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云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重庆 402560)
近年来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多合并有内科疾病、严重骨质疏松症,采取传统保守治疗出现褥疮、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大,国内报告死亡率达15%~20%[1],采用手术固定骨折端,能减轻疼痛,便于护理,早期离床活动,提高生活质量。笔者用PFNA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98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98例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闭合性新鲜骨折患者。男31例,女67例;年龄72~94岁,平均79.20岁;左侧57例,右侧41例;受伤原因为平地摔伤65例,下楼梯摔倒23例,床上跌落10例;骨折Evans分型为I型11例,Ⅱ型23例,Ⅲ型54例,Ⅳ型10例;合并症为高血压病31例,冠心病15例,心功能不全6例,心率失常10例,糖尿病33例,脑梗死后遗症15例,支气管炎、肺气肿18例,肺部感染14例,中重度贫血35例,血小板减少3例,低蛋白血症21例,肾功能不全7例,骶尾部褥疮2例,同时有2种以上合并症5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3天,平均2.1天。
行多学科会诊,治疗合并症并获得稳定,对手术和麻醉风险进行评估,尽快手术。高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糖尿病用诺和灵30R控制空腹血糖在8mmol/L以下。血红蛋白在7g/L以下需输血。腰丛麻醉,患者仰卧牵引床上,采用牵拉推挤外展手法复位[2],再固定患肢于牵引架上,C形臂正侧位透视,骨折复位后按照PFNA置入技术固定。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各1次,合并其他部位感染者使用抗生素3~5天。治疗内科疾患和抗骨质疏松治疗,并注意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1日即可在床上坐起,并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根据骨折稳定情况决定扶双拐或坐轮椅离床活动,术后14天拆线。
术后用补阳还五汤方加减。药用黄芪30g,人参9g,三七9g,赤芍15g,当归12g,川芎9g,桃仁9g,红花6g,地龙9g。痛重加乳香、没药各9g;肿甚加泽泻12g,猪苓12g;无水舟停之便秘加玄参30g,生地黄30g。第2周开始用益气养血、接骨续筋、益肾填精之黄芪60g,党参12g,丹参12g,当归12g,白芍15g,炒白术12g,山药12g,土鳖虫6g,煅自然铜9g,补骨脂12g,骨碎补l2g,怀牛膝15g,鸡血藤15g。均为每日1剂,水煎服。
按黄公怡髋部骨折愈合标准[3]。优:不扶拐,生活自理,髋部不疼痛。良:扶拐,髋部基本不疼痛,能自理生活。差:扶双拐,髋部疼痛,不能自理生活。
手术时间50~75min,平均52min。术中出血50~200mL。术后12~24周平均14周,骨折愈合。术后98例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6.3个月。优35例,良59例,差4例,优良率为95.92%。无切口感染,4例在术后1月内出现内固定失效,予行半髋置换翻修术治疗。4例90岁以上老人骨折愈合后,因长期卧床不能下地行走。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低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是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的结果。大部分学者认为早期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将骨折准确复位、坚强固定并尽早下地活动,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积极手术治疗可以减少卧床并发症,从而降低死亡率,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使骨生物力学性能下降,使固定物很难获得足够的把持力,采用内固定约有10%~25%的失败率[4],因此应根据患者的身体和骨质条件选择术式。良好的术前评估和术后康复,常需与内科团队和康复医生协作。
中医认为,老年素体气血不足,肝肾亏损,骨质疏松导致骨折,为本虚;骨折后出血较多,气不摄血,血溢于肌肤腠理,髋部及会阴瘀斑明显,瘀血阻滞经络,形气两伤,肿痛兼作,血瘀为标。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指出气和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种基本物质,气和血的关系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生气、载气,二者密不可分。治以益气化瘀,方选清代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中大剂量用黄芪补气,伍以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活血祛瘀通络,使气旺血行,瘀血消散。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能扩张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及循环,消除炎症,改善局部营养状况,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5]。及早加用接骨续筋、益肾填精药物,如补骨脂、骨碎补、煅自然铜、续断、杜仲等,使骨骼得到濡养,从而促进骨折愈合,且可增加骨密度。
综上所述,PFNA固定结合益气化瘀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