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

2021-01-08 23:10:34丛达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院校心理

丛达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综合时代特点以及心理教育规律,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利用网络平台、创建良好校园环境等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此,就新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关    键   词]  新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2-0228-02

新时代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也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如若人格方面存在问题,即便学习了再多的知识,也无法在社会当中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但是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认知并不成熟,对事物的分析及辨别能力较弱,待人处事方面尚未成熟。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情绪上容易冲动等问题,这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就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学校要加大重视力度,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调动一切因素帮助学生健康地学习与成长。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现状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在校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学生越来越多,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管理较为严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首先,一些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年轻人,他们思想较为活跃,但看待问题较为片面,情绪不稳定,因此心理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每年高职院校都会有因心理疾病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且人数呈每年增长的态势。其次,部分高职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会产生自卑心理,逐渐丧失对自己的信心,失去生活和学习的动力,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一片迷茫。最后,高职生自认为自己学习成绩较差,因此慢慢地开始轻视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有较强的挫败感,进而出现破罐子破摔等心理,失去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欠缺的原因

(一)重视力度不到位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长期存在,但是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教师,都没有真正将此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到位,认知上存在问题,因此教育理念和目标也出现了偏差。就学校而言,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只是一味地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甚至一些高职院校并没有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必修课程。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老师专业技能不强,且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缺少心理疏导的实践经验。虽然高职院校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大多是走形式,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相关的检测仪器和检测人员。

(二)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无法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一些专家认为,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重视力度不够,认为心理健康并不是一件大事,进而忽视;另一方面则是观念的偏差,认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并没有面向广大学生。教育观念的偏差,避重就轻,从而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被忽视,但偏偏该阶段的学生最容易出现心理上的波动,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心理问题,因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只能越来越严重。

(三)实施途径较为局限

因高职院校的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到学生,使得学生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重要,认为自身心理十分健康,并不存在心理疾病。即便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身的心理毫无问题,所以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并不会认真学习该门课程,造成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无法广泛普及。由于实施的途径较为局限,大多数学生即使心理出现了问题,也无法意识到,更不会主动进行心理咨询,从而使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四)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除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之外,也有人力不足的原因。高职院校每年都会招录专业老师,传授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很少招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老师。正因如此,许多高职院校也就不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学科,即便开设了这一学科,也是由其他专业的老师进行代课,简单讲授一些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并没有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自身情况进行教育和疏导,根本无法起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作用。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新时代高职院校想要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一定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该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知识,不断强化学生的心理素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注重问题的发现,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心理问题。例如,新生入学适应辅导、情绪管理辅导、恋爱与性的心理辅导等等,依据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可以总结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专题教育活动,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高职院校可以编写一本《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手册》,在手册中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讲解,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在其中尋找解决的措施;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排查,进而建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包保驱动,对其提供心理方面的疏导。

(二)创建多元化心理疏导平台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的发展影响着高职学生,所以可以通过网络创建多元化的心理疏导平台。例如,通过微信聊天、邮件沟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咨询,学生更容易接受,且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具备保密性,学生也更容易袒露心声,便于心理辅导老师抓准问题的根源所在,給予正确的心理疏导。除此之外,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网站,网站上有不同的心理健康资料,通过图片、文字、动画等形式呈现在网站上,当学生认为自身存在心理问题又不知如何解决时,可以去网站上进行心理健康资料的查询,从而进行自我健康教育,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该网站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强化自身改善心理疾病的能力。例如,某新入学的高职生不愿与同学们交往,迷恋网络无法学习,就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上寻求帮助。心理健康老师可以给予他鼓励,让他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建设当中,担任班级干部,逐渐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三)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有效地舒缓学生的心情,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环境当中。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树立良好的学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意识,学生得以耳濡目染,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高职院校中可以设置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报刊,在课间进行心理健康的广播或者播放几首欢快的歌曲等,使得整个校园都沉浸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之中,营造优良的人文氛围。此外,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办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联系,应当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共同协作,从而营造团结互助、有集体荣誉感的校园氛围。校园的心理健康文化建设,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为此,高职院校要不断优化教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当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培养,让高职生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使得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做到积极开朗、自信阳光,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未来的岗位上突显自身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余彬.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化途径探析[J].才智,2019(34):150.

[2]胡艳妹.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57.

[3]金晶.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13):56.

[4]符经纬.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5):13-16.

[5]何佳.三全育人模式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6):68-70,96.

[6]蒋少军.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科技咨询,2018(8):121-126.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院校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