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明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近年来,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人类致死病因的前位,因此,恶性肿瘤的防治已经成为医药界广泛重视的课题。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人类平均寿命也得到延长,加之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变化严重,与此相应的疾病谱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这些给医学带来了全新的课题。中医学在肿瘤的防治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随着近年来现代肿瘤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给传统中医学在论治肿瘤方面带来了许多思想观点的碰撞与交流。
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长期临床总结、基础研究、理论探索,查阅大量中医经典文献资料,结合历代著名医家的思想及现代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首先在大肠癌的防治方面,总结性的提出了从“污”论治的观点[1]。为了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总结临证经验,我们在此前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医学“污”的理论思考。我们认为,“污”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过程,同时又高度概括了肿瘤赖以发生、发展的机体内环境,初步建立了中医学“污”的理论。我们临床上运用从“污”论治的理论指导治疗大肠癌,取得显著效果。以下是对“污”的理论思考之略述。
1.1 中医病因的历史演变 病因反映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中医对恶性肿瘤的防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对恶性肿瘤病因的准确把握。中医学认为,病因是指引起人体发病的原因,又称之为致病因素。正如《医学源流论》云:“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至此病者,谓之因。”中医学一般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和其他病因等[2]。这几种病因往往与季节气候、自然环境、生物因素、饮食居住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历代医家对此均有记载与研究。纵观中国医学史,如“中风”“伤寒”“温病”都曾被用作外感病因的代表,这些名称的变化和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化有关[3]。由此可见,不同历史时期气候、环境、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当时的主要外感病因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1.2 现代医家对中医病因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我国现代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饮食习惯、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肿瘤等疾病也呈现多发趋势,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给传统中医药理论及治疗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课题。现代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探讨。欧德林[4]提出“毒”是一种不同于“六淫”的致病因素,应将“毒”作为一种独立的中医病因。姜良铎等[5]根据对现代环境变化、环境污染从中医学角度的认识,提出了“环境毒”致病的观点。王正品等[6]提出“浊毒理论”,认为“浊毒”是多种内伤杂病和外感重症的致病因素。这些学术观点各有侧重,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病因理论。
1.3 “污”亦可作为中医病因 我们在总结前人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改变、环境污染、疾病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课题组成员通过临床总结、基础研究,尤其是通过大肠癌的防治研究过程中,发现肿瘤组织的周围、甚至他脏都可存在机体内污染的环境,污毒积聚,阻滞气血,内生肿块,阻塞肠道。推而广之,所以“污”既是促进肿瘤发生的物质基础,又是体内肿瘤细胞生长、侵袭、转移的重要环境基础。因此提出“污”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过程。
2.1 “污”在古代汉语中的涵义 “污”, “水”与“亏”合,表示“地面积水坑”,本意是停积不流的水。现代汉语已将“汙、汚”归为“污”的异体字。“污”在汉语大词典共有15个释义[7]。《说文解字》中说:“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引申为脏,不洁净。《左传·隐公三年》中说:“污,潢污行潦之水”。服虔注:“水不流谓之污。”《吕氏春秋·达郁》中提到:“水郁则为污。”
2.2 “污”在古代医学中的涵义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著作,在《内经》中已数次出现了“污”字。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崇高则阴气居之,污下则阳气治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曰:“盖言五形之人。有居海滨傍水者。有居山陵高阜者。有居平原污下者。”《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曰:“卑下之态,如川泽之纳污也。”后续历代医学典籍中也出现多次了“污”字。如《古今名医汇粹·诸痹门》记载:“痛风者……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滞,所以作痛。”如《医事启源》记载:“凡不论何病,肠内闭塞,污物不下者,宜导而出之。”《增订通俗伤寒论》记载:“气闭者,气内滞而污物不行也,其脉沉,其人多噫,心腹痞闷,胁肋膨胀,若用攻药通之,虽或暂通,而其闭益甚矣。”纵观中国传统医学古籍文献,上至《内经》,下至明清、近代医著,对“污”字均有散在表述。从这些少有的表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历代医家对“污”的基本认识。我们可以将“污”的主要涵义归纳为:污垢、不清洁、脏东西;污染;瘀滞;汗;低洼水坑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污”并没有受到历代医家的特别重视,因此传统医学古籍文献中对“污”缺乏较为准确的定义和系统的论述。但“污”在历代医家的认识中已逐步被当作病因来提及,虽未成体系,但也说明“污”在古代也被当作是一种致病因素,但少有单独论述,往往与其他致病因素共同存在。
3.1 “污”与“六淫” 有学者研究表明:中医学的外感“六淫”病因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真实病因向非真实病因泛化的历史嬗变,促成这一嬗变的历史文化因素即中医学特有的思考自然及人体的“天人合一”观念[8]。通过中医取类比象的方法,我们认为,“污”与“六淫”不同。“六淫”是由自然“气象”到病因“意象”的概念迁移,参以对天地自然万物变化的直接观察和深刻体悟[9]。因此,“六淫”致病多有明显的季节性。而“污”来源广泛复杂,季节性不明显,但“污”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即污染物。“污”也不同于普通的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性病因。痰饮往往强调机体水液代谢障碍,瘀血往往强调机体血液运行障碍,而“污”一方面强调具有不洁净的、相对凝滞的性质的致病因素,另一方面高度概括机体内环境的改变。
