一步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得以渗入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幼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意义;策略
一、引言
当下,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整体综合实力也得到了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我国持续性发展的需求,我国人才的选需求方向也更加趋向于对全方位发展的素质型人才的选培。我国数千年发展以来形成了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而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可以使人民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意识,为人民良好行为取向的培养和形成提供了参考和引导。幼儿作为我国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后继力量,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幼儿教育中,不仅是因为符合我国持续性发展对人才的选培需求,更是因为它的融入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取向,有助于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是幼儿民族意识培养的重要方法。那么,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进行高效率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从而使教学贯穿幼儿教育全过程呢。接下来,本文将从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出发,进一步探讨提高幼儿教育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效率的策略。通过本次研究,以期为我国幼儿教育阶段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幼儿教育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
1、符合我国持续性发展对人才的选培需求
目前,我国持续性发展要求下对人才的选拔方向更加趋向于对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素质型人才的需求。而在多方位的培养中,道德观念和行为取向价值观的培养尤为重要。幼儿是我国综合国力得以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后继力量,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可以对幼儿的道德观念、行为取向以及价值观进行正向的、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幼儿成为全方位、多层面共同发展的素质性人才,符合我国持续性发展对人才的选培需求。
2、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取向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多优秀的民族文明和民族精神,对幼儿道德观念和行为取向的培养非常重要。比如: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是对幼儿行为规范的培养;琴棋书画、四大发明、人文传统、精忠报国等是对幼儿艺术感悟以及爱国意识的培养。通过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取向价值观,是符合幼儿园教育阶段对幼儿培养目标的优秀教学方法。
3、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
在过去的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形成并传承了非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以其丰厚的精神文化内涵不断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人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民族意识以及行为取向提供了参考和引导。当下乃至未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依然非常重要。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认识世界和形成价值观念的初步阶段,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幼儿教育中,可以帮助幼儿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一个较为完成的观念体系,是我国传统性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
三、提高幼儿教育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效率的策略
1、转变教师教学思维,提高教师认知水平
提高幼儿教育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效率的根本性因素,就是要转变教师自身的传统教学思维,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的根本之上,突破教材的限制,引入更多的参考资料,为幼儿进行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从而提高幼儿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扩展度,从而提高幼儿教育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效率。从教学方式来看,幼儿处于认知水平不完整,成人导向明确的认知特征阶段。教师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可以采用更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从而提高幼儿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组织更多样的教学体验活动,从而深化幼儿的传统文化内化程度。通过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可以促進幼儿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开展。
2、完善园内课程体系,丰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实践是知识拓展和内化的重要方法。在对幼儿完成传统文化的理论层面的教学后,幼儿园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样的实践性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深度内化和感悟。比如,幼儿园和教师可以组织不定期的幼儿朗诵比赛,朗诵内容可以选择《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等中华文化经典读物。由教师首先带领幼儿进行诵读,在幼儿熟悉之后,在进行比赛活动。通过朗诵比赛,幼儿就可以对经典读物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度的理解。并且,《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等中华文化经典读物具有韵律性的特点,朗诵过程朗朗上口,更便于幼儿进行记忆。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的征集活动。通过对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践性活动的增多,可以有效的帮助幼儿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化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效率。
3、应用新型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式课堂环境
目前,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媒介也应用到了教学的活动中去。在进行对幼儿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时,教师可以积极的应用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PPT等新型教学手段,从而创设出情境式课堂学习环境,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幼儿习惯养成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PPT等电子产品,为幼儿展示《我有好习惯》、《你肯定能行》等主题为幼儿习惯养成的绘本。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看白板上的绘本,从而可以使课程更加情境化,幼儿学习兴趣更高,教学的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通过应用新型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式的课堂环境,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幼儿教育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整体效率。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传承千年的优秀文化体系,其中蕴含着非常多优秀的道德观念、行为取向理论内涵。通过在幼儿教育阶段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有助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取向价值观,也有助于对幼儿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的培养和深化。除此以外,这种融合也是符合我国持续性发展对人才的选培需求,是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是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培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成长为素质性人才的重要渠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性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程五一,杨明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8).
[2]黄明芳.幼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探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9):200.
[3]孙玉琴.幼儿园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途径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7(12):322,324.
作者简介:王霞,1975年8月,女,河北邯郸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 :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