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育人队伍、课程体系、文化涵养、社会实践“四位一体”的“三全”育人体系

2021-01-08 23:10:34林荣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2期
关键词:系部四位一体育人

林荣花

[摘           要]  “三全”育人的提出体现党中央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视,通过多角度、多维度和多层面的协同育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达到以德润身、以文化人的育人目的。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育人队伍;课程体系;文化涵养;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52-0230-02

一、引言

当今社会,西方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给年轻人带来诸多困惑。党中央提出的“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给年轻人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标准和基本要求。

长期以来,思政课、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各自为政。目前只有思政课尚且能够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思想教育,其他课程都是碎片化的思政教育。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政素养,牢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有必要统筹设置和安排育人资源,将碎片化育人资源系统化。从育人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文化涵养和社会实践等多层面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二、构建育人队伍、课程体系、文化涵养、社会实践“四位一体”的“三全”育人体系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思政教育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全过程育人是指学生从进校门到毕业,每年、每学期都要精心设计和安排思政教育,思政教育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涯。

(一)提升育人队伍的思政意识和育人能力

“三全”育人能否成功,育人队伍素质是关键,育人队伍有教师队伍、辅导员、教官、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教师是课堂教学育人的主导,辅导员与教官是学生思想引领的骨干力量,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要做好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人,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的精神导师。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较多,课堂又是心灵引领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做好传道授业解惑,落实课程育人的任务。因此,教师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思政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其他人员都要以德立身,以身示范。学院秉持“教师资源是第一教育资源”的理念,坚持管理和培训并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讲座,专题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云课堂”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铸师魂、提能、增效,打造主动性、创造性、政治性、自律性强,思维活跃,视野宽广,富有家国情怀的高质量育人队伍。

(二)完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

高职课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培植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政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各系部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大力落实课程育人的根本任务,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体系,完善教材体系与课程体系,将信仰体系、思想价值引领融入课程教育教学与考核全过程,将碎片化课程思政系统化,融合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与思政元素。各类课程可依据课程内涵、特点和性质、培养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思政,所有的课程都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内涵开展育人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思政课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思政方向是“大国方略”“中国道路”,侧重培养“四个意识”“两个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等。思政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其次要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1]法律类和司法类的思政方向是“治国理政”,侧重培养“四个意识”和制度自信等,培养德法兼修、知行合一的法治人才。语言类课程的思政方向是“读懂中国”,重在文化输出,培养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等。公安类的思政方向是“保家卫国”,侧重培养“四个意识”、“两个维护”、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纪律严明、对党忠诚、爱国情怀、民族大义和服务意识等。技术类的思政方向是“科技强国”,侧重培养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匠”修心,以“心”炼技等。

各类课程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和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从碎片化到系统化对学生进行全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工匠精神,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切实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

(三)涵养文化,培厚“精神土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几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3]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应积极探索从教育、启迪、影响和熏陶的角度精心布置学校整体文化环境,创设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以文化人”,完成育人的使命。[4]

高校校园育人文化要统筹规划,要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在建设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过程中融合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实现软渗透和硬规范的统一,要充分发挥学院及各系部党团、工会、学生会、团委和社团的作用。学院主要从警务化管理、新生军训、校园文化、系部文化培厚学生的“精神土层”。

1.警务化管理。警务化管理是德育育人的有效载体,是实现软渗透和硬规范高度统一的典范,它深度融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且极具政法特色。“上手快、听指挥、能吃苦、守纪律、懂礼貌”已经成为学院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警务化管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新生军训。新生一个月的军训同样具有政法特色,也是软渗透和硬规范高度统一,且深度融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新生军训期间对新生开展国防教育、校史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拉练、定向越野训练、战地救护、心肺复苏等项目,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育人作用,组建学工宣讲团,各系辅导员、教官、支部支委、学生党员干部等深入新生宣讲党史,为新生安排周末影院,红色电影、法治电影轮番上映。军训内容可根据专业灵活调整。

3.校园文化。校园整体文化环境与场所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内涵和特色来布局,设计成具有政法精神内涵的校园。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包含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等场所,设置名人塑像及治学名言等,突出营造政法浓厚气息、文明高雅的“人文校园”,健康的“生态校园”,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学校认同感和归属感。

4.系部文化。系部要统筹规划育人文化,以文化人。系部文化包含文化建设理念、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建设,能体现系部的办学特色和个性魅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谐系部是文化的一个特征,打造和谐的领导班子、师资队伍、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校地、校企关系。提炼各系部精神内涵,结合校训、校风、系风、教风、学风,从管理、德育、教学、科研、后勤服务、实习实训等方面建立健全的系部规章制度。环境文化包括内部和外部文化,外部文化体现系部特色,内部文化体现系部精华,体现系部优秀历史传统和传承,优秀教师和学生的事迹,系部取得的傲人成绩、校地、校企合作等内容。外部文化要建设好物质文化,如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寝室文化和教师办公室文化,创建令人身心愉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系部文化重在以情感人,以言服人,以行化人。教室文化要让每一面墙都“说话”,四周根据专业特色贴有伟人和相关专业名人的名言,黑板报展示主题教育。走廊文化,无论是学校校道的橱窗文化还是教学楼和办公楼走廊、系部走廊、學生宿舍的走廊文化,都处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拥护”。寝室文化是学生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寝室文化要结合学院警务化内务管理建设,按照“洁、齐、美、雅”内涵建设,结合校规、班规制定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舍规,寝室文化要对学生具有引导、陶冶、约束和凝聚作用。教师办公室文化建设由教师自主设计,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氛围。

综上所述,学院全面统筹设计和安排,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融入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且全员参与,全过程培养,全方位联动,取得良好的“三全”育人效果,培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琼.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青年[EB/OL].[2021-09-24].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0/2021- 09/24/content_77771291.shtml.

[2]姚凯.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EB/OL].[2021-09-15].https://theory.gmw.cn/2019-12/10/content_ 33389536.html.

[3]冯鹏志.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实践指南[EB/OL].[2021-09-15].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615/c40531-30060472.html.

[4]满炫.“以文化人”理念下高校文化育人目标的价值取向及科学设定[J].江苏高教,2018(5):68.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系部四位一体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财经(2016年32期)2016-12-05 17:33:06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信息管理专业ERP“四位一体”课程体系之慕课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1:48:18
基于ISO思想系部层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思路探索
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职教通讯(2014年2期)2014-08-15 00:47:29
基于辅导员管理的高职院校系部社团管理探究
台儿庄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系部制改革稳步推进
职业·下旬(2014年3期)2014-07-03 16:50:26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