3.2 “污”与“浊” 现代医家对“浊”探讨的较为多,对“污”探讨的相对较少。“污”与“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也有不同。金·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提到:“污者,浊也。”说明古代医家已经对“污”与“浊”有了一定的认识。现代医家研究认为,浊者,不清也[10],浊是指一类具有胶结、黏滞、重浊、稠厚、浑秽特性的内生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11]。“污”与“浊”均为一类性质黏稠、凝滞的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而“浊”重在强调“不清”,以内生为主,“污”重在强调“不洁”,外感、内生均可导致。此外,“污”还可说明自然环境的污染与机体内环境的不洁,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3.3 “污”的中医学诠释 “污”既可外感,又可内生,可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类。外源性“污”指各种环境污染、致病细菌、雾霾等;内源性“污”指脏腑功能失调或衰竭而产生的诸如痰饮、湿浊、脂液、尿毒等。胡凯文等[12]认为,污染是诱发人体患病的“虚邪贼风”,这些外邪可随着人们的呼吸、饮水和食物直接进入人体,使人患病。王永炎[13]认为,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体内的生理和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过多可转化为毒。而无论是外感污染还是内生毒素,均为一种不洁净的、阻滞精微物质运行的、导致机体内环境污秽不堪的致病因素,我们将此统称为“污”。“污”往往夹杂痰、湿、瘀、毒、积等多种因素共同致病,缠绵难愈,变化多端,痰、湿、瘀、毒、积等是“污”的发病形式。它们的关系体现为,“污”作为最终表现形式,其他因素既可单独成“污”,也可以继发导致“污”的形成。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内的气血津液等物质的运行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当正气亏虚,推动乏力或统摄无权时,气血津液则会运行失常。对血液而言,表现为血行缓慢,甚则阻滞不通,出现瘀血;对津液来说,可成痰、成饮、成湿,日久则致瘀、积、浊。这亦与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特征呈高黏滞状态,即浓、黏、凝、聚改变[14]有一定相似之处。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取决于肿瘤细胞本身,而且与肿瘤微环境关系密切。基于肿瘤微环境治疗恶性肿瘤效果较好,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15]。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在增殖、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密不可分的局部外环境,与正常细胞外环境一样,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网络,环境中的低氧、低pH值以及慢性炎症是导致肿瘤组织异常增生、转移、复发的重要因素,与中医因脾虚、痰、瘀、癌毒等病理因素相互夹杂、交融而致的中医微环境相似[16]。近年来,有较多学者针对肿瘤的发生及传变机制对中医肿瘤微环境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张慈安等[17]进行了痰浊与肿瘤微环境的相关性探讨,认为肿瘤细胞微环境病理变化的物质基础与中医所指痰浊密不可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团队认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认为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微环境的机制密切相关[18]。
我们通过对中医古籍以及现代医学的研究,结合长期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尤其是在中医药防治大肠癌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污”这一学术观点。目前研究认为肿瘤微环境中肠道菌群、炎症与缺氧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针对大肠癌所产生的中医微环境,无论是外感病因中的六淫,还是病理产物性病因中的水湿、痰饮、瘀血等都不能将此单独概括。《疡科心得集云》曰:“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能结肿块,乃五脏血瘀、浊气、痰滞而成。”因此,我们将这种中医微环境概括为“污”。
我们结合中医学的整体观和功能观,对“污”的涵义进行了概括。我们认为,人体内存在着许多营养机体的精微物质,这些精微物质一般都是相对清洁的、易于流动的,循序周身,流注于组织、器官、经络、脉道之中,而一旦这些精微物质中混杂了外来或内生的污秽之物,导致机体内环境改变,日久则酿生他病。因此,我们提出,“污”是一种不洁净的、相对凝滞的,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造成严重损害的多种致病因素的总称;也是多种病因引起脏腑功能紊乱、经络阻塞不畅、气血运行失常导致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致内环境改变的病理产物;同时,高度概括了大肠癌赖以发生、发展的机体内环境,即具有缺氧、高压、炎性特点的肿瘤微环境。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大肠癌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观察,将中医学“污”的理论首先运用到大肠癌的防治上来,提出了大肠癌从“污”而论,认为“污”的产生是肿瘤发生、发展、传变的关键因素,因此针对中医学“污”的理论所提出的治疗大肠癌的“清污”治疗法则亦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治法之一。“污”贯穿于大肠癌病程的各个阶段,在治疗大肠癌时,尤其注重祛“污”之法,使“污”去则肠通,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气血津液得以化生,正气逐渐恢复。我们按照大肠癌自身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将大肠癌分为污邪内积、污毒内阻、污固正衰三个阶段期,以“清污”为核心,形成清污、去污的治疗思想。在此基础先后探索出的莪黄汤对人结肠癌SW480移植瘤生长及VEGF表达的影响[20]、莪黄灌肠液对人大肠癌SW480细胞HIF-1α通路uPA、uPAR基因表达的影响[21],从改善肿瘤缺氧微环境的角度阐明了莪黄灌肠液抗癌的分子机制,为莪黄灌肠液从“污” 论治提供了实验依据。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莪黄汤保留灌肠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可调节其体内肠道菌群失衡,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减少并发症感染几率[22]。临床上运用莪黄汤保留灌肠治疗大肠癌,取得了明显效果[23]。
“污”复杂而且多变,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把握“污”这个总的病变原因,总领“清污”这个总的治疗法则。同时,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强调“未病防变”,不断提高自身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固护正气,减少外源性“污”对机体的伤害。针对阴阳平衡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脏腑经络损伤等造成内源性“污”的特点,治疗应分别予以调补气血、平衡阴阳、根据不同脏腑损伤进行辨治,同时运用“排污解毒”之法,以调补机体、促进健康。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通过对“污”的研究,将其赋予新的内涵,以期望对中医学理论创新及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