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国宏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初期,伴有颈椎生理曲线改变及椎体间不稳定,表现为颈、头、肩、臂处疼痛,以及颈部活动受限[1]。研究发现,颈椎动静力失衡是引起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导致颈椎病的主要原因[2]。颈部肌群是维持动静力平衡重要的外源性因素,可维持脊柱生理弧度,训练颈部肌群在颈椎病治疗中意义重大。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是一种颈部肌群训练方法,可有效增强颈椎稳定性和颈部肌肉力量[3]。基于此,本研究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采取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分析其具体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建平县医院就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6例,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纳入标准:符合《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中[4]关于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对本研究涉及疗法耐受;对研究知晓,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导致的颈肩痛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伴有脊髓损伤后脑卒中史者。研究组女23例,男20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7.37±5.79)岁;病程4~14个月,平均病程(9.21±2.25)个月。对照组女24例,男19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7.22±5.85)岁;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9.17±2.2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颈椎牵引治疗,牵引重量为患者体质量7%左右,角度参照颈椎影像学检查结果调整,20 min/次,1次/d,疗程1个月,期间要求患者注意休息,纠正用枕习惯,适当进行颈部活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①左、右侧屈。单手放在头部颞侧,颈部尽可能侧屈,促使耳朵与肩部贴近,手部抵抗侧屈动作施力,保持平衡,左右侧依次进行。②左右旋转。但手放于头部颞侧,患者转头看肩膀,手施加阻力阻抗患者转头,保持平衡,左右旋转依次进行。③前屈。双手放在前额,头尽量前屈,手掌施力阻抗前屈动作,保持平衡。④后伸。双手于头后枕部交叉重叠,头后伸,双手施力阻抗该动作,保持平衡。⑤中立位。颈部维持中立位,手掌从前额、后枕、面颊等处分别施力,每个动作维持5 s,期间保持颈中立位不移动。每个动作练习10次为1组,共计15组,分3次进行,阻力训练角度及阻力施加以患者略感疼痛为宜,之后根据患者耐受逐渐增加抗阻力。治疗10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 d,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①NDI指数:共10个项目,包括疼痛强度、头痛、个人护理、阅读、重物提起、注意力集中、睡觉、工作、娱乐、驾驶,每个问题均采用0~5分量化评估。NDI指数=[总分/(完成项目数×5)]×100%,范围0~100%,NDI指数越高,则颈椎功能障碍程度越重[5]。②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用标有数字0~10的刻度标尺量化疼痛度,0 分为无痛,数值越大,疼痛越深[6]。③颈椎活动度。运用量角器测量颈椎左旋(60°~80°)、右旋(60°~80°)、左侧屈(45°)、右侧屈(45°)活动度,活动度越低,关节受限越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NDI指数和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NDI指数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DI指数和VAS评分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2 两组颈椎活动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颈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NDI指数和疼痛程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NDI指数和疼痛程度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表2 两组颈椎活动度比较(±s) 单位:(°)
表2 两组颈椎活动度比较(±s) 单位:(°)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左旋 右旋 左侧屈 右侧屈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53.32±8.05 64.92±5.77* 53.75±7.83 65.63±6.25* 30.63±7.14 37.71±3.27* 31.02±5.95 38.51±3.34*研究组 43 53.17±8.21 72.28±6.04* 53.62±7.97 72.91±5.89* 30.40±7.28 41.46±3.05* 30.84±5.99 42.29±2.76*t 0.086 5.778 0.076 5.559 0.148 5.499 0.140 5.721 P 0.932 <0.001 0.939 <0.001 0.883 <0.001 0.889 <0.001
颈型颈椎病是各种类型颈椎病的早期阶段,尚未发生明显的退行性改变,及时进行治疗治愈可能性较高。颈椎稳定及生物力学平衡主要依靠颈部肌群维持,颈部肌群退化是导致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7]。颈型颈椎病的发生与长期低头相关,此姿势会使肌肉处于被动牵张状态,引起局部循环减弱,而肌肉仍在做功,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颈部肌群退化[8]。
常规颈型颈椎病治疗多以牵引、颈部自主运动等为主,可有效纠正颈椎生理曲度,但对颈部肌群的改善并不限制,不利于改善疼痛及颈部活动限制。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NDI指数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表明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在颈型颈椎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等长抗阻训练是一种肌力增强训练方法,能够在维持其固定姿势情况下进行肌肉对抗阻力训练,促使肌肉静态收缩,增加肌肉内部张力,增强颈部肌群力量。等长抗阻训练可避免训练中构成颈椎椎体移动,可保持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颈部椎体变化,促进疼痛缓解。多角度颈部等长抗阻训练过程中保持阻力与颈部施加力量平衡,提升肌群耐力持久性,改善颈椎动力平衡,缓解颈部疼痛,多角度训练则可更好地提升颈椎活动度,减轻颈椎功能障碍[9]。郑旭等[10]研究发现,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较单纯牵引治疗效果更佳,利于缓解疼痛及提升颈椎活动度。此结果与本研究相似,证明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在颈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但在进行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时早期需控制抗阻力,之后根据患者耐受度适当增加,循序渐进,以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疼痛或肌肉疲劳,保障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能够降低颈型颈椎病患者NDI指数,减轻疼痛程度,提高颈椎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